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林业   211篇
农学   161篇
基础科学   116篇
  138篇
综合类   1041篇
农作物   161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394篇
园艺   283篇
植物保护   5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为了全面评价2001~2014年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改良成效,以河北省棉花新品种审定公告数据为依据,对2001~2014年通过河北省审定的96个中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及其抗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4年河北省审定中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单株铃数显著提高,单铃重有所增加,衣分变化不大;早熟性改良效果明显,全生育期缩短,株高和单株果枝数增加,第一果枝节位、子指和霜前花率变化不明显;抗枯萎病和黄萎病性状改良成效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河北省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不同生育阶段受旱对旱区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13和2014年在陕西杨凌进行田间控水试验,试验设置两个灌溉水平,每个灌溉水平下设置4种受旱处理,以全生育期均灌水为对照,分析不同生育时期受旱条件下夏玉米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和产量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特征以及蒸散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水水平与受旱时段对夏玉米的产量有明显的交互作用,拔节前受旱会使最终产量偏低,且低灌水处理产量低于高灌水处理;在抽雄期受旱会明显减少穗粒数,但在同一灌水水平下产量最高;灌浆期受旱不仅明显减小了百粒重导致减产,而且蒸散量偏大,导致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因此,灌水水平较低时,应尽量避免玉米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和拔节)受旱;灌水水平较高时,可选择在苗期适度亏水,并避免灌浆期受旱。  相似文献   
993.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营养器官暂贮性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soluble carbohydrates,WSC)是小麦籽粒灌浆所需的重要碳源。为发掘控制小麦籽粒WSC含量的真实主效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借助小麦高密度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对来自不同遗传作图群体的控制小麦籽粒WSC含量的168个QTL位点进行图谱映射和元分析。结果发现,142个QTL定位区间与参考图谱有共有标记,其中92个QTL对籽粒WSC含量的表型变异具有增效效应,50个QTL具有减效效应。建立控制小麦籽粒WSC含量的QTL一致性图谱,获得16个"一致性"QTL(Meta quantitative trait loci,MQTL)位点及其连锁标记,MQTL置信区间最小达到0.77cM。  相似文献   
994.
隋海东    毛玉泽  郭晓亮    沈淑芳    方建光 《中国水产科学》2015,22(5):960-967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添加CO2)和氮源(添加Na NO3)加富对大型海藻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生长及其生化组成的影响。设置碳源加富(800μL/L CO2)和对照(400μL/L CO2)2个碳源处理组,氮源加富(100μmol/L、300μmol/L和500μmol/L 3NO?-N)和对照(10μmol/L3NO?-N)4个氮源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实验共进行10 d,测定不同处理组藻体的生长及可溶性总糖(SS)、可溶性蛋白质(SP)、藻红蛋白(PE)、叶绿素a(Chla)、总碳(TC)和总氮(T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碳源和氮源加富都会促进脆江蓠的生长,在800μL/L CO2和100μmol/L 3NO?-N处理组,脆江蓠的瞬时生长率(SGR)最大(11.70%/d);高浓度CO2会降低藻体SP、PE和Chla的含量,但提高了SS的含量;随着硝态氮浓度的增大,PE和SP含量逐渐增加,而SS含量逐渐降低,Chl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藻体的TN含量随着硝态氮浓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TC和C/N比值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藻体的TN和TC含量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本实验证实添加碳、氮会引起脆江蓠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变化,但其能耐受较高的CO2浓度和氮浓度。  相似文献   
995.
河北省优质棉的纤维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7年国家推出的《棉花纤维品质评价方法》,对2007~2009年河北省审定的抗虫棉品种的纤维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的纤维品质分布范围狭窄,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纤维品质不配套,由于强力偏低,改变了审定品种的优质棉类型。  相似文献   
996.
保护性耕作玉米杂草防除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农田保护性耕作深入,杂草发生种类、变化规律、造成危害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试验通过杂草普查发现保护性耕作玉米田,杂草发生密度较传统耕作增高31.8%~42.6%,杂草发生频度增加13.3%~31.6%。化学除草在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采用莠去津、乙草胺、乙草胺+莠去津,苗期茎叶喷雾使用玉农乐、玉农乐+2,4-D丁酯配伍组合,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与苗期茎叶喷雾采用(乙草胺+莠去津)+(玉农乐+2,4-D丁酯);机械除草用浅旋+深松+中耕除草;机械与化学组合用浅旋+化除、深松+化除、中耕+化除,除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综述了玉米耐旱性的遗传和性状相关,认为玉米耐旱性和丰产性在适当环境条件下,应用一定的选择方法是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在育种实践中,田间相对萎蔫度、ASI、RI是评价材料耐旱性的有效方法,认为水旱平行交替环境是选育耐旱、高配自交系的必要条件,并提出耐旱育种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98.
综述了水稻耐储藏特性研究评价体系、机理及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水稻耐储藏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干旱胁迫下外源钙对棉花幼苗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外源钙对棉花抗旱性的作用机理,利用控制溶液渗透势(含和不含0.2 kg/L PEG-6000)与不同钙量的方法研究了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下钙素对棉花幼苗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硝酸钙条件下,干旱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膜透性、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MDA和POD活性高于正常水分,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低于正常供水;无论在正常水分还是干旱胁迫下,均表现出随Ca2+浓度增加,叶片膜透性、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MDA呈下降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及POD活性呈上升趋势,但正常供水条件下生理指标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000.
以实例测定方式介绍杧果叶片多效唑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实例测定分析;定量分析采用标准曲线法,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1,多效唑的保留时间为15.087min。改进了样品前处理方法,使其更为简便和适用,以期为具备类似条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