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0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林业   419篇
农学   349篇
基础科学   375篇
  357篇
综合类   2170篇
农作物   287篇
水产渔业   187篇
畜牧兽医   1377篇
园艺   341篇
植物保护   15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一、取出油缸中折断的活塞环。上海-5等型号拖拉机的液压油缸活塞上条用的是铸铁活塞环。有时活塞环折断,卡死在油缸中,因没有专用工具,取不出来。这时可将液压油缸放在烘炉上加温后,用木锤在壳体上敲打,活塞就会带着折断的活塞环掉出来。二、巧拆气缸盖。拧掉气缸盖螺母后,先用木锤或锤把敲击气缸盖四周,然后再用摇把转动曲轴,借助活塞压缩行程中空气的冲击力,顶住气缸盖,使它与气缸体分离。三、用震击法拆出卡死的针阀。柴油机喷油器针阀卡死后,取出针阀往往很困难,利用震击法可取出卡死在喷油头阀体内的针阀。具体操作方法是:将S195 …  相似文献   
992.
苜蓿自交亲和性、授粉方式及后代性状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份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材料的自交亲和性及授粉方式的研究表明:参试苜蓿材料的自交亲和性存在较大差异,自交亲和指数为0~1.39,其中有2个自交亲和材料(自交亲和指数>1.00),5个自交不亲和材料(1.00≥自交亲和指数>0)和1个极端自交不亲和材料;2个自交亲和材料自交所得S1具有出苗后分批逐渐死亡的自交衰退现象,最终叶片多叶型和枝条高且分枝多型成活率分别仅为34.80%和32.30%;在4种自交授粉方式中兄妹自交结实率最高,适宜在苜蓿自交授粉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猪色氨酸需要量研究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猪色氨酸需要量的研究中,因受众多因素影响,常导致研究结果差异极大.色氨酸的检测方法、猪色氨酸需要量的研究方法、评价指标、日粮相关营养成分的含量、猪的品种和生长阶段以及环境和疾病等方面是影响猪色氨酸需要量研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1基本情况 2008年11月1日。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某养鸭场一批樱桃谷鸭(4000羽,28日龄)发病,据畜主反映:近1周内每天都有零星死亡,开始每天死亡7~8只.后来死亡率逐日提高,到就诊时每天死亡20~30只,但整群鸭精神状况、采食量等无明显异常,经详细问诊、剖检,依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查阅资料,初步诊断为新型鸭瘟,然后采取措施,经约1周的治疗。最后完全将病情控制.治愈率约85%。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质日粮中不同净能水平和赖氨酸净能比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的影响.选用(60.58±2.5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360头,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分为2阶段(第1阶段:60~80 kg;第2阶段:80~100 kg)饲养,2阶段日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3.5%和11.2%,并适当补充氨基酸.每个阶段日粮净能水平分别为9.6、10.0和10.3 MJ/kg,60~80kg阶段的每个净能水平下的赖氨酸净能比分别为0.7、0.8、0.9 g/MJ;80~100 kg阶段的每个净能水平下的赖氨酸净能比分别为0.5、0.6和0.7 g/MJ.结果表明:在60~80 kg阶段,不同净能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1);在80~100 kg阶段,不同净能水平和赖氨酸净能比对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P0.05).净能和赖氨酸净能比的交互作用在各指标上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O.05).综合考虑净能水平和赖氨酸净能比,育成猪低蛋白质日粮的适宜净能水平为10.3 MJ/kg,赖氨酸净能比在60~80 kg和80~100 kg阶段分别为0.9和0.6 g/MJ较合适.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猪群规格的不断增大。猪粪、尿的排放量也在急骤增加,甚至在很多地方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常有相关报道见诸报端。那么如何处理养猪业中日益突显的猪粪尿处理问题,尤其是规模化养猪场内排泄的大量粪尿对环境生态造成的污染问题,便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水稻ABC1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C1(Activity of bc1 complex)家族属于蛋白质激酶家族,其成员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已有研究表明,几个植物ABC1基因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为了解ABC1基因在水稻中的结构和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在水稻和拟南芥上鉴定出15个和17个ABC1基因,并进行了系统发育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家族在单、双子叶植物分离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分化,其基本特征已经形成;单、双子叶植物分离之后,该家族在水稻和拟南芥中均以物种特异的方式进行了扩增。内含子/外显子结构分析显示多数直系同源基因之间外显子大小接近,而内含子差别较大,水稻含有更多大的内含子;内含子获得是近期伴随水稻ABC1家族进化的重要事件。多序列比对显示,ABC1结构域具有1个保守的氨基酸片段和4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在线亚细胞定位预测9个水稻ABC1蛋白定位在叶绿体上。实时定量RT-PCR分析表明,水稻ABC1基因主要在叶片中表达,并且受多种非生物胁迫因素包括H2O2、脱落酸、低温、干旱、黑暗和高盐的调控。说明水稻ABC1家族不仅在逆境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还与水稻特定的生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98.
有柄灵芝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平板培养的方式,观测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pH值、温度5个方面对有柄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柄灵芝菌丝在营养利用方面,适宜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适宜生长的氮源为胰蛋白胨和大豆蛋白胨,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镁、钙和锰等离子;在环境适应方面,适宜在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且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8~32℃。  相似文献   
999.
不同肥料种类对水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系统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供试水稻品种"津原45"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土壤有效养分的变化来看:有机肥、东洋生物肥明显增加了土壤有效磷、有效钾的含量,有效磷分别是对照的4.72倍和1.46倍,有效钾分别比对照高35.08%、11.4%,而铵态氮含量以常规施肥最高;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常规施肥、东洋生物肥处理产量均较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63.61%、65.59%;从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可知:常规施肥处理的蛋白质较低,具有较高的食味值,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食味品质,常规施肥是比较好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堆肥中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堆肥中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优化其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富集培养、菌种纯化等方法从农业好氧堆肥中筛选出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从农业好氧堆肥中筛选出1株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BS-2,该菌株能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降到40mN/m以下,在温度20—100℃和pH值6.0~9.5条件下,其表面张力始终保持在40mN/m以下,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及对堆肥环境的稳定性。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5.0g/L、NH4NO3 8.0g/L、KH2PO4 2.0g/L、K2HPO42.5g/L、KCl 1.1g/L、NaCl 1.1g/L、MgSO4 0.15g/L、FeSO4·7H2O 5.0×10^-5g/L、EDTA 1.0g/L、酵母浸膏0.2g/L、初始pH值为7.0、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r/min、发酵培养时间为3d。在该条件下,发酵液的表面张力最低,为29.3mN/m。[结论]菌株BS-2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