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55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23篇
  39篇
综合类   273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1.
基施黄腐酸肥料情况下减施化肥提高设施辣椒产量和品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黄腐酸 (FA) 可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研究底施黄腐酸后减少化肥用量对辣椒生长的影响,为辣椒生产中减少化肥施用量提供可行的途径。  【方法】  以‘长剑’辣椒为试验材料,在山东农业大学日光温室内进行小区试验。以常规化肥施用量 (N 45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900 kg/hm2) 为对照 (CK),在底施黄腐酸肥料600 kg/hm2基础上,分别设减施氮磷钾化肥常规用量的45% (T1)、30% (T2)、15% (T3) 和0% (T4) 处理。在辣椒盛果期,测定其生长量、干物质含量、光合荧光参数、碳代谢、品质等指标,并统计产量。  【结果】  与CK相比,T1处理的株高显著增加,T2处理的株高、茎粗、总干物重、糖含量和蔗糖合成酶 (SS) 活性显著增加,T3和T4处理的干物重、光合速率 (Pn)、糖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 和SS活性均显著增加,同时,T1、T2、T3和T4处理较CK处理显著降低了蒸腾速率 (Tr),提高了单株结果数和单果重,产量分别比CK增加了29.48%、13.91%、37.79%和26.37%;以T1处理的综合品质最差,T3处理的辣椒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其他基施黄腐酸处理,维生素C含量虽低于T2处理,但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效果最优。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底施黄腐酸肥料600 kg/hm2可促进设施辣椒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量积累,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强碳代谢相关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产量及品质。在底施黄腐酸肥料基础上减施化肥常规用量的30%仍可保持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而减施15%的化肥可以大幅提升辣椒植株的生长发育和碳代谢酶活性,进而显著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由于是一年的试验结果,基施黄腐酸肥料减施化肥的长期效应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12.
  【目的】  硅和钙在促进作物矿质元素吸收、提高产量及改善风味品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日光温室黄瓜硅、钙适宜施用量,为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方法】  以‘津优’35号为试材进行了日光温室黄瓜小区试验。在相同氮磷钾用量和施用方法下,采用二因子饱和D—最优设计,设6个不同硅、钙配施处理,随水分4次施入。调查分析黄瓜产量与品质,并建立以SiO2、CaO用量为变量因子,以黄瓜产量与品质为目标函数的二元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  【结果】  SiO2 (X1)、CaO (X2) 用量与黄瓜产量Yy的回归方程为Yy = 108455.82 + 80.27X1 + 138.91X2 – 0.15X12 – 0.40X22 – 0.05X1X2,与黄瓜品质Yq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q = 64.113 + 0.116X1 + 0.237X2 – 2.167E-04X12 – 5.552E-04X22 – 1.741E-04X1X2。X1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80.27和0.12,明显小于X2的偏回归系数138.91和0.24,表明硅肥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小于钙肥。当SiO2、CaO用量分别为240和159 kg/hm2时,黄瓜产量达到最高;SiO2、CaO施用量为195和183 kg/hm2时,黄瓜品质综合评分最高。  【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实现日光温室黄瓜高产优质栽培的硅、钙施肥方案为SiO2 195~240 kg/hm2、CaO 159~183 kg/hm2,硅钙配比为1∶0.78。  相似文献   
713.
<正>近年来,虽然疫苗越用越多、兽药越用越新,可是猪却越来越难养,其关键是猪病变化越来越大,发病率越来越高,疫病防治越来越困难。在生产中发现,免疫失败问题比较严重,致使许多免疫过的疫病照样发作,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714.
<正>常发母猪繁育病是当前养殖户最为头痛的问题。据了解,近两年母猪繁殖障碍率比过去大为增多,严重地影响到生猪生产,成为引起猪价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生产中发现,母猪繁殖障碍有传染性疾病引起的,也有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在传染性因素作  相似文献   
715.
