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9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起源于中南美洲及墨西哥一带,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是通过花药培养的方式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采用秋水仙素等进行处理,加倍为双单倍体植株(Double Haploid,简称DH系),从而直接获得纯化的品系。也可将其作为育种过程中的中间材料或亲本的一种育种手段。该技术在育种实践中大大加快了育种速度,显著地提高了选择效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是目前在育种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生物技术。本文对影响辣椒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及DH系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旨为辣椒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辐照花粉诱导西葫芦单倍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辐照西葫芦花粉后授粉,剥取不同发育阶段的胚接种在E20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不 同基因型、辐照剂量、剂量率对西葫芦单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单倍体的产生和植株再生率受基因型、胚发育阶段和 辐照剂量的影响明显。281基因型平均单倍体诱导率最高,为1.30 %;点状胚和箭形胚易发育成单倍体苗;辐照剂量80~100 Gy时获得点状胚和箭形胚及胚总数最多,杆状胚的植株再生率和植株成活率最高,分别是83.33 %和35.71 %;适宜的剂量率 为45.19 Gy·min-1。  相似文献   
83.
为了更准确、高效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进行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基因的选择,本试验利用36份已知基因型(Rf Rf或rfrf)的辣椒自交系对11对已报道的辣椒恢复基因连锁标记进行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显性标记CRF3S1S和CRF-SCAR的适用性最广,其准确率分别为91.67%、88.89%;在6对共显性标记中Ca Rf-FL-M2的适用性最广,其准确率为80.56%。育种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标记CRF3S1S或CRF-SCAR对辣椒材料进行初次鉴定,对其中含有Rf基因的辣椒材料利用标记Ca Rf-FL-M2进行再次鉴定。  相似文献   
84.
芹菜与CMS胡萝卜原生质体非对称性融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芳  沈火林  王帅  周晶  郭爽 《园艺学报》2009,36(8):1169-1176
 以芹菜和胡萝卜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为试材, 研究了碘乙酰胺( IOA) 和紫外线对两种原生质体的钝化作用, 以及融合温度、聚乙二醇6000 ( PEG6000) 和Ca2 +浓度对融合效果的影响, 并对融合再生植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6 mmol·L - 1 IOA处理7 min以上可钝化芹菜原生质体细胞质, 强度约为20 μmol·m- 2 ·s- 1的紫外线持续辐射9 min可使胡萝卜原生质体活力趋于0; 适当低温(5 ℃) 可提高聚合率约20%; PEG6000浓度为40% , 高pH液中Ca2 +浓度为0.1 mmol·L - 1时最适宜两种原生质体融合; 融合产物液体浅层培养40 d后产生的可见细胞团在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0培养基上再生出了完整植株。用AFLP分子标记对12株再生株总DNA的鉴定结果表明, 再生株多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芹菜和胡萝卜基因的非对称性融合。用STS分子标记鉴定再生株的细胞质基因, 瓣化型雄性不育特异引物STS4的扩增结果显示, 除1号单株外其余11株均成功转入了胡萝卜瓣化型雄性不育基因。  相似文献   
85.
以辣椒恢复系121C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从121C花药中克隆得到控制花器官发育B类基因朋丹的部分序列,片段长379bp,阳性对照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hytoenedesaturae,PDS),片段长323bp,然后通过酶切分别连接pTRV2质粒,获得重组载体pTRV2-pPAP3和pTRV2-PDS。利用PCR进行初步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辣椒尉丹基因和PDS基因已插入到pTRV2载体上,VIGS载体构建成功。该研究为下一步分析基因沉默和辣椒花器官的发育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86.
根据多年夏季露地自然高温下的观察和35℃高温胁迫下的热害指数,通过实验筛选出了不同耐热性的7个品系;进一步在20℃/12℃(d/n)(CK)、26℃/20℃(d/n)、30℃/20℃(d/n)人工模拟高温胁迫条件下,测定了这7个品系的幼苗生长量、游离蛋白质含量、以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表明:在26℃/20℃(d/n)和30℃/20℃(d/n)高温胁迫下,相对生长量、株高相对增长量、游离蛋白质相对含量和可溶性总糖的相对含量品系间差异显著;对热害指数第96小时的值、30/20℃鲜重生长量的相对增加值、26/16℃干重生长量的相对增加值、30/20℃株高的相对增长量、26℃/16℃(d/n)处理下游离蛋白质和26℃/16℃(d/n)可溶性总糖相对含量的试验数据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品系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多年田间观察结果比较一致。进一步对各单项指标与隶属函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热害指数、26℃/16℃下的干、鲜重相对生长量和30/20℃下干重的相对生长量都和耐热性有显著和极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鉴定芹菜耐热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7.
辣椒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果实硬度的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张维  沈火林 《中国蔬菜》2011,1(8):17-21
以辣椒软果材料10C12和硬果材料10C08杂交获得的123株F2分离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SRAP与SSR分子标记构建一张包含26个SSR标记,78个SRAP标记位点的辣椒分子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长度为762.2 cM,共包含了13个连锁群,平均图距为7.3 cM。通过MapQTL4.0分析,检测到3个控制果实硬度的QTL位点:fi1.1、fi1.2和fi5.1,其中fi1.1与fi1.2位于连锁群LG1上,fi5.1位于LG5上。这些QTL位点对果实硬度性状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12.3 %、15.6 %、9.7 %。  相似文献   
88.
生菜叶球形成及品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9.
90.
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主要相关酶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成熟软化的外在表现是硬度下降、质地变软,硬度和质地是果实成熟标准和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影响到果实采前采后处理方法、货价期的长短及其风味、口感等.因此,了解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主要相关酶的作用机理及其与果实软化的关系,可以提供通过基因改良和作物育种控制果实软化的方法.现对果实成熟软化相关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β-半乳糖苷酶、葡聚糖内切酶(EGase)(CMCase)和木葡聚糖内切转糖基酶(XET)等的几种主要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