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7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本文综述了枇杷、山楂、樱桃等蔷薇科果树叶片、果实、种子的药用物质及其在医疗保健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部分药用物质的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与上述内容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天草杂柑在广东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种观察表明,天草杂柑在广东适应性强,早结、丰产、稳产、优质,较易管理,适于大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103.
本实验通过U255(5^4)均匀设计实验研究,对枇杷ISSR—PCR分子标记体系中模板DNA、dNTPs、TaqDNA聚合酶、Mg^2+、引物5个组分的浓度进行优化。获得25μL反应体系中各成分的适宜浓度或用量分别是:模板DNA为10ng、dNTPs为0.5mmol/L、TaqDNA聚合酶为1U、Mg^2+为2.5mmol/L,引物为0.4μmol/L。与单因素梯度优化体系相比,操作简便,简化了实验步骤,获得的实验结果可靠,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27条扩增良好的引物,并获得了这些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了清晰的图谱。这一优化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利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枇杷种质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程序。  相似文献   
104.
以枇杷属5个野生枇杷种、1个杂交后代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以及环境培养条件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5个种愈伤诱导率达到了100%;最佳的诱导条件:在18℃下暗培养10 d后再转至全光照,培养基配方为MS+0.2 mg/L 6-BA+0.2 mg/L KT+1.0 mg/L 2,4-D;KT和TDZ的组合使栎叶枇杷叶片愈伤组织产生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21.43%,生根率为20.0%。本试验结果将为枇杷野生种的离体再生等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5.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野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资源,我们对普通枇杷11个野生居群的典型生境及群口尺度、年龄结构及濒危程度等进行了调查及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的湖北、四川、贵州、广东4省的部分山区还残存若干普通枇杷野生居群;其中湖北五峰及建始居群、四川石棉居群、贵州湄潭居群有较大的资源保有量,生境没有受到破坏,居群树龄结构合理,但是湖北通山及巴东居群、广东乳源及阳山居群的群口数量则相对较少,居群树龄结构不合理。分析后我们认为:人类活动是导致普通枇杷野生资源濒危的主要因素,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也危及到野生枇杷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6.
枇杷属植物种类数及东南亚原产枇杷种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搜集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比照IPNI网站提供的枇杷属植物的记录,查对900多份枇杷植物标本,结合对我国枇杷属植物的实地查证,在排除了错置种类25个后,初步确定我国原产的枇杷属植物有16个种(21个种类);东南亚原产的枇杷属植物有6个种(11个种类):印越枇杷、椭圆枇杷贝特罗变种、椭圆枇杷长叶柄变型、香花枇杷多毛变型、胡克尔枇杷、宽叶枇杷、大果枇杷、菲律宾枇杷、波宜兰枇杷、栎叶枇杷老挝变种和椭圆托叶枇杷。种类数的确定,为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枇杷茎尖组织培养初代培养物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在植物分类上属蔷薇科,苹果亚科,枇杷属,是原产我国的亚热带常绿果树.目前,我国枇杷产量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08.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标本,对云南的枇杷属植物种类、地理及垂直分布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云南野生枇杷属资源共有16个种、变种及变型。其中种为13个,占全国16个种中的81.25%;变种或变型3个,占全国5个变种或变型的60%。其中,椭圆枇杷在云南首次被发现。依据云南枇杷属植物本身的分布特点,并参照植被和自然条件状况,云南枇杷属植物大致可以分为4个分布区:Ⅰ滇南、滇西南小区;Ⅱ滇东南小区;Ⅲ滇中高原小区;Ⅳ滇西、滇西北横断山脉小区。通过对云南与它邻近地区和国家的野生枇杷属资源的比较,发现云南省的枇杷属植物种类最多。因此云南是我国枇杷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基因中心。  相似文献   
109.
柑橘密码子用法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高频密码子分析法,对柑橘的177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codingDNAsequence,CDS)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频率(relativefrequencyofsynonymouscodon,RFSC),确定了TAA、GCT、GAT、CTT、AGG、AGA和GTT等7个高频密码子。将柑橘的密码子使用频率与人、果蝇、酵母和大肠杆菌等不同种类模式生物比较后发现,柑橘密码子的偏爱性与不同种类生物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将柑橘的密码子使用频率与拟南芥、番茄、水稻和尖叶蕉等不同种类的植物相比,发现柑橘密码子的偏爱性与同为双子叶植物的拟南芥、番茄完全一样,而与水稻、尖叶蕉这2种单子叶植物均有较大的差异。分析结果对动物或微生物的基因在柑橘中的表达或柑橘基因在微生物中的表达以及基因克隆时设计引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枇杷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枇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技术平台奠定基础,以来自5个不同国家43份枇杷种质为试材研究枇杷基因组AFLP反应体系。通过检测AFLP分析中DNA提取、酶切及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的结果,对影响AFLP分析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建立了AFLP分析体系。利用该体系并选用EcoRI—AGG+MseI—CAC引物组合对供试材料进行扩增,获得的条带清晰可辩,说明所建立的反应体系适合于枇杷进行AFLP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