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银杏不同雄株花粉外观形态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扫描电镜对来自不同产区的5个银杏雄株的花粉进行观测,发现不同雄株花粉表面的纹理、光滑程度、有无小孔和有无颗粒状突起存在差异。此外,不同雄株花粉粒的长度、宽度和长宽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8%、10.6%和9.8%,广义遗传力分别为44.24%、38.4%和9.79%。  相似文献   
52.
对3年生控制授粉的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期选择研究表明,家系间的单株叶面积、单株叶产量、总黄酮含量、总内脂含量、有效经济产量都存在明显差异,依据有效经济产量进行聚类分析,选出2个优良的叶用家系NZ8、NZ2。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对银杏叶片分别喷施不同的外源激素,探索促进银杏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方法,并确定不同外源激素适宜的施用浓度和施用时间。【方法】以10年生实生银杏为试验材料,选用赤霉素(GA)、α-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和多效唑(PP333)4种激素,每种激素设置3个浓度梯度,以乙醇溶液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营养生长旺盛期(2019年5月9日)进行叶片喷施处理。每种处理9株,每隔5 d采集样叶,共采集4次。测定样叶的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含量。【结果】不同处理间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6-BA、GA、NAA和PP333对提高银杏叶槲皮素含量较适宜的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20、50、80和100 mg/L,对提高银杏叶山奈酚含量较适宜的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50、50、80和50 mg/L,对提高银杏叶异鼠李素含量较适宜的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20、80、50和100 mg/L溶液,对提高银杏叶总黄酮含量较适宜的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20、50、20和100 mg/L溶液。喷施激素6-BA、GA、NAA和PP333后,总黄酮浓度最高时期分别为喷施后15、20、15和20 d时,与对照相比,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增加了26.2%、29.8%、48.5%和20.9%。【结论】在本试验中环境下,6-BA、GA、NAA和PP333提高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最适宜质量浓度分别是20、50、20和100 mg/L。  相似文献   
54.
银杏复合经营对土壤碳、氮、磷和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东台林场银杏+小麦(G+W)、纯银杏(G)和纯小麦(W)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土层(0~5,≥5~15,≥15~30和≥30~50mm)的p H、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全氮、速效磷、全磷和有机质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对土壤p H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硝态氮、全氮、速效磷、全磷和有机质等影响显著。G+W经营模式有较高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硝态氮、全氮、速效磷、全磷和有机质。因此,银杏复合经营系统能够更好地维持土壤肥力,利于土地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55.
经济林是实现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和绿色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基石,服务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经济林栽培学作为专门研究经济林栽培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课程,是林学专业理论与技术融合共进的核心内容。针对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及方式与专业育人的协同体系建设,思政元素的挖掘及融入课程的途径等进行有益探索,结合本校特色,以期构建林学专业课程思政新模式。融合思政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经济林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强烈的专业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素养,成为一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林业人才。  相似文献   
56.
从银杏种子的发芽、呼吸强度、物质代谢等方面比较了10个银杏品系间发芽期耐冷性的差异及造成其差异的物质代谢基础。结果表明:低温降低了种子的呼吸强度,抑制了淀粉和蛋白质的水解,使低温萌发的种子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对照萌发的种子。在低温下,30、#26#和45#种子呼吸强度、淀粉和蛋白质的水解及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生成被抑制的程度较小,而17#、20#和31#被抑制的程度较大,从而造成30#、26#和45#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表现出较强的发芽期耐冷性,而17#、20#和31#的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较低。  相似文献   
57.
银杏叶用园建园材料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浙江、河南、山东、江苏等银杏产地的13个优良单株3年生银杏嫁接苗的叶产量、黄酮含量、黄酮的组成成份、内酯含量、内酯的组成成份及黄酮、内酯的年变化规律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银杏优良单株间的叶产量、黄酮含量、内酸含量等存在显著差异;黄酮和内酯在叶中的含量以9 ̄10月最高,银杏植株各器官中黄酮的含量以叶最高,茎最低;在总黄酮中,槲皮素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山奈酚,最后为异鼠李素;内酯的组成成分中则以银杏内酯A为最大,其次为白果内酯,最后为银杏内酯B、银枵内酯C;根据叶产量、黄酮产量、内酯产量等指标,将13个银杏叶用优良单株分成3类:优-E4,中等-E1、E2、E5、E6,差-E3、E7、E8、E10、W2、W3、W4、W5,即优良单株E4是采叶园最后的建园材料,E1、E2、E5、E6等次之。  相似文献   
58.
银杏种子性状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62个银杏栽培品种的种子性状研究表明,与银杏种子(核)重量相关的性状变异较大,而与形状相关的性状则较为稳定;外种皮占种子总鲜重的78%。种柄长、种长、种形系数、单种重、核长、核宽、核厚对单种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种子形状与种核形状高度一致;种宽、单种重、核宽都显著地负向影响着出核率,种形系数、核形系数正向显著影响着出核率。  相似文献   
59.
60.
为探讨水体富营养化对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的胁迫作用,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一年生枫杨幼苗在总氮和总磷分别为2 mg·L~(-1)和0.4 mg·L~(-1)(轻度,记为C1);20 mg·L~(-1)和8 mg·L~(-1)(中轻度,记为C2);40 mg·L~(-1)和15 mg·L~(-1)(中度,记为C3);80 mg·L~(-1)和25 mg·L~(-1)(重度,记为C4)的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状况、根茎叶中TN、TP的含量,以及枫杨叶片中SOD和POD的活性。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水体处理的枫杨的株高、基径、生物量的值均大于对照处理的值;随着氮磷浓度的增加,枫杨幼苗叶中的TN和TP浓度均呈上升的趋势,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而根和茎的氮磷浓度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3处理中最大,分别为(根:16.49 g·kg~(-1),2.18 g·kg~(-1);茎:11.14 g·kg~(-1),1.27 g·kg~(-1))。不同氮磷水平处理的枫杨叶片中的SOD和POD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C4处理的叶片SOD活性显著低于C1,C2和C3处理(P0.05),而POD的活性则表现为C3处理最高,达5214g·U~(-1),显著高于C1和C4处理(P0.05)。研究结果有利于了解枫杨在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生长状况,为深入探究枫杨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去污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