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以‘巨玫瑰’葡萄(Vitis vinifera L. × V. labrusca L.)为试材,从始熟期开始研究了根域限制栽培对果实可溶性糖积累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巨玫瑰’葡萄果实中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从始熟期开始果实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持续增加,与此同时,酸性转化酶(AI)的活性也随果实发育进程而逐步增强。AI活性与果实中含量最多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显著相关。中性转化酶(NI)和蔗糖合成酶(SS)的分解方向的活性只是在始熟期3周后开始增加,且活性低于AI。蔗糖合成酶(SS)的合成方向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在始熟期开始后稍有增加,此后保持平稳,且活性远远低于蔗糖分解相关酶AI、NI和SS的分解方向活性。根域限制栽培可以显著提高‘巨玫瑰’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糖积累期间的AI活性和成熟时的NI活性,但对其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由此推断AI是葡萄果实糖积累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也是根域限制提高果实糖含量的关键代谢酶。  相似文献   
42.
金华大白桃花粉直感研究及授粉组合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大观1号作对照,选取16个有花粉品种为父本开展金华大白桃花粉直感效应研究。花粉直感后金华大白桃坐果率在25%~68.6%,早露蟠等4个品种授粉处理坐果率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花粉直感对金华大白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有显著影响,其中金山早红、艳光授粉处理效果较佳;虽然花粉直感对单果质量的影响未达显著差异,但对...  相似文献   
43.
部分中国砂梨和日本梨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 对来自福建和浙江的6份中国砂梨和36份日本梨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27个引物产生了可记录的多态性条带261条。聚类分析将这些梨品种和类型分为4个中国砂梨群和5个日本梨群。其中4个日本梨群中都包含有日本高知县的品种或类型。尽管由于取样的偏差, 中国砂梨和日本梨在聚类分析中没有混合聚为大群, 但中国砂梨品种与部分日本梨, 特别是来自高知县的日本梨的相似系数高于与中国梨之间的相似系数。  相似文献   
44.
砂梨果皮锈斑成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是我国南方地区、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主栽梨系,也是东亚以外国家中作为栽培种的惟一东方梨。梨果实成熟时,果皮一般呈现三种色泽:黄绿色(或绿色)、褐色和红色。黄绿色(或绿色)的果皮多见于西洋梨、秋子梨、白梨和一部分砂梨。在栽培种中,褐色果皮为砂梨独有。虽然红色果皮的梨品种较少,但在秋子梨、  相似文献   
45.
EST-SSR标记及其在果树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姚利华  滕元文 《果树学报》2008,25(2):219-224
近年来大量ESTs数据的出现已成为开发SSR标记的重要来源。EST-SSR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不仅具备传统基因组SSR标记的特点,而且以其开发经济和通用性高等优势已在很多植物中得到开发和应用。简要介绍了EST-SSR标记的原理和特点,重点综述了其在果树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比较作图和分子系统发育等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期望为今后该项技术在果树研究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梨属植物分类的历史回顾及新进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一般相信梨属植物的原种起源于第三纪的我国西部和西南部的山区。根据其原生分布,分为东方梨和西方梨。由于梨属植物分布范围广,加上梨属种间很容易发生自然杂交,梨属植物的分类至今仍存在很多问题。被大多数植物分类学家所认可的种大约在30个左右。我国是东方梨种的主要起源地,我国分类学家相信有13个种起源于我国。不仅如此,我国也是世界上梨品种类型最多的国家。主栽系统有砂梨、白梨、秋子梨和新疆梨等。最新的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白梨、砂梨和日本梨系统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的野生砂梨。考虑到白梨在我国梨栽培中的重要地位,建议用Pyruspyrifoliavar.sinensis(Lindley)TengetTanabe来表示白梨系统。  相似文献   
47.
果树气孔反应及其对叶水势的调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综合有关气孔的前馈式反应、反馈式反应和周期性振动及其对果树叶水势的调控研究看出,在水分胁迫的情况下,前馈式反应可以主动阻止叶水势下降,而反馈式反应则被动地阻止叶水势进一步下降,气孔的周期性振动对叶水势的影响比较复杂,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8.
对浙江省温岭箬包梨种质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了温岭箬包梨是一个地域性的品种群。通过品质评价和筛选,认为蒲瓜梨是箬包梨中一个优良的晚熟品种,具有成熟晚、果实特大、果心小、风味浓郁、品质优、耐贮藏、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并提出了开发利用温岭箬包梨种质资源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9.
利用电子鼻对不同梨品种进行区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鼻对不同种类梨品种的果实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的18个传感器能对不同种的梨品种挥发性组分产生不同的反应值。运用主成分分析(PCA)能够将所检测的8个品种聚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为传感器反应值较大,挥发性物质浓度较高;另一类则表现为传感器反应值较低,挥发性物质浓度较低。运用判别因子分析(DFA)可以将所检测的8个品种根据种类或产地很好地进行区分。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检测挥发性物质结合一定的数学分析能对不同种类梨品种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50.
为评价黄色粘虫板在梨园蚜虫测报中的应用效果,分别在大棚和露地栽培的梨园内悬挂黄板,并统计田间新梢蚜虫为害率及黄板上诱集蚜虫的数量。调查发现平均每张黄板上蚜虫诱集量与黄板悬挂期间的平均温度及最高、最低湿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田间新梢蚜虫发生率与黄板上蚜虫诱集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但是黄板诱集蚜虫个别值的预测值不可信,可以利用平均值的预测区间结合田间无翅蚜发生高峰来预测田间蚜虫的发生情况。另外,黄板上诱集到的蚜虫天敌与蚜虫的数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