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分离草莓抗炭疽病相关基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比较接种炭疽病菌与未接菌草莓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抗草莓炭疽病菌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段,为草莓抗炭疽病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分别提取接种草莓与未接种草莓叶片的总RNA,分离mRNA,逆转录成cDNA,利用Rsa I进行酶切,然后以接种叶片酶切cDNA为试验方(tester),以未接菌草莓叶片酶切cDNA为驱动方(driver),构建了草莓抗炭疽病基因消减文库。菌落PCR结果表明,插入片段大部分在100~1000 bp之间,文库质量好。对文库中150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共得到了1377个有效的ESTs序列。利用NCBI数据库进行Blast同源性比较发现,这些ESTs可能与胁迫反应、信号转导、蛋白合成、蛋白相互作用、物质代谢、跨膜通道、转录因子、金属转运及未知或假定蛋白等有关,ESTs序列的获得为后续草莓抗炭疽病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和转基因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2.
为了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检测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已有的检测SVBV的引物信息,合成引物,对不同草莓品种进行PCR扩增。经过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得到了感染SVBV的阳性植株,利用此植株PCR扩增产物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优化了PCR反应体系,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值)与模板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1);进行了灵敏度和重复性试验,敏感性可达到101拷贝·μL-1,约为普通PCR的1 000倍,重复性好;并与常规PCR方法进行了比较,成功建立了检测SVB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用该方法检测了部分草莓品种的DNA样品,结果表明,大部分植株都带有SVBV。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重复性,可用来快速检测草莓植株是否感染SVBV。  相似文献   
23.
蔗糖代谢相关酶与果实糖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糖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蔗糖代谢是糖积累的重要环节,蔗糖相关酶——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对果实中糖分的代谢起着关键作用,近些年来,有关蔗糖相关酶在果实中的作用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介绍了果实中糖的运输,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与果实糖代谢的关系,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为明确氟酰羟·咯菌腈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以啶菌噁唑、嘧环·咯菌腈、唑醚·氟酰胺为对照药剂,开展田间试验。灰霉病始发期,4种杀菌剂各按一定浓度喷施,隔7 d二次防治。结果表明,400 g·L-1氟酰羟·咯菌腈悬浮剂对草莓灰霉病防治效果佳,随浓度降低,防治效果下降,差异显著,建议田间施用浓度为750倍~1 000倍;25%啶菌噁唑悬浮剂750倍防治效果与400 g·L-1氟酰羟·咯菌腈悬浮剂1 000倍相近,差异不显著;62%嘧环·咯菌腈悬浮剂与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较差。因此,可用400 g·L-1氟酰羟·咯菌腈悬浮剂,与25%啶菌噁唑悬浮剂轮换防治草莓灰霉病,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5.
草莓立体栽培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一种双层品字形新型草莓立体栽培架式,较传统种植模式种植密度提高50%,并分析其主要生产性能;通过比较草莓定植初期生长情况,提出一种草莓立体栽培专用基质配方;介绍新型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各生育期肥水管理技术和以电热丝加温为主要形式的冬季加温技术.  相似文献   
26.
草莓组培苗在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丰产性及抗病性等方面均优于自繁苗,生产上应推广采用工序简单、易掌握、生产成本低的组织培养手段进行草莓组培脱毒苗的规模化生产。从匍匐茎选择、组培苗的生产、驯化管理、苗床管理、繁育等方面介绍了草莓脱毒苗的繁育技术,以供草莓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7.
东南沿海大棚草莓优质安全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种植前处理、定植及定植后管理、成活至扣棚前管理、铺地膜、扣棚、开花结果期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一套适合我国东南沿海大棚草莓优质安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8.
厚皮甜瓜矿质元素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以3个厚皮甜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其对矿质元素吸收的特性。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中,甜瓜不同部位所需要积累的矿质元素不同,不同类型甜瓜品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特性也不同,其中果实占了大部分,需求最多的是K2O,N和Ca元素因不同品种而不同,但都比P2O5多。生产中应该根据栽培地环境和不同肥料的特性进行合理的施肥。  相似文献   
29.
浙江省草莓炭疽病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分离自浙江各地的草莓炭疽病菌进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并测定ITS序列,结果表明:浙江各地引起草莓炭疽病的优势菌株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该病原菌最适在PDA和PSA培养基上生长,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培养基的最适pH值为6.0~7.0,但孢子在pH值6.0时萌发率最高。以蔗糖和果糖为碳源,硝酸钾为氮源时生长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30.
为了明确蔓枯病对厚皮甜瓜植株早衰的影响, 以抗性水平不同的厚皮甜瓜‘玉菇’和‘夏蜜’为试材, 利用蔓枯病菌孢子悬浮液对甜瓜进行接种, 在接种后测定了不同节位叶片内SOD、CAT和POD的活性变化以及Chl和Pr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 蔓枯病加速了厚皮甜瓜植株的早衰, 当植株在受到蔓枯病菌侵染后, 叶片中的SOD和CAT活性均迅速上升, 而后逐渐下降, POD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夏蜜’的SOD和CAT活性均高于‘玉菇’,而‘玉菇’的POD活性高于‘夏蜜’。‘夏蜜’的Chl和Pr的含量均高于‘玉菇’, 在接种后都呈下降趋势, 但‘夏蜜’比‘玉菇’下降的慢。不同节位叶片在受到病菌侵染后, 早衰程度也有所差异, 节位低的叶片受蔓枯病菌的影响较大, 衰老也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