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7篇
  7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黄瓜课题组于2005年利用日本型资源经系统选育育成了少刺型黄瓜新品种瑞光2号,现已推广到山东、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在胶东半岛的年种植面积达400 hm^2.2006年6月10日通过北京市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22.
水杨酸等4种诱导剂诱导辣椒抗疫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水杨酸(SA)、CaCl2、KH2PO4和VA菌根4种诱导剂诱导辣椒抗疫病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4种诱导剂中,只有SA能显著提高辣椒的抗疫病性,其它3种诱导剂对辣椒的抗性无明显影响。SA处理的最佳浓度范围为0.15~0.3g·L-1,SA处理后1~5d接种辣椒疫霉菌,辣椒植株开始表达出较高的诱导抗性,这种抗病作用可持续20d以上。低浓度的SA(<0.3g·L-1)对疫霉菌没有直接的抑菌作用,说明辣椒苗产生的抗性主要是诱导抗性。  相似文献   
23.
北京新401是以优良自交系96-Ch5为母本,以96-55为父本配制的黄瓜一代杂种。耐高温,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瓜条棒状,长31~34 cm,单瓜质量200~220 g,瓜色深绿,有光泽,小刺瘤,白密刺,无棱,口感甜脆|主蔓第5~7节着生第1雌花,其后每隔2~3节出现雌花,以主蔓结瓜为主,侧枝亦可结瓜,北方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3 800~4 500 kg|抗霜霉病、白粉病和病毒病|适于华北、西北、东北和南方部分地区春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24.
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区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几年我区农业局技术人员摸索出了春脱毒土豆一夏甜瓜-秋菜花高产栽培模式、并取得了成功。2005年全区推广种植此模式500亩,平均每亩产量分别是春土豆1600kg、夏甜瓜3000k、秋菜花2500kg。按当时市场行情,春土豆3200元、夏甜瓜6000元、秋菜花4000元,每亩收益1320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操作规程介绍如下:一、春土豆高产栽培技术1.选用良种。选用的土豆品种名为鲁引一号,该品种属于早熟品种.株型直立,茎租,中等长势。块茎椭圆形,薯皮淡黄色,薯肉白色,中薯率高且整齐:2.因地制宜,适期早播。我区鲁引一号土豆的播种时问为1月下旬至二月上旬,要采用地膜覆盖,外加小拱棚。下种出苗后30天,块茎开始膨大.气温稳定后要揭去地膜,以免土温过高影响块茎生长。  相似文献   
25.
1真菌性病害常见瓜类真菌性病害有黄瓜疫病、黄瓜炭疽病、西瓜炭疽病、甜瓜炭疽病、黄瓜枯萎病、黄瓜蔓枯病、黄瓜黑星病、南瓜白绢病和冬瓜白绢病等。这些病害多数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也有的以分生孢子或菌核附着于种子外表。种子消毒方法有:(1)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在55℃温水中浸种15min,然后用冷水冷却,催芽后播种。(2)药剂浸  相似文献   
26.
以美国的黄瓜抗病自交系WIS2757与津研2号自交系及相关杂交后代为材料,采用喷雾接种法,在空调温室内进行了黄瓜抗白粉病(Sphaerothecafuliginea)遗传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WIS2757对白粉病的抗性基因模式为RRssii,即抗性由1个隐性主效基因s,1个显性加强基因R和1个隐性基因i决定。津研2号与WIS2757抗性的差异主要在于R基因的差异,即津研2号的基因型模式为rrssii,抗性由1个隐性主效基因s和1个隐性基因i决定。感病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SSII。  相似文献   
27.
番茄晚疫病是危害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开展番茄晚疫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对番茄抗病品种选育和番茄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意义重大。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晚疫病菌具有明显的生理小种分化现象,且致病性分化变异频繁。2001年,从北京地区采集并获得了一份番茄晚疫病新菌株,以番茄晚疫病菌的5个鉴别寄主品种为材料,采用苗期喷雾接种法对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致病性表现初步得出结论,该菌株属于晚疫病生理小种T1.3。同时,利用该菌株对7份番茄一代杂种和10份育种材料接种鉴定表明,7份一代杂种品种均高度感病;而10份番茄育种材料中,7份表现感病或高感病,3份耐病。另外,在2份耐病品系和3份感病材料中均存在一定比例的抗病单株;而两个感病亲本杂交后,其F1抗性明显增强。可见,番茄晚疫病抗性并非简单的由单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33株枯草芽孢杆菌群菌株进行β-甘露聚糖酶活性筛选,其中的32株具有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只有1株无β-甘露聚糖酶活性。通过基因克隆测序的方法获得33株枯草芽孢杆菌群菌株β-甘露聚糖酶基因编码区全序列,对酶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在β-甘露聚糖酶基因系统发育树中,33株枯草芽孢杆菌群菌株聚为3个分支,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分支、地衣芽孢杆菌分支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分支;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基因种内同源性大于91%,而种间同源性为60%~69%。  相似文献   
29.
京研迷你9 号为保护地水果黄瓜一代杂种。其母本为广州引进的品种09SG-3 经6 代自交选择获得的自交系G3,父本是由欧洲水果黄瓜资源材料65-60 和95-63 杂交后经 6 代自交选择获得的高配合力自交系 M118。京研迷你9 号生长势强,全雌性。瓜长 14~18 cm,瓜皮深绿色,果面光滑,瓜肉淡绿色,口感脆甜,品质好。耐低温弱光,耐热。抗霜霉病、白粉病,中抗黄瓜花叶病毒病(CMV)。越冬温室长季节栽培每667 m2 产量高者可达 12 500 kg,早春温室栽培每667 m2 产量7 900 kg,春大棚栽培每667 m2 产量7 060 kg,秋大棚栽培每667 m2 产量6 500 kg。适合我国北方地区越冬温室、早春温室和春秋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30.
黄瓜靶斑病菌接种体的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靶斑病是近年来严重为害保护地黄瓜生产的一种新病害,为了促进靶斑病的抗病育种和防治,开展了12种固体和液体培养基配方、病菌移植方式、菌落颜色、光照条件、培养时间对黄瓜靶斑病菌繁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靶斑病菌菌落颜色深的菌株孢子产量大于菌落颜色浅的菌株;采用菌块涂抹法移植靶斑病菌效果最佳;繁殖靶斑病菌适宜的培养基为CZA120g,CZA80g,液体培养不适合靶斑病菌的繁殖;连续光照和黑暗处理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暗培养比光、暗交替和连续光照更有利于孢子的产生;28℃恒温、黑暗培养5 d是靶斑病菌产孢高峰期,分生孢子数量可达20.7×105个/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