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阐明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在葡萄种质耐盐机理中的作用,以耐盐葡萄砧木抗砧5号(Vitis berlandieri-V.ri-paria×V.amurensis-V.vinifera)和盐敏感砧木Macadams(V.riparia)为试材,比较研究了在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下,叶片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有机渗透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引起葡萄叶片膜透性增加,盐敏感品种Macadams的膜透性高于耐盐砧木抗砧5号;MDA含量随盐胁迫加重而升高,但抗砧5号低于Macadams;盐胁迫下葡萄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由此说明脯氨酸、可溶性糖是葡萄在盐胁迫初期的重要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而可溶性蛋白在葡萄中的渗透调节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2.
探讨葡萄炭疽病的抗性鉴定方法,对杂交后代的抗性单株进行有效选择,可以服务于葡萄炭疽病抗性育种。选用对葡萄炭疽病具有较高抗性的中国野生刺葡萄‘黑珍珠’和对葡萄炭疽病敏感的欧亚种葡萄‘里扎马特’为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杂交群体,分别用离体叶片、果实、果实浸提液3种材料,采用不同接种方法,对亲本材料和杂交后代单株的炭疽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液接种法更适用于葡萄叶片和果实的抗性鉴定;φ=70%乙醇或丙酮均可作为浸提剂用于果实浸提液的抗性鉴定。后代群体中对葡萄炭疽病的高抗、抗、中抗、敏感以及高感单株的比例分别30.77%、35.90%、12.82%、15.38%、5.12%。  相似文献   
73.
芽变作为一种重要的果树育种手段,受到研究者和育种家的高度重视.环境条件等因素是诱导体细胞突变形成芽变的主要原因,L1、L2不同细胞层的变异引起葡萄不同性状发生改变.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者开发出不同的分子标记方法对葡萄芽变进行鉴定,同时葡萄芽变的变异机制也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笔者重点从葡萄的花序和果...  相似文献   
74.
葡萄果粒形状简化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找控制葡萄果粒形状的基因位点,本研究中对304个葡萄种质的果形性状了进行简化基因组关联分析。对葡萄种质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测序,平均测序深度为8.13×,共开发466 618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有392 374个。比对测序分析获得了4 241 729个SNP标记,进一步根据完整度大于0.8以及次要基因型频率大于0.05的标准进行过滤,共得到481 192个SNP。本次检测到的控制葡萄果粒形状的相关位点为首次报道,除基于一般线性模型的SNP rs26137624外,其余检测表型遗传变异贡献率均大于11%。基于一般线性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分别关联到7个和3个显著性SNP标记,且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通过筛选每个显著性SNP标记上下游区域,对关联区域进行功能基因挖掘,共得到10个有预测功能注释的基因和7个未知功能的基因。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不同葡萄种质资源对葡萄白腐病的抗性,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于2010年秋对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资源圃内的1 000余份葡萄种质资源的葡萄白腐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美洲种群、美洲杂种、山欧杂种、山美杂种对葡萄白腐病的抗性最强,调查的种质均未感病;欧亚种对葡萄白腐病的抗性最差,约有24.31%的种质感病。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对葡萄白腐病的抗性很强,所调查的14个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均未感病。  相似文献   
76.
<正>红地球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鲜食葡萄品种,以其粒大、晚熟、耐贮运等优良特性,在各葡萄产区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巨峰的第二大鲜食葡萄品种。但该品种存在枝条成熟度差、果实和叶片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尤其在我国中东部产区存在果实着色不良问题,已成为困扰当地葡萄  相似文献   
77.
1选育过程 超宝(原代号为91-3-19),1991年以11-39为母本、葡萄园皇后为父本杂交,当年秋季获杂交种子532粒,经沙藏,1992年春季播种,当年秋季获126株杂种实生苗.1996年开始结果,结果后发现一株系极早熟,粒大,品质优,经过1997~1999年连续3年观察,定为优系.1997年经郑州二七区侯寨乡、尉氏县十里铺乡、内黄县城关乡引种,表现为结果稳定一致、极早熟、品质上.经多名葡萄专家鉴定,超宝为一优异种质.2005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并命名,河南、辽宁、浙江、新疆、河北、北京等地已陆续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78.
79.
种质分发与利用是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的主要任务之一,自200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以来,葡萄研究、育种和生产工作不断得到重视,葡萄种质资源的社会需求不断加大,种质分发利用的数量持续增加。统计结果表明,15年来,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共向国内273家科研院所、企业和生产单位分发各种质材料11,082份次,被广泛用于新品种选育、基础研究和研究生试验等,分发的种质以科研单位和高校为多,主要集中在江苏、湖南、河南和北京等省市,鲜食葡萄种质的分发仍占绝对优势,与我国的葡萄生产状况基本一致,同时,种质资源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出,并对葡萄种质资源分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0.
以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中保存的历史数据为数据源,以《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为基础,以"每个数据都是一个‘数据库’、数据动态变化"为原则,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ASP动态网页、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技术,构建了葡萄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对种质历年数据的管理,为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葡萄种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持。本文简单介绍了该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