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为了进一步了解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CoA ligase;4CL)基因在黄酮合成中的作用,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获得了青稞4CL基因(Hv4CL)的cDNA全长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青稞4个胚乳发育时间段茎、叶和花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v4CL基因cDNA序列全长2 107bp,该序列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1 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Hv4CL与小麦同源性最高(96%),且该蛋白序列中包含2个保守的box,即AMP结合盒:boxⅠ(SSGTTGLPKGV)和boxⅡ(GEICIRG)。qRT-PCR分析结果表明:4CL基因在青稞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的表达丰度不同,在茎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和籽粒。  相似文献   
52.
应用分散液相微萃取(DLLME)技术,建立水体中三唑醇(Triadimenol)、腈菌唑(Myclobutanil)、氟硅唑(Flusilazole)、戊唑醇(Tebuconazole)、己唑醇(Hexaconazole)、烯唑醇(Diniconazole)等6种三唑类农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观察了萃取剂种类、萃取体积、萃取时间、涡旋速度、盐浓度和溶液pH值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以100μL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butyl-3-methylimidazoliumhexafluorophosphate,[BMIM]PF6)离子液体为萃取剂,在涡旋速度为2 500r/min的条件下,对pH 4、NaCl质量分数为4%的5mL水溶液涡旋萃取3min。检测结果表明:6种三唑类农药在0.03~20.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6~0.999 9;检出限为0.002~0.006mg/L(S/N=3);对自来水、湖水和稻田水的加标回收率为69.7%~101.0%,变异系数为2.7%~8.6%。  相似文献   
53.
54.
青岛地区春白菜的栽培一般在3月底4月初开始播种,6月上中旬收获,由于收获时气温高病害重,存在品质下降和上市集中的问题,使得效益降低。因此近几年来有的地方利用保护地设施早育苗、早定植、早上市的方法种植大白菜获得可观收益。目  相似文献   
55.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大白菜品种均为一代杂种.采用阳畦覆盖塑料薄膜加盖草苫培育小株壮苗,使其安全越冬,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保温效果良好,通风方便,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有快速蔓延的趋势,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7.
温度对不结球白菜波马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试验和人工控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结果,对不结球白菜波里马南雄性不育系(Polcms)A3,A11育性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以育性的影响为生在花蕾发育早期,6℃左右的日均温A3,A11温度敏感的临界低温,温度作用至花期育性发生变化的间间隔与花蕾发育所处时期的温度条件有关,生长适温(20℃左右)下这一时间间隔为12~16d而自然低温下可长达60~7  相似文献   
58.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印楝种子中印楝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用超临界流体从印楝种子中萃取印楝素的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设计选择萃取条件,最佳萃取条件为:温度35℃,压力30MPa,夹带剂用量每克印楝种子干粉1.5mL甲醇,提取率明显优于溶剂法。  相似文献   
59.
鱼藤酮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鱼藤酮在甲醇、三氯甲烷、乙醇、四氯化碳等溶剂中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鱼藤酮在不同的溶剂中,其紫外吸收峰和吸收图谱是不完全相同的,它在上述4种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是218.0、294.0、211.0和290.0nm。此外,确定了鱼藤酮的紫外检测波长为293.0nm。  相似文献   
60.
温度对不结球白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田间试验和人工控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结果,对不结球白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Polcms)A3、A11育性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育性的影响发生在花蕾发育早期,6℃左右的日均温是A3、A11温度敏感的临界低温;温度作用至花期育性发生变化的时间间隔与花蕾发育所处时期的温度条件有关,生长适温(20℃左右)下这一时间间隔为12~16d,而自然低温下可长达60~70d;进入抽薹开花期的植株在低温处理后,育性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