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28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四川西部地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四川西部甘孜、凉山地区(川西地区)苔藓植物的调查和已有研究资料的整理,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川西地区有苔藓植物57科、150属和302种(含种以下等级、不含栽培种);(2)川西地区苔藓植物科、属、种组成丰富;(3)川西地区苔藓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分布交错,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34.75%,东亚成分次之,占24.47%;(4)川西地区苔藓植物区系中各类温带性质的区系成分共计184种,占总种数的65.25%,表明该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5)东亚成分中,中国-喜马拉雅与中国-日本两个变型成分的总和为63种(91.30%),远远超过了典型的东亚成分6种(8.70%),表明该区东亚成分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52.
对四川西部甘孜凉山地区的昆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川西地区昆虫种类计有18目1个亚纲173科1018属1860种,以鞘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居多;2、从区系成分来看,以东洋种占优势,古北种、广布种和特有种也占有一定比例;3、昆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特征,种类和数量随着海拔升高基本呈减少趋势,且区系结构明显变化;4、资源昆虫以天敌昆虫、食用昆虫、药用昆虫和观赏昆虫最具特色,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氮肥运筹对干旱区滴灌甜菜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菜品种Beta35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素运筹[甜菜叶丛快速增长期、块根膨大期、糖分积累期的氮素追施比例分别为6∶3∶1、5∶3∶2、4∶4∶2(用N1、N2、N3表示),以不施氮素的处理为对照(用CK表示)]对滴灌甜菜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甜菜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块根膨大期达到最大值;不同处理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在甜菜苗期、叶丛快速增长期和块根膨大期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至糖分积累期和收获期显著高于CK,且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甜菜氮素阶段积累量与该阶段施氮量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同处理氮素总积累量和氮素运转量均表现为N1N2N3CK,氮素运转率则表现为N1N2CKN3;氮农学利用率和氮表观利用率分别表现为N2N3N1和N3N2N1,其中N2处理的氮农学利用率分别比N1和N3处理提高了14%和4%,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收获期各处理甜菜产糖量表现为N3N2N1CK,块根中造蜜性非糖物质(K、Na和α-氨态氮)表现为CKN2N3N1。综合考虑氮素利用、产糖量以及块根品质,N2处理可作为北疆露播滴灌甜菜较为合理的氮素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净化修复效果,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至劣Ⅴ类水配制5种不同浓度梯度的废水进行水培试验,考察凤眼莲对不同初始浓度废水中COD_(cr)、TN和TP的净化效果。当废水COD_(cr)、TN、TP初始浓度分别为25.720~136.040、1.263~32.011、0.942~4.111 mg/L时,凤眼莲对COD_(cr)、TN和TP的净化处理效果良好,去除率随初始浓度升高而呈增加趋势,最高可分别达到80%、97%和98%,表明凤眼莲对不同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都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尤其适于净化修复劣Ⅴ类水质水体。  相似文献   
55.
为揭示不同高分子材料对土壤-小麦氮磷的互作效应,在滴灌土壤中添加腐植酸、改性高分子和复合高分子3种材料,研究其对不同粒级土壤氮磷含量和储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对春小麦各器官氮磷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分子材料对不同粒级全氮含量影响较大。与对照(CK)相比,腐殖酸处理(H)显著增加了>20~40 cm土层中>2、>1~2、>0.25~1和≤0.053 mm粒级范围的全氮含量;改性高分子材料(P)和复合高分子材料(HP)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0~20 cm)中>2、>1~2和≤0.053 mm粒级范围和>2、>0.25~1和≤0.053 mm粒级范围的全氮含量。对不同粒级全磷含量的研究发现,H和P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中>0.25~1和>2 mm粒级范围内的全磷含量,同时在>20~40 cm土层中,H和P处理均在>1~2、>0.053~0.25 mm粒级范围内的全磷含量与CK处理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对不同粒级氮磷储量的研究表明,H处理主要增加了>0.25~1 mm粒级范围内的氮磷储量;P处理有利于提高>1~2、>0.25~1、>0.053~0.25和≤0.053 mm粒级范围内的全磷储量。高分子材料尽管不利于春小麦茎的氮磷积累量及干物质量的增加,却提高了其它器官氮磷积累量及干物质量,特别是在成熟期的籽粒中这种增加幅度更大。其中H和P处理中籽粒的氮磷积累量较CK分别增加了25.6%、24.9%和40.9%、26.7%(P<0.05),同时籽粒产量提高了19.7%和12.6%(P<0.05)。冗余分析表明,>1~2和>0.25~1 mm粒级范围内的氮磷储量是春小麦增产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该研究结果明确了高分子材料对土壤氮磷养分的作用机制,为当地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6.
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措施保水保土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径流小区试验方法对东北黑土区顺坡垄作和横坡垄作两种耕作措施在天然降雨下的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及蓄水保土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坡按径流量大小排序为顺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裸地小区>横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3°坡按土壤侵蚀量大小排序为裸地小区>顺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横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5°坡按土壤侵蚀量大小排序为顺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裸地小区>横坡垄作+种植大豆小区。可见,横坡垄作是东北黑土区适宜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57.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是犬科(狐、狼等)、部分鼬科(貂、鼬、獾等)及浣熊科(浣熊、猫熊等)动物易感的一种由犬瘟热病毒(分类上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以双相热型、急性卡他性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以及神经症状为特征。  相似文献   
58.
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发酵液和经95%乙醇浸提后的菌丝体醇提物分别用石油醚和氯仿进行分级提取,得到石油醚和氯仿提取物.对不同提取物进行体外抑制SPCA-1肺癌细胞增殖实验,发现各提取物均可抑制SPCA-1细胞的增殖,其中发酵液石油醚提取物抑制作用最好,IC5.为62.5 μg/mL,发酵液和菌丝体氯仿提取物的抑制作用较好,IC50分别为120.9和109.5 μg/mL,菌丝体石油醚提取物的抑制作用较差,在25~150 μg/mL作用浓度下,抑制率低于20%.各提取物对SPCA-1细胞凋亡和生长周期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各提取物在肺癌细胞SPCA-1中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及S期周期阻滞来表现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9.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发酵液、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培养菌丝体中挥发性成分,其中共鉴定出30种香气成分.发酵液中有14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为43.76%,以醇类为主;液体发酵菌丝体有19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为34.97%,以醇类和醛类为主;固体培养菌丝体中有15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为12.21%,以醛类为主.  相似文献   
60.
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资源,历史悠久,它能增加动物机体免疫机能、提高抗应激、抗疾病能力、改善动物生产性能,且具有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是近年来国内外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