冀玉902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冀PBA为母本、冀SW3-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大穗、耐瘠薄、粮饲通用等特点。适宜在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16.
以未沙藏、沙藏后萌发与未萌发的北沙参种子为实验材料,运用数字基因表达谱(DGE)技术,对种子的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和差异分析。通过分析沙藏和未沙藏以及沙藏后萌发与未萌发的北沙参种子基因表达差异,探究沙藏打破北沙参种子休眠的机理和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测序后共得到218 387 701条原始序列,有7.85%的Unigene注释到7个数据库中。差异基因的通路分析中,沙藏与未沙藏的种子基因差别在核糖体,萌发与未萌发的种子主要区别在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北沙参种子沙藏后可以引起核糖体基因的表达,打破种子休眠。香豆素作为苯丙烷合成的重要产物,其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种子的萌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17.
针对设施栽培甜瓜病虫害日益突出的问题,为进一步探明春季设施栽培甜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制定出针对性的绿色综合防控措施,调查了2021-2023年宁波市3个县区5个示范基地8个品种的春季设施栽培甜瓜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规律。结果表明,春季设施栽培甜瓜病害有19种,发生程度重的有4种,分别是疫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和白粉病,占总病害种类的21.05%;发生程度较重的有2种,分别是病毒病和猝倒病,占总病害种类的10.53%。在各类群病原类型中,真菌性病害占比最高,细菌性病害次之,且病害以3~4月为害甜瓜叶片和茎蔓为主。春季设施栽培甜瓜害虫有8目13科13种,以瓜绢螟和黄蚜虫为害最为严重,烟粉虱为害次之,其他害虫为害相对较轻。在各类群害虫中,鳞翅目类害虫占比最高,为30.77%,鞘翅目害虫次之,且害虫以4月为害叶片最为严重。甜瓜病虫害防治应实施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综合防控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甜瓜绿色安全品质。  相似文献   
718.
【目的】克隆栽培烟草K326着丝粒特异组蛋白(Centromeric histone H3, CENH3)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及表达特性分析,为探明NtCENH3基因的单倍体诱导功能及烟草品种快速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栽培烟草K326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取NtCENH3-1和NtCENH3-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蛋白的序列特征;通过亚细胞定位技术验证基因的表达部位;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NtCENH3-1和NtCENH3-2基因在烟草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NtCENH3-1和NtCENH3-2包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编码区(CDS)长度分别为468 bp和471 bp,分别编码156个和157个氨基酸,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17.64 kDa和17.75 kDa。进化树分析表明,栽培烟草CENH3-1和CENH3-2基因分别来源于祖先种绒毛烟草和林烟草,2个基因均定位于细胞核中。RT-PCR分析显示,NtCENH3-1和NtCENH3-2在不同组织中呈差异性表达,且在雌蕊及幼嫩的果实中表达量较高。【结论】在烟草中成功克隆着丝粒特异组蛋白N...  相似文献   
719.
对HVT克隆株进行了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克隆株稀释后室温存放1小时,病毒滴度损失不超过30%,符合有关规定。在-70℃和-20℃下保存,克隆株保存期分别至少可达到3年和2.5年。用克隆株试制的3批产品在野外使用效果良好,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20.
本研究旨在选育高产、稳产、抗倒的玉米品种。利用坚秆耐密美国种质和在黄淮海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黄瑞’种质作为基础选系材料,采用高密度、大群体、测选相结合的方法,分别选育出具有高产、抗倒特性的自交系‘冀42’和‘冀1877’,并组配出玉米新品种‘冀玉228’。该品种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9778.5 kg/hm2,比对照增产6.38%;生产试验产量为9114.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5.8%;增产点率为83.75%,区试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为2.3%,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为2.8%。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黄淮海区夏播种植。研究表明,‘冀玉228’融合了美国种质坚秆抗倒和中国种质适应性广的优点,并且具有丰产性好、耐密等特性。同时也探索出一种新的玉米品种选育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