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9篇
  7篇
综合类   10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4-D浓度的变化对其影响最大,IAA次之;基于对无菌苗生长叶片数这个指标分析可以看出,IAA浓度的变化对其影响最大,NAA 次之.添加6-BA 5.0mg/L、NAA 0.5 mg/L、2、4-D 1.0 mg/L、IAA 0.1mg/L的培养基在36~30℃的变温条件下培养无菌苗表现茎粗壮,叶片较多,生长速率快,可为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过程的化学生态机制项目工作提供较好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2.
轮台白杏叶片氮磷钾含量光谱估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氮(N)、磷(P)、钾(K)施肥水平下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氮、磷、钾含量与其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探寻用于轮台白杏叶片N、P、K含量估算的光谱敏感波段和模型,旨在为开发高效、适时、非破坏性的轮台白杏树体营养诊断技术提供方法.[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在轮台白杏果实膨大期、硬核期、着色期、成熟期,其叶片N素的光谱敏感波段分别为564~664、499 ~ 574和735~1 067、310 ~1 031、310 ~419和518 ~606 nm,P素的光谱敏感波段分别为424 ~ 656、519 ~652、511 ~617、512~ 610 nm,K素的光谱敏感波段分别为425~701和721~1 113、475~733、500 ~721、539 ~673和719~1 058 nm.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N、P、K含量与其光谱反射率或其衍生变量存在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关系.[结论]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N、P、K素存在不同的光谱敏感波段,可根据光谱敏感波段的光谱反射率或其衍生变量利用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建立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N、P、K含量光谱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反射率对N、P、K的响应,探寻采用叶片光谱指数诊断N、P、K的敏感期,为轮台白杏简便快捷的非破坏性营养诊断提供最佳时间窗.[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利用Unispec - SC光谱仪测定轮台白杏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果实膨大期、着色期、成熟期、收后期叶片光谱反射率.[结果]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反射率变异依赖于波长,变异最小的波段位于可见光范围,且光谱反射率呈现膨大期>成熟期>收后期>着色期.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指数(ND705)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果实着色期是轮台白杏N素叶片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期,果实膨大期是P、K素叶片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期.  相似文献   
14.
以生态输水后地下水动态变化引起的地表植被生物量差异为出发点,探讨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价值的影响。首先,利用生态输水前后地下水动态变化和地表植被响应的长期监测资料,以塔里木河下游考干断面为例,在垂直于河道方向上长2 000 m、平行河道方向宽100 m的样带内,选取2000年10月、2007年9—10月、2015年10月的植被监测与称重资料数据;其次,借鉴国内外生态经济价值量化方法,综合地表植被响应价值和地下水抬升的潜在价值计算输水后地表植被恢复价值。结果显示:(1)在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生态输水使得地下水位明显抬升,水位的抬升幅度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植被盖度也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在距河道1 000 m以外,地下水位与植被盖度变化不明显;(2)2000—2007年植被新增生物量占2000—2015年植被新增生物量的57.02%,并且这两个时段植被新增生物量与距河道距离均呈现显著相关;(3)根据16次生态输水监测资料,计算出2007年与2015年该区间100 m宽的样带因输水而投入的水资源价值分别为8 266.5元、14805元,输水后植被总体恢复价值分别为53 811.67元、83 334.62元,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6.507、1∶5.63,说明生态输水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自然火干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采用SBE法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研究其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自然火干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喀纳斯旅游区的森林景观美学质量整体较高,阔叶针叶树种比值大、树种丰富、林相简单整齐的森林景观受人青睐;2)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森林发生自然火干扰时间的早晚有关,自然火干扰发生时间越早,森林景观目前表现的美学质量越低,反之亦然。自然火干扰通过对森林群落树种结构形成的作用,进而深刻影响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具体表现,是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形成的重要源动力之一。结论为喀纳斯以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为价值取向的森林景观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土壤理化性质出发,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体系,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为阔叶林>阔叶针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不同森林演替阶段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为演替前期>演替中期>演替后期.  相似文献   
17.
土地开发后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水土环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土地开发前后浅层地下水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土地开发后开发区水土环境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开发后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水土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集中体现在浅层地下水位抬升并伴随水质的冲淡、耕作层脱盐并伴随土壤肥力的下降.开发区内灌溉区浅层地下水受灌溉回归水的补给有持续上升的态势,并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远离开发区的荒漠区受灌溉水影响较小,浅层地下水位变化不大,但开发区内未开垦荒地和开发区(绿洲)与荒漠过渡带受绿洲内部灌溉过程的影响,地下水位呈现缓慢上升之势;开发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受灌溉的影响,水质虽有所淡化,但矿化度依然很高,不能用于灌溉.已开垦土地因得到灌溉水的冲洗土壤盐分含量明显下降,但由于重用轻养,土壤肥力也明显下降,而且主要养分要素含量呈现出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优劣依次综合表现为人工牧草地、耕地、荒漠林地、人工林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寻不同发育期朝鲜球坚蚧的有效防治新措施,根据朝鲜球坚蚧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对不同龄期的若虫采取刮皮涂干、树干注射和常规喷雾等措施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方法上,刮皮涂干和常规喷雾是最为适用的;在药效方面,在1龄若虫期喷雾施用的几种药剂中醋盐合剂对1龄若虫的喷洒防效达到了90%以上.通过施用脱叶剂处理叶片的方法来防治2龄若虫,试验所设3种浓度的脱叶剂均能间接起到防治作用,其效果均达到了95%以上.在3龄若虫期喷雾施用的几种药剂中95%酒精合剂的喷洒防效达到了90%以上.涂干防治3龄若虫期供试的几种药剂中,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1∶10的稀释液防效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新疆核桃主栽品种"新温185号"为试材,通过设置不同施氮处理,采用根钻取样法和图像扫描分析法,对不同氮素供应水平下核桃细根(直径≤2mm)的空间分布和细根根长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细根根长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0~70cm深度土层是"新温185号"核桃细根集中分布区域;在水平方向上,距离树干150cm以内是核桃细根集中分布区域,细根根长密度随着与树干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各施氮处理核桃细根根长密度显著高于对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核桃细根根长密度和总根长中细根长度比例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中氮处理(单株施氮量1.2kg)>高氮处理(单株施氮量1.8kg)>低氮处理(单株施氮量0.6kg)>对照(单株施氮量0kg)。"新温185号"核桃的栽培应加强距离树干150cm以内0~70cm深度土层的水肥管理,适量施氮能够促进细根形成,氮素亏缺和过量均不利于细根生长。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核桃主栽区收集的50份核桃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标记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以期为分布于新疆地区的核桃种质资源的保存、鉴定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100对引物中筛选出16对扩增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多态性SRAP引物组合,16对引物组合在50份供试种质中共扩增出178条带,多态性条带13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5.84%。聚类分析及聚类锐度测试显示供试种质可分为10类,热图显示出不同引物对种质的区分情况,多元回归树显示不同引物中的26个扩增条带能够区分50份供试种质,其中M4/E4、M7/E5、M14/E4、M2/E11、M3/E4、M2/E4、M12/E13、M7/E1、M14/E13和M1/E3共10对引物组合是供试种质鉴定中重要的引物组合。同时R语言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为今后核桃植物形态与遗传变异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