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5篇
  21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白蜡又名虫蜡,是一种动物蜡,在工业和医药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文章主要介绍了白蜡虫的人工养殖方法以及蜡花采收技术.  相似文献   
42.
当前,我国的森林防火事业已经发展到现代化林火管理阶段,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融入到林火监测领域上,但在我国北方地区,受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瞭望塔监测技术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瞭望监测技术当中,根据参与定位的瞭望塔的数量可以分为单塔定位法和多塔定位法,本文主要介绍单塔定位法的原理、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43.
随着对蛋白质类药物和疫苗等众多基于细胞培养的生物制品需求量及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多种动物细胞规模化培养技术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尤其悬浮培养技术的出现,成功突破了动物细胞规模化培养的传统障碍。了解不同动物细胞规模化培养技术(尤其悬浮培养技术)的发展及优缺点,诸如适于单细胞全悬浮培养的贴壁细胞的筛选驯化,微载体技术的突破,无血清乃至化学成分限定性培养基的开发,生物反应器的更新,以及连续培养及灌注培养的改进等,选择合适的规模化培养技术,实现细胞的高密度培养,将更好的应对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及需求。  相似文献   
44.
为分析猪葡萄球菌感染BALB/c小鼠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收集猪葡萄球菌感染BALB/c小鼠不同感染时段(24、48 h)的血清,采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技术检测32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猪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后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与对照相比,感染后24 h,血清细胞因子中有5种细胞因子表达出现了显著性变化,其中表达升高2倍以上的细胞因子有4种(G-CSF、IL-6、KC、MCP-5);感染后48 h,血清细胞因子中共有4种细胞因子表达出现了显著性变化,其中表达升高2倍以上的细胞因子有3种(G-CSF、KC、MCP-5);感染24 h和48 h后IL-12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炎性细胞因子在猪葡萄球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从血清中筛选猪葡萄球菌相关蛋白分子标记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
为构建猪源抗菌肽PR39的高效表达真核载体pVAX1-PR39,通过猪股骨骨髓组织基因组RNA合成c DNA,根据PR39基因全长序列,设计高效表达启动子,利用PCR扩增获得PR39全长基因,连接到真核载体pVAX1,构建重组载体pVAX1-PR39。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进行菌落PCR鉴定和测序,测序结果与NCBI网站上猪源抗菌肽PR39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表明已成功构建了猪PR39的真核表达载体,理论上所构建的PR39表达载体能够提高猪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46.
为了研究喀拉库勒湖区不同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情况和时空变化规律,以研究区1990、1999 和2010 年3 期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决策树方法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景观分类,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喀拉库勒湖区1990—2010 年间的景观格局变化和景观类型空间转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喀拉库勒湖区域在外观特征和空间格局均有显著变化,荒漠和河流面积先减小后扩张,湖泊面积持续扩张,绿洲和冰川面积呈先扩张后减小。整体景观蔓延度和破碎化程度下降;景观优势度和异质性增加,景观变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7.
楚纯洁  赵景波 《土壤学报》2016,53(2):311-321
以西安少陵塬S3古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野外剖面观察,探讨该剖面的元素迁移、化学风化特征及其所揭示的气候变化等问题。结果表明:(1)少陵塬剖面S3黏化层具有3层结构,根据铁质胶膜发育、Ca CO3迁移等可以将S3剖面构型划分为黏化层(Bts1-Bts2-Bts3)、风化淋滤黄土层(BC)和Ca CO3结核淀积层(Bck);(2)Bts层Ca O与Ca CO3迁移程度最大,淋失率分别达到了-99.3%、-83.1%,Sr、Na2O和Mg O也发生了显著迁移,而Fe2O3、Al2O3和Rb则在黏化层略有富集,尤其Fe2O3和Al2O3在Bts3层有明显富集;(3)少陵塬S3古土壤介于初等风化向中等强度风化的过渡阶段,风化作用由BC→Bts2→Bts1→Bts3逐渐增强,Bts3已基本完成初期脱Ca、Na风化过程;(4)依据Ca CO3与Fe2O3的迁移富集特点确定,少陵塬剖面S3古土壤Bts3发育时的土壤为弱碱性,而Bts1和Bts2为碱性;初步确定少陵塬S3为黄褐土,S3发育时期西安地区的年均降水量为800 mm左右。  相似文献   
48.
地处高原平台的若尔盖地区下垫面的变化影响地气界面的热质传递.多种数据表明,若尔盖高原的水汽输送情况直接影响中国北部地区的干旱情况.本文采用多种蒸发公式计算若尔盖不同下垫面蒸发量的差异,分析了若尔盖高原盆地中下垫面的状况对蒸发量的影响,讨论了不同下垫面对若尔盖地区水汽输送、土壤沙化退化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49.
鄂尔多斯高原中部5.8~4.5 Cal kaBP气候旋回的地层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现代风成砂与PJHZ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剖面中4个层位(290~210,190~160,153.5~123.5,50~40 cm)基本属于风成砂沉积。结合粒度参数、碳酸钙含量、总有机碳含量及年代序列,认为此区域在5.8~4.5 Cal kaBP存在以下沉积旋回:~5 749 Cal aBP,沉积风成砂,反映该时期风砂活动强烈,气候干燥,冬季风强盛;5 749 Cal aBP前后,沉积物为灰绿色湖相层,表明这一时期存在短暂的湖面扩展,沙漠退缩;5 749~5 370 Cal aBP,沉积风成砂,反映了湖泊的退缩和沙漠的扩展;5 370~4 895 Cal aBP,湖相沉积物,反映了流域降水量的增多;4 895~4 580 Cal aBP沉积风成砂后,4 580 Cal aBP前后又出现了短暂的湖相沉积,之后又是风砂沉积。  相似文献   
50.
天山北麓城市带的城市随着工业化和运输的发展而变化,其伴随着人口、产业、城市、信息、交通等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本文论述了新疆天山北麓绿洲城市带的基本特点和现状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带的时空演变过程,提出了有序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