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8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34篇
  22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水平,测定了6、12、36月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的20项生理指标和13项生化指标。结果表明:3个年龄段贵州半细毛羊血液中性粒细胞差异不显著,12月龄和36月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率、中间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中间细胞、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大细胞比率差异不显著,6月龄和12月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的血红蛋白浓度差异不显著,6、36月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的其他血液生理指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在血液生化指标中,36月龄总蛋白显著高于6月龄,36月龄肌酐显著高于6、12月龄;12月龄胰淀粉酶显著高于6月龄,36月龄球蛋白极显著高于6月龄,不同年龄的其他生化指标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2.
灌水和施肥对温室滴灌施肥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滴灌施肥技术下,不同水肥耦合模式对温室番茄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番茄惠玉0806为试材,设100%ET0(I1),75%ET0(I2),50%ET0(I3) 3个水分水平,外加高肥〔F1(N 480 kg·hm-2、P2O5 240 kg·hm-2、K2O 300 kg·hm-2)〕,中肥〔F2(N 360 kg·hm-2、P2O5 180 kg·hm-2、K2O 225 kg·hm-2)〕,和低肥〔F3(N 24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150 kg·hm-2)〕3个肥料水平,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水肥条件的高低与株高及茎粗成正相关,I2F2处理其产量、干物质累积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最高,依次为102 042.3 kg·hm-2、37.19×103 kg·hm-2和37.3 kg·m-3。对番茄品质而言,其灌水量和施肥量之间表现出明显的耦合交互作用,I2F2处理其番茄Vc含量(27.05 mg·100g-1)、番茄红素含量(71.53 μg·g-1)均最高,糖酸比(9.57)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3%)较最高值I3F1低24.7%。综上分析,中水中肥(I2F2)模式,在高产的同时,其品质总体优于其它处理,极端水肥措施均不利于番茄生长及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3.
枣胚乳三倍体的育成及生物学细胞学研究1978-198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属植物经过染色体鉴定的有5个种,其中毛叶枣(Zizyphusmauritiana L一amk)和圆叶枣(Z.rotundifolia)为多倍体种,麻核枣(Z.oenoplia)和印度枣(Z.ujuba Mill)有多倍体类型.自然形成的多倍体有4x、 6x和8x,未发现有奇数倍性。中国枣(Z.sativa Faertner)为一倍体种,未见自然多倍体类型。 自1978年开始,对中国枣长红、圆铃、金丝小枣等品种进行胚乳培养,首次育成3n=3x=36的完整植株.1983年始花座果,为枣属植物增添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4.
35.
月季被选为市花的城市有:北京、天津、郑州、焦作、商丘、平顶山、信阳、三门峡、驻马店、大连、威海、淮阴、常洲、阜阳、安庆、蚌埠、泰州、淮南、  相似文献   
36.
控释磷酸二铵中磷素对大豆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包膜控释磷酸二铵及相应的普通磷酸二铵进行大豆盆栽试验,研究在低磷(P,0,1.2g/盆)和高磷(P2O5 3.6g/盆)两种磷素水平下,磷素控释对大豆磷素积累、生长情况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高量处理CRDA2的大豆叶绿素含量、叶片数和茎粗均比同水平普通肥料和对照有明显的优势。控释肥低量处理CRDA1相对于同施肥水平普通肥料处理CDA1和对照的增产效果不显著;CRDA2的大豆结荚数、粒数和产量均显著高于普通肥料处理和对照,比对照增产30.45%。比普通肥料高量处理CDA2增产13.15%。  相似文献   
37.
针对海南热带农业区香蕉地现有深松机具匮乏、松土质量差等问题,该研究研制了一款预破土凿式深松机,首先确定整机深松方式,并采用三维建模方法建立深松机整体模型;进一步确定了深松机的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并设计阐述了深松机的关键结构参数。基于田间试验,对深松作业后的土壤坚实度及土壤容重进行测定,确定了前进速度、深松深度、破土刃入土深度为对土壤坚实度及土壤容重有显著影响效果的因素。进一步以土壤坚实度及土壤容重为响应值,基于Box-Behnken设计试验得到响应值与显著性参数的二阶回归模型,并针对显著性参数进行寻优,得到最佳组合:前进速度为1.15 m/s、深松深度为350 mm、破土刃入土深度为250 mm。在标定的最优参数下进行的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坚实度为752 Pa,土壤容重为1.48 g/cm3,与预测值(734 Pa,1.42 g/cm3)之间的误差分别为2.4%、4.2%,验证了分析的可信性。最后通过与现有传统深松机具开展的对比试验得出:相较于传统深松机具,预破土凿式深松机作业后,土壤坚实度下降6.39%,土壤容重下降9.76%,进一步证明本次试验研制样机适用于海南热区香蕉地深松作业,该机器的设计可为海南热带地区香蕉地深松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作者在甘蓝型油菜中发现了一类新的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9012A,其不育性状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和一对隐性上位可育基因互作控制,上位可育基因呈纯合隐性状态时,对隐性不育基因起上位抑制作用。根据其遗传原理,可选育到两类育性分离比稳定在1:1的核不育两用系,实现二系法制种,同时,还可选育到上位临时保持系,实行核不育三系制种。在甘蓝型油菜中至少存在两套不同的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彼此独立控制不育性。本文还讨论了存在于9012A 中的纯合隐性上位可育基因的广义性。9012A 恢复源广,品质性状,农艺性状优良,可望成为优质杂交油菜选育的重要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39.
粳型杂交稻超高产光合生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作物群体物质生产研究法对粳型杂交稻“榆杂29”超高产的光合生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粳型杂交稻产量15t/hm2的群体生产率(CGR)19.7~25.3g/m2·d.CGR变化在同一地区呈相同变化趋势,不同海拔地点的CGR存在差异.超高产的CGR变化特点是齐穗后10天至成熟出现第二个峰值(24.5~42.7g/m2·d);孕穗期叶面积指数(LAI)达最大值9.26~9.58,抽穗后20天仍保持较高值的LA15.99~7.43.本田期平均净同化率(NAR)333~4.8Ig/m2·d,提高本田期两头的NAR是粳型杂交稻超高产的关键.超高产与组合的不落粒性、灌浆期长、穗大有关.超高产的技术路线有两种,构成产量的光合产物形成有区别.  相似文献   
40.
利用栽培措施控制油菜菌核病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利用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不同播期和不同密度等栽培措施对控制油菜菌核病的作用。结果表明,品种 播期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种植密度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不显著,选用抗(耐)病性品种和适当晚播可有效控制或避开油菜菌核病发生。合理密植可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