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0篇
  11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21.
AFLP标记与棉花重要农艺性状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中棉所8号和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品种Pima 90-53杂交产生的包含91个单株的BC1F2群体及其衍生BC1F2:3群体为材料,利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分子标记与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试验材料分别种植在保定市郊和沧州青县两个点,每个株行考察衣分、子指、铃重、皮棉重、子棉重5个产量性状和2.5%纤维跨距长度、马克隆值、纤维整齐度、纤维伸长率、纤维比强度5个品质性状。以20对AFLP引物组合产生的125个位点对10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其中4对引物组合产生的15个位点与10个性状有着显著相关性(P≤0.05,P≤0.01),而后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获得6个位点,对9个农艺性状所解释的表型变异为6.2%~30%。结果表明,与9个农艺性状显著相关的6个AFLP位点可以用于未来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计划。  相似文献   
22.
西南地区猪肠外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规模化猪场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流行情况,本实验室于2008年~2011年间对中国西南地区61个不同规模化猪场的427份组织病料进行细菌检验。采用菌落形态、显微观察和16SrDNA PCR测序鉴定分离菌,共检出79株(18.5%)ExPEC。对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其中50个分离株具有致病性,致病菌为66.3%。此外,对其8种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表明astA、escV、invE、Stx2e 4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8%、44%、10%、4%,其他4种毒力基因未检出。1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噻呋(7.6%)、氨苄西林/舒巴坦(11.4%)、阿莫西林/棒酸(16.4%)相对敏感,其他药耐药率均高于24%,多重耐药严重。该研究结果对近年来猪源大肠杆菌病的防控和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以我国大肠杆菌中常见的3种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TEM blasHV和blaCTX-M)作为目的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blaTEM,bla SHV和blaCTX-M耐药基因三重PCR检测方法.三重PCR反应体系为:10×PCR缓冲液2.5 μL,MgCl2(25 mmol/L) 2.5 μL,dNTP (2.5 mmol/L)4 μL,blaTEM,blasHV和blaCTX-M上下游引物(25 μmol/L)分别为0.25 μL、0.5 μL、1.0μL,Taq DNA聚合酶(2.5 U/μL)0.4μL,模板2.5μL,反应总体积为25 μL.反应参数为:94℃5 min,94℃50 s,55℃55 s,72℃1 min,32个循环,72℃延伸5 min.本方法的建立为大肠杆菌中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快速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4.
指出了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养殖对环境的危害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和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分析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危害,并提出了畜禽养殖污染的处理方式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明椰糠栽培下水分和养分对菜心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菜心栽培过程中的水肥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以菜心为试验材料,设置I1(55%~60%基质最大持水量)、I2(75%~80%基质最大持水量)、I3(95%~100%基质最大持水量)3种灌水处理以及F1(1/2倍山崎营养液浓度)、F2(1倍山崎营养液浓度)、F3(3/2倍山崎营养液浓度)3种养分处理,并将2 L不同浓度的营养液于试验前以基肥形式施入栽培盆。【结果】与充分灌溉处理(I3)相比,水分亏缺处理(I1、I2)使菜心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30.2%、16.3%,产量分别降低16.7%、11.1%,而对植株地上部氮磷钾吸收无显著影响。营养液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和菜心产量。灌水处理和养分处理对菜心的产量及叶片氮磷钾吸收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各处理中以I3F3的产量最高,但与I3F3相比,I2F3在没有明显降低菜心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条件下,菜心耗水量降低13.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8%,且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I2F3的综合得分居于首位,表明I2F3对菜心养分吸收、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6.
