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3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介绍了黄瓜及其嫁接砧木的杂交制种技术,主要包括种株培育、定植、隔离去杂、肥水管理、打顶、授粉、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黄瓜制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明确抗性基因的候选区段,为进一步克隆基因及解析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选用高抗白粉病资源(自交系‘74’)和感白粉病资源(自交系‘80’)配制杂交组合,构建F_1、F_2群体,利用单囊壳白粉菌鉴定亲本及群体白粉病抗性并进行遗传分析;采用BSA-seq的方法对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进行初步定位,在此基础上在候选区段开发分子标记,进一步精细定位白粉病抗性基因。【结果】分离群体单株表型鉴定结果表明,自交系74的抗性是由不完全隐性基因控制的。BSA-seq技术初步将抗性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15—25 Mb位置,命名为PM 74。最终,利用分子标记将抗性基因定位于SSR15321和SSR07531之间,遗传距离为3.06 c M,物理距离为238 444 bp,可解释41.95%的表型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候选区段内包含有17个候选基因,其中Cucsa.275630为TIR-NBS-LRR类基因。【结论】本研究将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精细定位到约238 kb的候选区段内,区段内包含有一个TIR-NBS-LRR基因,该基因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
春华1号的母本8072是从广东引进品种粤早2号后代中分离选育而成的适宜春秋露地栽培的优良自交系,父本73-1-3是从辽宁绥中县引进旱黄瓜品种(代号8273)中分离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春华1号植株生长势强,叶深绿色,主蔓结瓜为主,雌花节率90 %左右。瓜条短圆筒形,瓜皮浅绿色,瓜条顺直,表面光滑无棱沟,刺瘤白色、小且稀少,平均瓜长17.4 cm,横径3.3 cm,3心室。瓜把长1.7 cm,小于瓜长的1/7。肉厚占横径的61.2 %。田间对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优于鲁黄瓜3号。商品性好,风味品质优良。平均单瓜质量137.5 g,每667 m2产量6 0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14.
王波  李磊  秦玉红  江志训  张守才 《蔬菜》2021,(10):68-70
为了筛选适合山东半岛种植的优异华南型黄瓜品种,对4份华南型黄瓜品种玉龙、2013C661、2016C402、2016C415进行春提早栽培试验,比较分析了4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品质、产量、抗病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参试材料2013C661表现早熟,瓜色白绿,刺瘤小且稀少,抗病性较强,风味品质较优良,667 m~2产量高达7 541.38 kg,比对照玉龙显著增产14.59%;可以在春提早黄瓜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水果黄瓜2号是CU9-9-1-混和CU10-10-1混配制而成的优良一代杂种。植株长势中等,主蔓结瓜为主;瓜短圆筒形,绿色,瓜条顺直,表面光滑无棱沟,刺白色、极小且极少;平均瓜长16 cm,单瓜质量95 g,瓜把长1.9 cm,肉厚占横径的比例在64%左右。高抗白粉病、中抗枯萎病和黑星病,商品性好;平均折合667 m2产量为5 018 kg,比对照翠绿增产42.3%,差异极显著,比对照京研迷你2号增产16.6%,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甜瓜单性花相关基因CmACS-7的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瓜(Cucumismelo L.)性型中主要是雄花、两性花同株型(雄全同株,简称两性花),雌雄异花同株型(单性花)比较少见。甜瓜育种工作中为提高制种效率,往往将母本系转育成单性花。传统方法筛选单性花植株耗时长,占地面积大。根据CmACS-7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甜瓜9份材料均可获得188 bp的片段。多序列比对发现,材料单性花性状与扩增片段的碱基变异相关联,关联位点为限制性内切酶AluⅠ的识别位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甜瓜单性花材料CmACS-7基因的PCR扩增产物均可以被酶切成两条带(160 bp和28 bp),两性花材料CmACS-7基因的PCR扩增产物不能被酶切(188 bp),因此建立CmACS-7基因的CAPS分子标记。利用此标记对58份甜瓜材料进行验证,甜瓜单性花性状与分子标记结果显著相关。基于甜瓜单性花决定基因CmACS-7的CAPS分子标记可用于单性花的选育。  相似文献   
17.
在大棚春大白菜收获后定植一茬小西瓜,充分利用了大棚夏季高温期不利于蔬菜生长的空档期,也不会对后茬秋黄瓜的生产造成影响,每667 m2 增加收益2 000 元。  相似文献   
18.
黄瓜杂交制种人工放蜂及人工辅助授粉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黄瓜杂交制种过程中运用人工放蜂、人工辅助授粉对单株坐瓜数、单瓜种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放蜂、人工辅助授粉均能明显地提高黄瓜制种的产量,虽投入成本较高,但产量高,收入更高,特别是人工放蜂效果最好。人工放蜂、人工辅助授粉667m2产量分别比自然授粉高11.016kg和5.275kg;卖际效益分别比自然授粉高1020元和261元,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黄瓜专用砧木品种黄诚根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瓜专用砧木品种黄诚根2号是以从山东寿光收集的平砧南瓜S216为母本,国外引进的南瓜材料S58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国南瓜类型一代杂种。该品种与黄瓜亲和力强,耐低温,高抗枯萎病,具有去除黄瓜表面蜡粉的作用,对黄瓜口感品质无不良影响。适用于保护地黄瓜嫁接栽培。  相似文献   
20.
在鲁黄瓜三号大面积制种中,农户多采取25 cm×60 cm(株行距)的栽培密度进行生产,产量没有大的提高,随生产成本的增加,制种热情越来越低.能否通过合理的密植,有效地提高单产是我们近几年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试验通过对鲁黄瓜三号杂交制种过程中3种不同栽培密度的种子产量进行比较,以期确定该品种制种的最适宜的栽培密度,达到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