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25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空心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葫芦科重要的抗性资源。然而,长期以来其系统分类不清,严重影响空心瓜的利用。空心瓜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与冬瓜具有许多相似之处。随后克隆其ITS序列,并与葫芦科其他作物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发现,空心瓜与冬瓜的遗传距离仅为0.03,位于进化树同一个分支末端,这表明空心瓜归属于冬瓜属。本研究不仅为空心瓜的系统分类提供直接的分子证据,而且为利用空心瓜拓宽冬瓜种质资源奠定重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2.
提高华南地区蔬菜大棚使用效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华南地区的大棚蔬菜面积越来越大,但大棚蔬菜使用效率仍不高,设备的不完善、配套技术的欠缺和夏季空闲期较长是影响效益的重要因素,如空闲期较长,极端的情况是大棚只在春季育苗时使用,没有充分发挥大棚的应有作用。为此,笔者从几方面来分析华南地区的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希望能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3.
夏秋黄瓜主要是指初夏至初秋播种的黄瓜,与正常季节春季2~3月播种和秋季8~9月播种相比,其生长季节气温更高,且正处于黄瓜生产和销售旺季。本技术主要是通过选择耐热品种、遮荫育苗、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加盖一层稻草降温,用井水或河流的中下部凉水灌溉,通过苗期喷灌、植株调整、促花保果等精心管理达到在较热的条件下生产出产量高、品质好的黄瓜。  相似文献   
44.
华南型黄瓜产量与果实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0个华南型黄瓜杂交组合产量与果实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横径、单果重、果肉厚度与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果实横径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果实长度次之,这两个性状可以作为华南型黄瓜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是相对独立的性状,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对果实品质的选择不会对产量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5.
不同类型黄瓜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初步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3种类型,4个品种黄瓜的蛋白质,总糖,脂肪,维生素B2、维生素C及Fe,Zn,Ca,Se,P等矿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瓜中蛋白质,总糖,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品种间变异较小,而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的品种间变异较大;绿珍一号维生素B2含量达0.05mg/100g,粤秀一号维生素C含量达14.60mg/100g,津春四号与绿珍一号则含有较高的Se元素,同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4个品种的综合营养品质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46.
周荣  林毓娥 《种子》2002,(5):63-63
近年来 ,南瓜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2 0 0 1年全国年种植面积约 2 0万公顷。由于南瓜种子粒大 ,种仁油脂含量大 ,是鼠类及地下害虫危害的重点对象 ,容易造成出苗率下降 ,出苗后常有断苗、死苗发生。为此 ,本试验对种子进行包衣剂处理 ,旨在保证种子正常的发芽率及出苗率 ,早出苗 ,出壮苗 ,促进植株发育健壮 ,提高南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1 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选用的南瓜品种为蜜本南瓜 ,采用 1号、2号、3号包衣剂 ,以未包衣种子为对照 ,每个处理种子 1 0 0粒 ,在播种前半年进行包衣处理 ,采用手工操作包衣。试验安排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  相似文献   
47.
广东省设施蔬菜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广东省设施蔬菜的发展概况、设施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发展限制因素,提出了发展高级保护设施栽培,完善简易设施栽培,加强设施蔬菜专用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8.
节瓜强雌系化学诱雄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节瓜强雌系A4 3叶期和4叶期分别喷施赤霉素1.5mmol/L和蒸馏水后,对不同叶期茎尖的内源GA3,ABA,乙烯水平及真叶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测定,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与蒸馏水处理相比,茎尖的内源GA3含量变化动态相似,至17叶期时两者含量相近;内源ABA含量变化动态相似,10叶期后,蒸馏水处理的内源ABA含量较高,ABA可能对花性转变影响不大;内源乙烯水平变化动态处理间有差异,3 ̄4叶期是节瓜  相似文献   
49.
无棱沟型节瓜强雌系C、D系统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引进材料及利用强雌性突变株分别选育出无棱沟型节瓜强雌系C、D系统,突破了节瓜雌性与棱沟性状的连锁,提高了节瓜雌型杂种一代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50.
蒲瓜属于葫芦科葫芦属栽培种,适应性较强,生长期较长。其肉质软滑味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回顾广东蒲瓜 60 年育种研究的历程,这是广东蒲瓜品种从农家种向一代杂种发展的重要时期。广东蒲瓜育种起步晚,前期进展慢。20 世纪 60 年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省开展蒲瓜资源调查及地方品种整理研究工作,至 90 年代中期共向国家种质资源库上交蒲瓜种质资源 16 份,占全国蒲瓜收集资源总数的 6.6%,处于蒲瓜育种研究的起步阶段。2000 年后广东各地先后育成了美丰一号、美绿一号和粤丰一号等蒲瓜常规品种,以及早蒲 2 号、永乐、青秀、短瓠蒲瓜、利农杂交系列蒲瓜等一代杂交品种,广东蒲瓜育种由此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广东蒲瓜育种将在现阶段基础上开展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多抗优质新品种选育、耐寒(耐热)品种选育与保护地育种,并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开展育种研究,提高广东生态区域蒲瓜新品种的选育效率,以促进广东地区蒲瓜育种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