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36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49篇
  61篇
综合类   340篇
农作物   124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34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胡红  曹昀    杨阳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3):284-287,292
通过控制土壤水分含量的盆栽试验,设置C0(5%),C1(10%),C2(20%),C3(25%),C4(30%)和C5(35%)6个水分处理,研究了不同的土壤水分含量对狗牙根匍匐茎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狗牙根匍匐茎的萌发率和幼苗株高、叶片数量、叶片长度、叶绿素以及单株生物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土壤水分含量与狗牙根幼苗特征值(幼苗株高、叶片数量、叶片长度、单株生物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3)利用高斯模型定量分析狗牙根匍匐茎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响应,得出狗牙根匍匐茎萌发及幼苗的最适土壤水分生态幅为[14.78%,30.15%],极限生态幅为[5.65%,38.26%],水分含量对狗牙根匍匐茎萌发幼苗的单株生物量和平均叶片长度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2.
杨阳  赵洋  刘振  梁国强 《茶叶通讯》2011,38(2):8-13,16
我所于2003~2009年承担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工作,先后对参试的17个茶树新品种进行了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抗寒性鉴定,并对每个参试品种作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3.
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对新疆轮台县9个乡镇轮台白杏叶样的采集与分析,旨在了解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状况,以期为轮台白杏的优质丰产提供施肥需求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轮台白杳叶样常量元素N、P、K、Ca、Mg和微量元素Fe、Mn、Cu、Zn浓度,并运用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DRIS)分析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状况.[结果]轮台白杏DRIS诊断指标为叶片Zn、Ca浓度和N/P、N/Fe、N/Mn、N/Cu、N/Ca、N/Mg、P/Fe、P/Mn、P/Cu、P/Ca、P/Mg、K/N、K/P,K/Zn、Fe/K、Fe/Mn、Mn/K、Mn/Cu、Mn/Ca、Mn/Mg、Cu/K、Cu/Fe、Cu/Ca、Cu/Mg、Zn/N、Zn/P、Zn/Fe、Zn/Mn、Zn/Cu、Zn/Ca、Zn/Mg、Ca/Fe、MS/K、Mg/Fe、MS/Ca浓度比值;轮台白杏树体养分浓度平衡值为N:1.68 g/kg、P:0.54 g/kg、K:2.36 g/kg、Ca:7.43 g/kg、Mg:0.23 g/kg、Fe:246.23 mg/kg、Mn:25.03 mg/kg、Cu:0.95 mg/kg、Zn:26.43 mg/kg.[结论]新疆轮台县轮台白杏树体K、P、Cu、Ca、Fe以缺乏为主,Mn、Zn、Mg、N以供应充足为主,科学、合理施肥是轮台白杏优质丰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4.
轮台白杏开心形树形冠内光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轮台白杏开心形树形冠内光分布的解析,旨在深入了解盛果期轮台白杏生产园典型树体结构及其光能利用现状,为其整形修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等体积(50 cm×50 cm×50 cm)树冠立体分隔法,利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和LI-191线状量子传感器测定每一树冠分隔体内叶面积指数、透光率和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及时节变化.[结果]盛果期轮台白杏生产园冠层消光系数(K)为0.808 5;冠内相对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上层>中层>下层,中部和内膛有交错,小于外围,在14:00达到高峰;冠内相对光合有效辐射强度随时节变化逐渐减小,叶幕稳定后冠内整体相对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在70;以下,无效光区占树冠体积的67.19;.[结论]轮台县盛果期轮台白杏生产园开心形树形主枝开张角度太小,冠层消光系数偏大,冠内光照分布不均匀,无效光区占树冠比例过高,不利于树冠对光能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5.
106.
工业大麻种子富含油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具有营养和保健双重功效,目前已经开发出大麻籽食品、油、蛋白粉、美容化妆品等系列保健产品。利用现代化加工工艺开发系列大麻营养食品及保健品,对改善人类营养结构、增进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7.
不同培肥方式对盐碱土壤肥力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提高盐碱土壤肥力,建立最佳盐碱土壤施肥模式,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化肥、厩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肥、生物肥对盐碱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磷、pH、速钾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与供试前土壤相比,施用有机肥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的最为显著,分别提高了1.47倍、1.3倍、1.28倍、2.97倍、3.24倍、1.62倍;各处理均能使盐碱土壤的pH有所降低,其中有机肥降低pH较为显著,降低到0.95倍。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有机肥对盐碱土壤肥力改良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8.
试验以耧斗菜(Aquilegia Caerulea)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设苗龄和低温天数两个因素,苗龄设6叶,9叶,12叶和15叶四个水平;低温天数设0d,7d,14d,21d,28d和35d六个水平,每个处理12盆。试验对上述不同苗龄的耧斗菜植株进行了不同天数的(5±2)℃低温处理,低温处理结束后放置自然条件下生长。用HOBO采集环境温度数据,观察并记录抽薹现蕾时间,同时测量并记录开花质量(花茎高度、花径、单株花量)。试验结果表明:耧斗菜9叶苗龄即可感受低温,12片真叶为最适苗龄,35d为此阶段最佳低温处理天数;凡通过春化的植株无论苗龄大小,低温处理时间长短,开花进程及开花质量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09.
SSR、SRAP、ISSR分子标记在茶树品种亲本鉴定上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振  赵洋  杨培迪  成杨  宁静  杨阳 《茶叶科学》2014,34(6):617-624
为鉴定湘波绿2号的父本,同时为茶树亲本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等研究提供分子标记参考,本研究采用SSR、SRAP、ISSR 3种分子标记体系,在对湘波绿2号与其母本和5个可能父本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基础上,比较了这3种分子标记体系的多态性条带比率(PPB)、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多样性指数(DI)、引物解析强度(Rp)、分子标记指数(MI)等指标。29对SSR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83个,平均每对引物2.86个,引物PPB、PIC、DI、Rp、MI平均值分别为77.01%、0.55、0.29、1.31、0.95。17对SRAP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39个,平均每对引物8.18个,引物PPB、PIC、DI、Rp、MI平均值分别为71.70%、0.84、0.15、3.65、3.59。10个ISSR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90个,平均每个引物9.00个,引物PPB、PIC、DI、Rp、MI平均值分别为69.76%、0.85、0.15、4.21、4.71。3种标记体系的MI、Rp、PIC趋势一致,ISSR最高,依次为SRAP和SSR,而PPB和DI正好相反。以上结果表明,ISSR和SRAP标记具有较高的标记效率,而SSR标记具有丰富的多态性。不同分子标记体系获得的品种间相似系数有所不同,但湘波绿2号与湘波绿和福鼎大白茶聚为一类,说明湘波绿2号与其关系较近,湘波绿可能为湘波绿2号的父本。  相似文献   
110.
杨阳 《农业工程》2018,8(5):43-4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农业生产。把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管理中,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将计算机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管理结合在一起,能够对农业生产起重大帮助作用。信息化农业是将农业信息和农业技术知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农业,农业信息化可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计算机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农业信息化管理中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