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9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菠菜的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措施、采收、包装、贮运技术。适用于烟台市无公害农产品菠菜的生产。一、产地质量要求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407.1-2001的要求。土壤条件应为: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土壤肥力较高,以粉沙壤土、壤土及轻粘土为宜。二、播种育苗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5-1999的要求。春菠菜适宜的品种有“胜先锋”等;秋菠菜适宜品种有“西螺1号”、“急将军”等;越冬茬菠菜…  相似文献   
43.
半地下塑料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保护设施是生产食用菌的理想场所.为提高栽培原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和栽培条件,利用不同菇类对培养料养分、生长发育温湿度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我们总结了棚室白灵菇、鸡腿菇、草菇三种菇类周年栽培模式.该模式具有生态农业、持续农业、高效农业的特点,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相似文献   
44.
1.生产模式及特点1.1生产模式烟台市为冬小麦产区,小麦以秋播夏收为主,小麦生产结束后,利用其秸秆为原料、在高温季节栽培一茬草菇,草菇产后废菌料经曝晒、发酵,作为下茬小麦底肥还田,如此循环。1.2产区建设产区建设前要确定麦田与菇棚比例。草菇棚有效利用面积按0.7计,平均1米2投料按12.5千克计,小麦秸秆产量按6000千克/公顷计,则菇棚需麦秸约90000千克/公顷,这样麦田和菇棚面积比例就可确定为15∶1。选择肥水条件好、面积在6.7公顷以上的小麦集中生产区域,建立优质小麦与草菇互促、高效生产区。按麦田与菇棚面积比例,在小麦产区周围或中间…  相似文献   
45.
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露地韭菜多以春季采收为主,限制了秋季韭菜的生产.笔者借鉴烟台市西郊菜农的生产经验,总结出利用韭菜的休眠性搭配种植休眠型品种与抗寒型品种,根据不同品种的习性分开管理,让休眠型品种在秋季养苗休息,早春至6月供应市场,抗寒型品种在冬、春季养苗休息,6~10月供应市场,从而使韭苗在一年中得以休养生息,旺盛生长,达到高产、优质、全年均衡供应市场的目的.每667m2年产韭菜约1万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6.
灰树花是一种喜光、好氧的食用菌,生产场地清洁卫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光线适宜、通风良好,周边2km以内不允许有“工业三废”等污染源,远离医院、学校、居民区、公路主干线500m以上,其大气、灌溉水、土壤质量应符合GB/T 18407.1-2001的要求。栽培场所可利用闲置平房、简易菇棚、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沟等。  相似文献   
47.
洋葱是我市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品种之一,保鲜洋葱和脱水洋葱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提高产量、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现将烟台市气候条件下洋葱无公害生产技术总结如下。1 产地环境条件产地要选离有  相似文献   
48.
芦笋和胡萝卜都是我市重要的创汇蔬菜,芦笋加工成罐头或速冻品、胡萝卜可生产胡萝卜汁出口。芦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次种植,多年收获,一般从定植后第三年开始采收鲜笋,第一、二年植株生长量小、开展度小,利用植物尚未封垄的有利时机间作胡萝卜,可提高土地利用、防除杂草、增加效益。可谓一举多得。现将芦笋间作胡萝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9.
为优化粮菜种植,搞好轮作倒茬,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通过调整实践,采用中棚菠菜--中棚甘蓝--夏玉米种植模式,投资小,易管理,效益高,平均667米2产菠菜3 500千克,甘蓝4 000千克,玉米500千克,纯收入可达4 500元.其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0.
姜瘟病俗称腐烂病、软腐病,是由黄极毛杆菌属所致的细菌性病害。随着我国生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姜瘟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已严重威胁着生姜的安全生产与发展,成为生姜生产的毁灭性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