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115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41篇
  57篇
综合类   489篇
农作物   109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由我校石庆华教授申报的“杂交稻再生稻超高产配套技术研究”项目、黄路生教授申报的“仔猪抗腹泻基因的筛选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项目、陈金印教授申报的“赣南脐橙、南丰蜜桔采后生物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陈卫平教授申报的“酒酿酸奶生产新工艺”项目、黄晓凤教师申报的“江西林区白颈长尾雉就地保护模式与驯养繁殖技术研究”项目、郭起荣教授申报的“毛竹竹基及竹木层结构材研究”项目等,获江西省科技厅2005年度主要农副产品深加工、山江湖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攻关项目资助。  相似文献   
73.
在实验基础上,从群体生育型演变进化角度分析了冀鲁豫夏玉米区六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三十年间玉米杂交种种性提高的自然现象,明确了玉米杂交种群体生育型以产量行为与抗斑一倒行为的持续改良为基本途径演进。极端杂交种株粒重提高了48.4%,叶斑指数与倒折率分别下降了4.3与1.2个百分点。演进过程界定为四个演化阶段:Ⅰ.六十年代,以新单1、白单4为代表;Ⅱ.七十年代前期,以群单105、丹玉6为代表;Ⅲ.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以郑单2、博单1为代表;Ⅳ.八十年代前期至九十年代初,以烟单14和掖单2为代表。玉米杂交种群体生育型演变进化遵循“多元动态代谢结群,系统吐纳循序渐进”的生物进化规律。  相似文献   
74.
~~浅谈提高冬小麦区域试验质量的措施@陈红敏$河南省濮亨市种子管理站!濮阳457000 @赵玉巧$河南省濮亨市种子管理站!濮阳457000 @刘翠兰$河南省濮亨市种子管理站!濮阳457000 @王玉红$河南省濮亨市种子管理站!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75.
喷施多效唑对盐胁迫下紫羊茅脯氨酸含量和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50 mg·L^-1、100 mg·L^-1和200 mg·L^-1等3种浓度的多效唑喷施1%盐胁迫下的冷季型草坪草紫羊茅(Featua fubraL.),以电导法测定叶片膜透性、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叶片脯氨酸含量,探讨多效唑提高紫羊茅耐盐胁迫能力的效果。结果表明:只有50 mg·L^1浓度的多效唑可以使紫羊茅的脯氨酸含量极显著增高,但对膜透性的影响表现出随多效唑浓度增高膜透性也增高。  相似文献   
76.
对1986~1992年《西北农业大学学报》刊登论文的引文(引文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引文年代分布等)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年学报刊登论文484篇,共引文3895篇,平均引文数为8.03篇;中文占引文总数的49%,外文占51%;期刊占69.5%,图书与特种文献占30.5%;自引率占21.7%.同时,还对全国7所重点高等农业大学学报的引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77.
超级杂交稻新组合II优602经济性状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2年在四川3个不同生态区对杂交稻II优602在不同栽培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区,II优602有效穗随着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最高有效穗达250.5~322.5万/hm2;在同一施氮水平下,II优602穗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达159.23~165.08粒;不同生态区,不同密肥处理对II优602结实率、千粒重、稻谷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不同肥力条件下选择适应的栽培措施II优602均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8.
杂交稻中籼迟熟组合Ⅱ优60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602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超高产的产量潜力,优异的耐热性能,坚韧的抗倒特性,较强的耐肥能力和较广的适应能力,综合性状较为突出的杂交稻中籼迟熟组合。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9.
一、播种技术的精准化(一)主要现象1、整地质量方面。如今整地明显存在着耕层浅、质量不高的问题,其耕深约15厘米左右,距要求20~25厘米相差甚远。这与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相似文献   
80.
菜药兼用植物———苣荬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药兼用植物———苣荬菜苣荬菜,药名小蓟,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0~40厘米,体内含乳液。根茎细长,横走地中。茎直立,有细棱。单叶互生,无柄,广披针叶,先端钝,有小刺尖,边缘有缺刻或无缺刻,有微小的类牙齿,无毛,长7~10厘米。头状花序,两性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