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顶罐孵化法和间接血凝血纸法诊断耕牛血吸虫病的效果及费用研究余炉善,邓水生,袁兆康,刘石泉(江西农业大学330045)张爵记,袁涛根,屈彬林,苏艽英,易宝华,熊道国,樊建新(江西省永修县农业畜牧局)我国江湖草洲地区血吸虫病疫区范围广,流行程度严重,鄱阳...  相似文献   
112.
113.
实验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和Cytb基因的片段序列分析比较了黑锦鲤(Cyprinus carpio Karasugoi Koi)、三色锦鲤(C.carpio Taisho Sanshoku Koi)、红白锦鲤(C.carpio Kohaku Koi)、黄金锦鲤(C.carpio Kigoi Koi)、全白锦鲤(C.carpio Platinum Ogon Koi)和全红锦鲤(C.carpio Higoi Koi)6个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养殖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的单倍型数分别为7、6。6个品系均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遗传距离和AMOVA等结果显示品种间变异高于品种内变异,黑锦鲤和黄金锦鲤间、红白锦鲤和三色锦鲤间不存在显著遗传差异,其余品系间差异显著。根据COI和Cytb基因单倍型构建的品系间NJ系统进化树得到相同结果,黑锦鲤和全红锦鲤遗传关系较近,聚为一支。三色锦鲤、红白锦鲤和黄金锦鲤遗传关系较近,聚为一支。全白锦鲤与其他品系的亲缘关系均较远,单独形成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14.
为明确普通烟遭受烟粉虱Bemisia tabaci取食及与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共侵染时的响应机制,采用常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法分析比较MED隐种烟粉虱取食及其与TYLCCNV共侵染处理对普通烟植株中营养组分、防御物质积累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植株相比,烟粉虱取食及其与TYLCCNV共侵染均可导致普通烟植株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多酚含量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与烟粉虱取食植株相比,烟粉虱与TYLCCNV共侵染后1 d时普通烟植株中可溶糖含量显著降低了21.05%,3、7和9 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7.40%、26.84%和20.90%;共侵染后的1、3、5和9 d时多酚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34.60%、14.30%、3.07%和15.19%;共侵染后的1、3、5和7 d时CAT活性分别提高了3.04倍、1.42倍、1.68倍和1.96倍;共侵染后7 d时POD活性显著降低,共侵染后9 d时SOD活性显著升高。表明普通烟可通过改变其营养组分及积累防御物质或提高氧化酶活性来防御烟粉虱取食及其与TYLCCNV的共侵染,而烟粉虱与TYLCCNV共侵染可诱导植株内产生较单独取食时更少的多酚类防御物质,以提高其在宿主植物上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5.
 烟草(Nicotiana tabacum)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引起的烟草苗期根腐病是影响烟草产量的重要因素。对分离自我国3个主要烟草种植区(重庆、河南、四川)生姜上的6株群结腐霉菌(ChY1、ChY3、HNP1、HNP10、SiL1和SiL2)进行烟草致病力及致病因素分析。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MLSA)显示6菌株处于4个不同的分组,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幼苗实验结果表明,6株群结腐霉菌均能侵染三生烟及其他3种商品化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云烟87和K326),同种菌株对不同品种烟草的致病性差异不显著(P>0.05)。盆栽实验和离体叶片实验与幼苗实验结果一致,6株群结腐霉菌均能侵染三生烟,而且致病力存在差异,其中分离自四川的SiL1和SiL2致病性最强。异源产生的群结腐霉NLP蛋白(Nepl-like proteins)能导致三生烟叶片细胞坏死,表明群结腐霉产生的NLP蛋白是侵染烟草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6.
本研究采用DAB染色法定位检测经烟粉虱取食及其与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共侵染后烟草叶片中H2O2的积累,并定量分析烟草叶片中H2O2的含量。DAB染色结果表明,2种处理的烟草叶片中均未检测到H2O2积累;H2O2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种处理均可诱导烟草叶片中H2O2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在烟粉虱取食处理后0.5、1、3、6、12 h及1、3、5、7、9 d,烟草叶片中H2O2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62、1.71、1.77、1.77、1.95、1.46、1.82、1.63、1.53和1.08倍;共侵染处理后烟草叶片中H2O2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64、1.84、1.95、2.19、2.29、1.43、2.17、2.08、2.60和1.79倍。烟粉虱与TYLCCNV共侵染较烟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