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中国柑橘黄龙病菌16S rDNA序列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芳  洪霓  钟云  易干军  王国平 《园艺学报》2008,35(5):649-654
 运用PCR技术对来自中国7省区不同寄主上的黄龙病菌16S rDNA基因区进行了PCR-RFLP-SSCP分析, 采用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单酶切、双酶切及三酶切反应,对酶切产物进行了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结果表明来自7省区不同寄主上9个黄龙病病菌分离物的16S rDNA无可见变异;同时对9个代表性的分离物16S rDNA进行了克隆测序,序列多重比对结果与PCR-RFLP-SSCP一致,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中国柑橘黄龙病病菌的16S rDNA序列高度保守, 在不同的地域、寄主内没有发现分子变异,为进一步研究柑橘黄龙病菌系统进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提纯及抗血清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试验比较了2种提取缓冲液和3种繁殖寄主对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提纯效果的影响。以昆诺藜(Chenopodiumquinoa)和苋色藜(C.amaranticolar)作繁殖寄主,经蔗糖密度梯度和硫酸铯平衡密度梯度离心,获得了高度纯化的病毒样品。其A260/A280=1.57,产量约为5μg/g叶,病毒粒体呈柔软线状。用提纯病毒免疫大白兔制备出抗该病毒的抗血清。免疫电镜观察,该抗血清对ACLSV粒体具明显的修饰作用。采用双抗体夹心法(DAS-ELISA)和A蛋白酶联法(PAS-ELISA)分别对18个桃树和17个梨树样品进行检测,阳性与阴性样品吸光值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3.
柑橘溃疡病菌免疫荧光和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志萍  洪霓 《植物检疫》2006,20(5):272-274
本研究通过对7个不同柑橘品种的离体叶片接种及致病性观察筛选出了柑橘溃疡病菌敏感寄主材料,并建立了柑橘溃疡病菌的生物学检测方法;还初次尝试建立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柑橘溃疡病菌免疫荧光快速鉴定方法。柑橘离体叶片接种实验结果表明:福本、红肉脐橙、纽荷尔和枳壳对柑橘溃疡病菌表现出一定的感病性,而粗柠檬和邓肯葡萄柚未表现出明显感病迹象,反而出现了坏死性应激反应。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浓度为10^3cfu/mL的菌液在30℃下用BSA封闭2h,30℃下抗体结合1h,荧光抗体浓度为4μg,/mL,室温放置40min后镜检,就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清晰地看到绿色的柑橘溃疡病菌体,而用该方法检测不到水稻白叶枯病菌。用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柑橘溃疡病菌操作简便,仅需一台荧光显微镜,整个检测过程仅需要4h。  相似文献   
24.
试验通过西方烟(Nicotianaoccidentalis‘37B’)和杂种(Pyroniaveitchii)、A20接种鉴定及PAS-ELISA检测,对保存于国家砂梨种质资源圃的38份砂梨样品进行了苹果茎痘病毒(Applestempittingvirus,ASPV)带毒率的调查分折。结果表明,生物学鉴定与血清学检测结果一致,ASPV带毒率均为26.3%。应用以dsRNA为模板RT-PCR检测该病毒,在杂种和A20上显症的6个样品均获得316bp目标片段。应用TC-RT-PCR检测显症的西方烟,也获得了预期的目标片段。  相似文献   
25.
苹果和梨树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脱病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2000年,以18个苹果品种和15梨品种为试材,以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进行脱毒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表明,苹果茎沟病毒和褪绿叶斑病毒脱毒率可分别达到75%以上和100%.现已获得16个苹果品种和6个梨品种的无病毒母本树.  相似文献   
26.
苹果无病毒树与潜带病毒及类菌原体树生产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7.
应用SSCP技术分析我国柑橘衰退病毒的混合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建坤  洪霓  王国平 《果树学报》2006,23(3):346-349
以随机采样的方式,从湖北、湖南和江西3省10县的柑橘产区收集242份温州蜜柑(CitrusunshiuMarc.)、橘(C.reticulataBlanco)、甜橙(C.sinensisOsbeck)和柚(C.grandisOsbeck)样品。对PAS-ELISA法初步检测呈阳性的样品进行柑橘衰退病毒(Citrustristezavirus,CTV)CP基因(coatingproteingene,CPgene)的RT-PCR扩增,结果来自14个样品采集地的120份样品感染了CTV,单个采样点的感染率为20.0%~71.4%,而总感染率达49.6%,表明CTV在这些地区广泛发生。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分析显示,120份CTV的CP基因RT-PCR的扩增产物共产生120种SSCP带型,而且存在广泛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8.
柑橘溃疡病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不同浓度的柑橘溃疡病菌SOB培养液,利用载玻片进行固定、封闭、抗体结合、免疫荧光标记及荧光强度检测,以探讨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在柑橘溃疡病菌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30℃下用BSA封闭2h,30℃下抗体结合1 h,荧光抗体浓度为4μg/mL,室温放置40 m 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绿色的柑橘溃疡病菌体。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过程仅需4 h,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极强,检测灵敏度可达103cfu/mL。  相似文献   
29.
To elaborate the molecular diversity of pear-infecting ASPV in China, partial 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 fragments (P1 and P2) of four ASPV isolates were analyzed. We sequenced 17 P1 sequences and 14 P2 sequences of RdRp from 4 different isolates. Phylogenetic trees analysis based on these sequenced clones from our study and related sequences retrieved from the GenBank suggested that: 1) ASPV grouping in phylogenetic trees were related to their hosts; 2) ASPV isolat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ive evolu-tionary divergent subgroups (A-E) based on partial RdRp fragments (P1 and P2), wherein one new subgroups (D) was identified in our study based on partial RdRp fragments P1. Recombination events were detected in RdRp sequences in our study. Results from our study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studying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ASPV.  相似文献   
30.
正梨泡状溃疡类病毒(Pear blister canker viroid,PBCVd)为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科(Pospiviroidae)苹果锈果类病毒属(Apscaviroid)成员~([1])。该类病毒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侵染野生和栽培的梨和苹果~([2~4]),梨和榅桲多数品种感染PBCVd后无明显症状,通过嫁接传染该类病毒可诱导梨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