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3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7篇
  31篇
综合类   17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3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目的]阐明河南省旱涝急转灾害的时空演变规律及趋势,为河南省旱涝急转事件的定量识别、时空演变及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河南省17个国家基准气象台站1960—2018年逐日降水、气温资料,采用月尺度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对河南省旱涝急转时空演变进行了多尺度、系统性地分析。[结果](1)旱涝急转指数绝对值大于1.0可作为旱涝急转事件的识别阈值,绝对值越大,旱涝急转强度越大。(2)旱涝急转事件年际波动变化显著,具有明显阶段性特点。轻度旱转涝事件发生频次略呈增多趋势,中度旱转涝事件发生频次趋势性不明显,其他旱涝急转事件则略呈减少趋势,但旱转涝与涝转旱事件强度分别以0.011/a, 0.021/a的线性倾向率略呈增强趋势,且强度在未来将会持续增大。(3)旱涝急转事件及其强度变化存在15.0 a的第一主周期与3.0 a的第二周期,但同一周期下旱转涝与涝转旱两类事件呈显著反相变化。(4)旱涝急转事件多发区及其强度较大区域主要集中于豫东、豫南平原区以及豫西山区,其中豫东、豫南平原区受地理、生态因素影响致灾风险较大。(5)前期大气环流、太阳黑子活动是旱涝急转现象预测预警的重要信号。[结论]河南省...  相似文献   
42.
针对当前拖拉机自动导航转向控制系统结构复杂、算法繁琐及对上位所检测机位置姿态信息要求较高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为中央控制载体的拖拉机自动导航执行系统。本系统在不改变原车的液压转向控制系统的前提下,通过加装以步进电机为动力的驱动装置带动方向盘转动实现前轮转向;同时利用角度传感器不断检测前轮转角,为系统在进行转向决策时提供反馈,并且在执行过程中采用涡轮电机控制齿轮啮合与分离。控制系统采用单因子补偿控制算法,通过判断当前车辆的横向偏差走势判断当前的车身偏角。为验证程序算法以及结构设计的可行性,以TN954为实验对象,构建了转向系统和车身偏角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拖拉机以3 km/h作业速度行驶时,在初始横向轨迹偏差设定在5 cm的调整过程中,稳态误差达到2%,单因子补偿控制算法所需的平均调整时间为1. 4 s,满足当今拖拉机自动驾驶控制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福建省福州新区近15 a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并对未来15 a的变化进行预测,并对30 a的生境质量变化进行分析;将预测结果与规划形成对比,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建省福州新区为例,基于2000年Landsat_ETM~+和2015年Landsat_OLT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对国家级新区——福州新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空间分析,运用CA-Markov模型对其203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InVEST模型对新区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①15 a间福州新区耕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变化速度较快,草地和海域变化相对较小,未利用地变化较小但变化较为剧烈;②CA-Markov模型预测显示研究区2015—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与2000—2015年大体相同,表现为除未利用地呈现增加的趋势外,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分别呈现急剧扩张和持续减少的趋势;③2000—2030年研究区内大量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向建设用地转化,导致威胁源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生境质量。[结论]福州新区由于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导致区内生境质量严重下降,应加强生态保育,合理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长,避免生境质量进一步恶化。建议将2030年用地规划中的建设用地边界作为限制建设区边界,将预测结果作为允许建设区边界,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44.
为探究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对蚜虫的生物活性影响及作用方式,以苏云金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thuringiensis)为目的菌株,以发酵产物为材料。利用5种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喷雾处理柳蚜,72h校正死亡率为29.74%~78.88%,其浓度与及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苏云金杆菌亚种发酵液和发酵液滤液处理柳蚜后,12~24h柳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力均被抑制,其抑制率分别为21.06%~38.11%和4.69%~36.79%,其中18h、24h对SOD比活力的抑制达显著水平(p<0.05)。发酵液和滤液处理组18h前对柳蚜过氧化氢酶(CAT)比活力的影响总体呈激活趋势,其中发酵液和滤液处理组分别在18h、12h对柳蚜CAT的激活率最高,其CAT比活力分别为对照的1.8890倍和2.9463倍。滤液处理组对柳蚜POD比活力总体呈激活作用,其激活率为14.78%~57.39%;发酵液处理组6h和18hPOD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其他时间点POD比活力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5.
秦引雪  郑伦楚 《湖北植保》2005,(3):12-13,15
通过调查,明确了山西省酥梨主要病虫害有中国梨木虱、梨小食心虫、梨黄粉蚜等,并摸清了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有利时机;通过生物农药和优质化学农药防治主要病虫试验,筛选出可广泛使用的优质农药,并组建山西省以无公害防治为主的酥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6.
微生物对土壤腐质化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保持自然界土壤肥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生产种植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与土质结构。基于此,将黑钙土作为主要的试验土质,对土壤里的微生物进行细致分析研究,通过对分离微生物进行试验,了解微生物所具有的优势,并同时在不同条件及环境中做实验。  相似文献   
47.
梁箫  陈珂  陈艳文  刘钰珠  李一峰  杨金龙 《水产学报》2018,42(12):1869-1879
为探究5-羟色胺2A受体(5-HT 2A receptor, 5-HT2AR)基因在海水贝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克隆了厚壳贻贝5-HT2AR 基因的cDNA全长,并分析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结果显示,5-HT2AR基因全长2 636 bp,开放阅读框(ORF)2 124 bp,共编码70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与人、小鼠、斑马鱼、长牡蛎和虾夷扇贝等物种分别具有45%、45%、48%、49%和67%的同源性。厚壳贻贝雌雄成体各组织和器官中均有5-HT2AR基因表达,雄性中的鳃表达量最高,而在雌性鳃、外套膜和性腺中的表达稍高于其他组织和器官;推测该基因可能与厚壳贻贝的摄食、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及促进卵母细胞成熟有关。5-HT2AR基因在厚壳贻贝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且稚贝的表达量为眼点幼虫的1.4倍,推测5-HT2AR基因可能参与了调控厚壳贻贝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5-HT基因家族在双壳贝类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白蜡又名虫蜡,是一种动物蜡,在工业和医药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文章主要介绍了白蜡虫的人工养殖方法以及蜡花采收技术.  相似文献   
49.
当前,我国的森林防火事业已经发展到现代化林火管理阶段,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融入到林火监测领域上,但在我国北方地区,受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瞭望塔监测技术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瞭望监测技术当中,根据参与定位的瞭望塔的数量可以分为单塔定位法和多塔定位法,本文主要介绍单塔定位法的原理、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50.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干旱指标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指标是进行干旱研究与干旱分析的基础,能直观反映干旱程度。干旱指数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会直接影响干旱研究的合理性与正确性。本文介绍几种国内外应用广泛的干旱指标,为干旱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