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3篇
  29篇
综合类   212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新育成4个优质不育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选择性状互补,亲源不同的亲本进行杂交改良,育成了京福6A、京福7A、京福8A、京福9A 4个新不育系。2005年9月23日由福建省科技厅主持,组织9位权威专家对这4个不育系进行鉴定,认为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4个不育系的共同特点是群体整齐,不育性稳定  相似文献   
32.
超级稻育种技术和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超级稻发展的历程,由于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中国水稻最高单产屡屡突破世界纪录,超级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在综观国内外超级稻育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水稻产量的理论极限及超级稻育种技术,并提出了对今后超级稻育种的看法。  相似文献   
33.
四倍体桑研究和应用的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倍体特别是四倍体不仅是自然界植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人工合成物种和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手段。桑树多倍体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迄今已发现和培育了桑的1至18倍体和22倍体及混倍体。桑树栽培品种以二倍体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三倍体。由于生产上应用的三倍体桑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优良性能.引起了桑树遗传育种工作的密切关注。国内80年代以来,很多学把桑树多倍体研究和三倍体品种(含杂交组合)选育作为热门课题,现已取得重大进展。要选育三倍体品种(含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34.
果圣防治茶园主要害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植物源农药0.5%果圣水剂防治茶小绿叶蝉、跗线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5%果圣对茶小绿叶蝉和跗线螨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茶叶无药害,对茶园蜘蛛等天敌安全。使用0.5%果圣25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跗线螨,药后7d防效分别达到94.63%、91.95%,接近对照药荆10%吡虫啉2000倍液(97.27%)和30%赛丹1000倍液(93.26%)的防治效果,是当前供茶园选择的一种较理想的替代化学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跗线螨的药剂。  相似文献   
35.
小蠹聚集信息素研究与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昆虫信息素研究的历史,主要以重齿小蠹的聚集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为例综述了小蠹聚集信息素研究与应用的历史和现状,展望了小蠹聚集信息素的应用前景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为加快小蠹聚集信息素在我国小蠹的综合管理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6.
研究早籼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种子、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能为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6个籼型不同胞质类型的三系不育系为母本,5个旱籼恢复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平均数遗传模型,分析了旱籼杂交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粒长、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整...  相似文献   
37.
松叶蜂科昆虫性信息素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松叶蜂科昆虫两性引诱、信息素产生和接受、信息素化学组成和林间生测以及信息素在松叶蜂防治上的应用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8.
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回顾了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15年来的选育实践,总结了选育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的经验与体会:一是对理想不育系的模型进行了有益的构思;二是B×B遗传改良不育系效率高,但多个优良性状难以有效整合;三是新质源和新类型材料的挖掘与利用,既可改良米质,又可扩大亲缘关系,增强杂种优势;四是应在现有基础上,关键抓品质、产量与抗性三者协调的理想不育系选育。  相似文献   
39.
尖顶羊肚菌生物培养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温度、营养、酸碱度等方面研究了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一个菌株(A401)菌丝的培养学特性及后期菌核产生状况。通过观测各种条件下菌丝的长速、生长势、菌核特征等内容,从而探讨该菌株的最佳室内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5~30℃都能生长,35℃则基本不生长,15-20℃是最适生长温度范围。营养试验的6种供试碳源都能利用,其中以浓度为2.0%的葡萄糖与蔗糖最优;6种供试氮源除NH4NO3和NH4(SO4)2生长很差外,其余4种氮源都适合其生长,尤其是浓度为0.4%的酵母粉和蛋白胨等有机氮源更适合该菌株生长。酸碱度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适宜在弱酸性至中性的条件下生长,其最适pH为5~7。  相似文献   
40.
果树树冠静电喷雾的空间电荷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风送静电喷雾机为例,描述了杀虫剂药液被气流剪切式喷嘴雾化时雾滴的诱导充电过程,建立了一个树冠静电喷雾过程的电子—机械简化模型,用于分析雾滴沉积过程中作用于荷电雾滴的静电力(镜像力、空间电荷力和空间电荷引力)和机械力(重力和拉力)。静电力的相对大小是通过与机械力的力比值作比较的,50μm和100μm两种充电雾滴的典型的力比值说明空间电荷引力在雾滴沉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