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72篇
园艺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浙甬2号’网纹甜瓜为中熟品种, 果实近圆球形, 平均单果质量1.3 kg左右; 果皮底色青绿色, 网纹中密, 中等粗细, 分布均匀; 软肉型, 果肉浅黄绿色, 厚约3 cm; 果实中心糖度一般在15%以上; 产量27 t·hm-2左右; 抗白粉病。  相似文献   
83.
为明确125型深松机在大棚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表明,"125型深松机作业+开沟机作业+人工平整畦面"较"60型旋耕机+人工开沟筑畦"工效提高5.85倍、耕作深度增加20.4cm,较"人工耕地+开沟筑畦"工效提高30.38倍、耕作深度增加13.5cm,畦面平整度显著提高;125型深松机与125型旋耕机作业工效相当,但耕作深度增加13.4cm;采用125型深松机深耕后,樱桃番茄黄妃和青椒青惠平均单株根系总长度分别增加12.0%和6.1%,浙浦6号长瓠瓜、超鼎1号短瓠瓜、黄妃樱桃番茄、青惠青椒产量分别提高2.8%、8.9%、6.8%和8.2%,显著提高了劳动工效和土壤耕作质量,还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增产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甜瓜枯萎病是目前甜瓜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病害之一,利用抗病砧木进行嫁接栽培是克服甜瓜枯萎病的最有效措施。为了在甜瓜生产上有效应用嫁接技术,以思壮10号为砧木、厚皮甜瓜东方蜜1号为接穗,采用插接、贴接及双断根嫁接三种方法进行嫁接,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工效、嫁接苗素质以及嫁接苗定植后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插接和贴接的嫁接速率相近,均显著高于双断根嫁接(182.7 株·h-1),但贴接的成活率(93.29%)显著低于插接和双断根嫁接,插接和贴接的嫁接工效(分别为254.5 株·h-1和256.5 株·h-1)显著高于双断根嫁接(177.7 株·h-1)。比较不同嫁接方法嫁接苗的高度、接穗茎粗、最大叶长和宽,发现双断根嫁接苗综合素质优于插接苗和贴接苗,贴接苗除了苗高度显著低于插接苗外,其他秧苗素质与插接苗无显著差异。三种嫁接方法嫁接的秧苗及自根苗定植后的生长比较接近,坐果节位、节间长度、最大叶大小无显著差异;果实大小、果形指数、果肉厚度、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三种嫁接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嫁接苗(插接法除外)平均单果质量显著大于自根苗,嫁接苗的果形指数有下降趋势,嫁接苗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自根苗。  相似文献   
85.
<正>马铃薯是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繁多,如洋番芋,洋芋,土豆等。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一个古老的栽培作物。在我国,早在1650年台湾就有种植。由于其喜冷凉,生育期短,适应性广,耐贮藏,加之可以粮菜兼用,所以,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在我国南方地区,传统的马铃薯栽培有春秋两季,其中春季一般2—3月播种,5—6  相似文献   
86.
以冬性品种‘一点红'和春性品种‘短叶13'为材料,取其萌动种子在5 ℃和10 ℃条件下分别处理10~40 d,研究低温对萝卜花芽分化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明显促进了萝卜花芽分化和现蕾、抽薹及开花,处理温度越低、时间越长,这种促进作用越明显.‘短叶13'品种在5~10 ℃下只要处理10 d,就能明显促进花芽分化;‘一点红'则需要在5~10 ℃下处理20 d以上.另一方面,低温处理也明显抑制了植株的生长,低温处理时间越长,对株高、叶片数和叶片大小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87.
 青花菜‘海绿’为一代杂种,其亲本均来自小孢子培养的DH系。植株较直立,株高和开展度分别为65 cm和75 cm。叶片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蜡粉厚。花球半圆球形,绿色,蕾粒细、粗细均匀,直径约14 cm,单球质量490 g左右,适合鲜食和速冻加工。适宜浙江省秋季栽培,早中熟,定植至采收70 d左右。  相似文献   
88.
榨菜瘤状茎形成及其与花芽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播种期试验与光照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榨菜(BrassicajunceaCoss.var.tu-midaTsenetLee)瘤状茎的形成及其与花芽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瘤状茎形成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温度和光照。在杭州(北纬30°)地区,春季适合瘤状茎形成的5天平均温度为7.7—17.7℃,日照长度从11.O小时延长至12.7小时;秋季适合瘤状茎形成的5天平均温度为22.5—5.7℃,日照长度从12.7小时缩短至10.3小时。在适合榨菜瘤状茎形成的生长时期给予连续光照,则能抑制瘤状茎的形成,在杭州地区,无论是长日照或短日照,在旬平均5.4—26.3℃条件下,榨菜一年四季都会进行花芽分化。4月中、下旬播种的,从播种至花芽分化的时间最短,仅36—41天。花芽分化的旬平均温度为19.9℃,日照为13.7小时,长日照具有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10月上中旬为榨菜生产上的主要播种季节,花芽分化和瘤状茎形成均在翌春,榨菜瘤状茎充分膨大,三层瘤状物明显突起,花芽分化至始蕾期,标志瘤状茎成熟。榨菜的部分营养生长期与部分生殖生长期交错重叠。  相似文献   
89.
以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Coss.)CMS×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nk-inensis Lour olsson)的种间杂种 F_1(AB_1×aa)为不育胞质供体,用榨菜(B.Juncea Var.Tsen etLee)为不育胞质受体,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初步选育出具有芥菜型油菜不育细胞质的早、中、晚三种类型的榨菜胞质不育系。其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达100%,雌性功能正常,蜜腺发育良好,经济性状优良,可望应用于榨菜杂种一代的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若干矮生菜豆品种在不同年份和采种设施下种子的胎萌发生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品种间在种子胎萌发生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的品种不发生胎萌,有的品种其胎萌种子发生频率在20%以上;(2)对于能够发生种子胎萌的品种而言,采种年份和设施对胎萌种子发生率有明显的影响;(3)种子胎萌一般在开花后35d左右开始发生;(4)胎萌种子的发生部位具有明显的规律,即胎萌种子主要发生在植株的下部和豆荚的近喙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