放牧是影响天然草原植物生产力、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主要生物因子之一。以补播改良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禁牧、夏季放牧和夏秋放牧处理对植物地上生物量、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分析补播草地区域与原生植被区域对季节性放牧的响应。结果表明,夏秋放牧处理降低草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与物种丰富度。补播草地区域,夏秋放牧显著降低优势植物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地上生物量;夏季放牧对蒙古冰草(A.mongolicum)地上生物量无影响。原生植被区域,夏秋放牧降低蒙古冰草(A.mongolicum)地上生物量,2种处理对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补播草地区域,家畜喜食蒙古冰草(A.mongolicum)、达乌里胡枝子(L.davurica)和沙打旺(A.adsurgens)。原生植被区域,放牧前期家畜喜食牛枝子(L.potaninii),放牧后期蒙古冰草(A.mongolicum)、牛枝子(L.potaninii)均被喜食。夏季...  相似文献   
27.
杨鑫雨  江晶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2):2535-2537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全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之所在。近些年来,全国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但各省市发展情况不一,本文以2018年数据为依据,从8个指标来分析全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以此寻求适合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为探究不同植物学类型花生资源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差异,本研究以54份花生资源为试验材料,对6个植物学类型花生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甘膦的最适剂量为2.0 kg·a.i·hm~(-2),且不同植物学类型的花生资源对草甘膦的耐受性表现不同。普通型花生对草甘膦的耐性最强,受害指数为67.14,其次为多粒型、珍珠豆型和龙生型,受害指数分别为71.43、82.00和82.86,赤道型和秘鲁型对草甘膦的耐性最弱,受害指数均达86.67。筛选出的耐性资源、敏感资源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处理后7d时,敏感资源的莽草酸积累量均高于耐性资源,分别在145.15~162.32μg·g-1和76.81~104.33μg·g-1之间;耐性资源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敏感资源,分别在34.92~43.99 SPAD和24.76~26.85SPAD之间;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上耐性资源、敏感资源间差异不显著。本研究为耐草甘膦花生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以香港"玻璃脆"散叶生菜为试材,在不同光强(150、200、250、300μmol·m~(-2)·s~(-1))和不同光周期(8、12、16 h·d~(-1))处理组合下,研究了光强和光周期对水培生菜生长、品质和元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30 d内,增加光强和延长光照均能促进生菜叶片生长,光照时间和光强分别为16 h·d~(-1),300μmol·m~(-2)·s~(-1)时最有利于生长,30~40 d时,16 h·d~(-1),278.67μmol·m~(-2)·s~(-1)时最有利于生长。增大光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但硝酸盐和维生素C含量先减小后增大,长光照有助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并降低硝酸盐含量;主成分分析表明,300μmol·m~(-2)·s~(-1)、16 h·d~(-1)处理下对品质最有利。整个生长时期内,强光和长光照均可以提高N、P元素的利用效率,但不利于K的利用;N、P在前10 d的利用效率最大,K在后10 d时最大。综合分析,在试验范围内,前30 d,适当增加光强和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生长,但在后10 d适当降低光强(278.67μmol·m~(-2)·s~(-1))有利于生长;整个生长时期,增加光强和延长光照时间可以促进N和P元素的利用效率并提高生菜品质。  相似文献   
30.
为探究蟛蜞菊醇提物对原代鸡胚心肌细胞抗热应激作用的影响。研究选取12胚龄的文昌鸡胚构建原代心肌细胞体外模型。采用MTT法测定蟛蜞菊醇提物对心肌细胞活性和抗热应激损伤的影响。通过研究热应激组(45℃)与常温组(37℃)的心肌细胞上清液中AST和LDH含量变化,并运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sp70的表达量,分析醇提物对减缓心肌细胞抗热应激损伤的作用。蟛蜞菊醇提物浓度为0.5~50μg/ml时对心肌细胞无毒性并具有促进活性作用。热应激处理下,醇提物浓度为5~20μg/ml时能够极显著提高心肌细胞的活性(P<0.01),并降低AST和LDH酶含量(P<0.01)。同时,蟛蜞菊醇提物促进了Hsp70的表达量,且表现出浓度依赖性作用,并且在蟛蜞菊醇提物浓度为20μg/ml时作用最佳。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蟛蜞菊醇提物可以有效减缓热应激对原代鸡胚心肌细胞的损伤,并诱导细胞显著提高Hsp70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