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147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实美+包果优、S-诱抗素和乙烯利对巨玫瑰葡萄夏造果实着色和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巨玫瑰夏造果实着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雾化状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巨玫瑰夏造果着色初期(果实果面约10%着色)喷施果面,喷后每隔3 d调查葡萄着色指数至果实成熟,果实成熟时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及果皮花色素苷相对总量。【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显著促进巨玫瑰夏造果果实着色,着色效果依次为果实美+包果优〉S-诱抗素〉乙烯利。果实美300倍+包果优1000倍、乙烯利300 μL/L及S-诱抗素300 mg/kg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其总酸含量也呈降低趋势;果实美600倍+包果优1000倍、乙烯利200 μL/L及S-诱抗素200 mg/kg处理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果实总酸含量却呈升高趋势。【结论】施用果实美+包果优、S-诱抗素、乙烯利均能有效促进巨玫瑰夏造果果实着色,生产上选择果实美300倍+包果优1000倍或S-诱抗素300 mg/kg对果实着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2.
南方湿热地区不同葡萄品种霜霉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病性差异,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调查在南方湿热地区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欧亚种葡萄品种对霜霉病较感病,大部分品种对霜霉病表现为高感,各品种平均病情指数达到73.75,美丽无核两年病情指数平均高达91.51;毛葡萄野生株系抗病力较强,大部分株系表现为高抗,有的株系甚至表现为免疫,各品种病情指数两年平均仅有2.47;圆叶葡萄在南方高温高湿环境下种植,各品种病情指数均为0.00,对霜霉病表现为免疫。  相似文献   
53.
林玲  白先进  张瑛  黄羽  周咏梅 《南方园艺》2013,24(4):20-20,22
为探索巨峰葡萄开花期结果枝长度与坐果率的关系,采用调查分析方法,探讨了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同一结果枝上无论是两穗花还是单穗花,枝条长度在40~60 cm之间的花穗坐果率要高于枝条长度长于60 cm的枝条上的花穗坐果率。  相似文献   
54.
蛋鸡养殖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产业,鸡蛋是人类摄取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作为世界上蛋鸡存栏最多和鸡蛋产量第一的国家,近年来无论在养殖规模还是设备设施都有了很大程度提高和改善的情况下,作为产业下游的蛋鸡生产场的经济效益却忽高忽低,有时甚至发生整体性行业亏损。究其原因,除去市场波动、饲料涨价和疫病流行等因素外,传统的三段式饲养模式已经逐渐表现出不适应蛋鸡的产业化大生产,阻碍和束缚了蛋鸡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5.
为了探索用草酸预处理竹材制备溶解浆,该文用不同用量的草酸对竹材进行预水解,测定预水解过程竹材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观察水解后假木质素在竹纤维表面的分布状况,用核磁共振技术(cross polarisation/magic angle spinning carbon-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CP/MAS 13C-NMR)分析木质素的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竹片草酸预水解过程中,竹片预水解得率将随着预水解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并且,草酸用量越大,得率下降越多。基于水解后竹材基质的木质素含量会随着预水解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并且,草酸用量越大,木质素含量升高越多;而基于竹材原料的木质素含量则随着预水解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再增加,并且,草酸用量越大,增加的速率也越大。竹材木质素由于芳基醚键(β-O-4)断裂,酚型木质素含量提高。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产物在预水解过程形成的假木质素类物质会以微球的形式附着在竹片表面。该研究可为探索竹材快速高选择性去除半纤维素的预水解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海林2号油茶园艺化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从定干、培育主枝、副主枝、辅养枝、拉枝整形及疏梢、短截、回缩、截干修枝等方面,总结海南油茶良种园艺化整形修剪技术,为海南油茶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7.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Xcc)几乎能引起所有十字花科植物产生黑腐病[1]。该菌是研究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的模式菌株之一[2]。植物病原菌在侵染宿主植物时需要先降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酶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类复合酶,主要由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以及β-葡萄糖苷酶3类酶组成,三者作用方式不同,但能协同催化水解纤维素[3]。  相似文献   
58.
以永福高山乌龙茶(青心乌龙)为试验材料,研究包揉过程中在制茶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采用"速包+平板"的包揉造型前后,茶多酚含量从包揉前到毛茶这个阶段呈下降趋势,但在包揉4h到包揉6h、定型两个阶段,茶多酚呈上升趋势;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在包揉4h到包揉6h这一阶段表现为上升趋势;黄酮、水浸出物含量和咖啡碱含量在包揉前和包揉后变化幅度较小,其中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在包揉2h到包揉3h以及定型过程两个阶段,黄酮含量呈增加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仅在包揉6h至定型前这一阶段,含量下降;水浸出物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不大;咖啡碱在包揉前至包揉3h这一过程含量下降,包揉3h后含量呈稳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9.
江苏水稻品种抗稻瘟病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知的不同抗病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通过在水稻基因组DNA中扩增和分离有相似序列的DNA片段,可以快速鉴定出候选抗病基因。选择3对扩增条带多样性较高的引物XLRRfor/XLRRrev、S1/AS3和Ptokin1/Ptokin2,对江苏27个水稻品种进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PCR分析(resistance gene analog—PCR,RGA—PCR)。结果显示,3对引物共扩增出清晰可辨的谱带127条,其中多态性带1ol条,占总数的79.53%。根据聚类分析,3对引物对或引物组合扩增的RGA图谱可将品种分为多种类型,这些RGA图谱类型与稻瘟病菌7个生理小种接种鉴定的抗病表型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0.
茄子黄萎病生防内生细菌29-12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初步探讨茄子黄萎病生防内生性枯草芽孢杆菌29-12的发酵条件,通过培养条件优化及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15 g/L、甘薯淀粉5 g/L、豆粕粉15 g/L、蛋白胨8 g/L、MgSO4 0.01%、K2HPO4 0.05%.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7.5,250 ml三角瓶装液量100 ml,摇瓶速度120 r/min,接种量10%,温度30 ℃.在此条件下培养29-12菌株 84 h,抑菌圈大小为2.12 cm,1 ml含菌量为1.58×109 , 芽孢得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