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213篇
农学   134篇
基础科学   125篇
  127篇
综合类   1148篇
农作物   117篇
水产渔业   162篇
畜牧兽医   503篇
园艺   155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羊栖菜多酚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树脂吸附-解吸实验分析,对羊栖菜多酚大孔树脂柱层析纯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XDA-7型大孔树脂表现出良好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羊栖菜多酚柱层析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3.20 mg/m L,上样流速1 BV/h,洗脱剂为60%乙醇溶液,洗脱流速2 BV/h,在此条件下纯化制备的羊栖菜多酚样品纯度为61.86%。  相似文献   
72.
为研究益生菌复合制剂对芦苇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以芦苇青贮添加剂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处于生长期的芦苇收割后进行青贮,分为4个益生菌添加剂处理组:XS55(将象草发酵剂与副地衣芽孢杆菌SN-6按照5:5的比例混合并添加入饲料)、XS64(象草发酵剂:SN-6=6:4)、XSD(象草发酵剂:SN-6:短小芽孢杆菌D1=5:5:10)、BZSD(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SN-6:D1=1:4:5:10)和1个空白对照组(Ctrl),每组3个重复,青贮周期为20 d。结果表明:(1)通过青贮,各组均有效地保存了芦苇的粗蛋白质含量,达到12.35%以上。(2)与Ctrl组相比,益生菌添加剂各组均显著降低了芦苇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P <0.05)。(3)与Ctrl组相比,益生菌添加剂各组总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 <0.05)。(4)益生菌添加剂各组中氨态氮/总氮与丁酸/总酸这两种青贮腐败指标的含量均极显著低于Ctrl组(P <0.001)。综上,XS64组青贮效果最好,按照《青贮感官评定标准》,该组芦苇青贮感官评价为“优”;其营养物质保存良好,粗蛋白质可达到12.06%;pH...  相似文献   
73.
山地丘陵区村级尺度耕地质量评价及保护分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合理划定耕地保护分区,是实现耕地差异化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前提。研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以重庆市荣昌区为例,以国家等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从村级尺度探讨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的空间关联性与集聚特征,并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提出了耕地保护分区方案。结果表明:(1)荣昌区耕地质量全局空间上呈现较弱正相关性,全局Moran′s I值表现为耕地等别指数>利用等指数>自然等指数;局部空间上呈现较强变异特征,70%以上空间类型表现为随机分布,正相关类型(HH型和LL型)多以"组团"形态存在,负相关类型(LH型)以"点状"形态存在;(2)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特征及顺序组合,将耕地保护划分为重点保护区、重点改良区、适度改良区和适度调整区4类,并针对性提出耕地保护措施及管控说明。因此,在自然地理条件欠佳的山地丘陵区,研究结果可为各级行政主体精准有效地实施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花椒林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的碳汇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石漠化地区花椒林的碳汇功能,为石漠化治理工程的碳汇效益提供技术示范与参考。[方法]以贵州省花江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下顶坛花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为研究对象,依据当地的石漠化现状,通过测定强度、中度和轻度石漠化和不同龄级的花椒林生物量、土壤深度和持土量,对花椒林碳汇量进行估算。[结果]石漠化程度越高,花椒林碳汇量越低,反之,石漠化程度越低,花椒林碳汇量越大,其中轻度石漠化花椒林碳密度为3.24t/hm2,中度石漠化为3.12t/hm~2,强度石漠化为2.81t/hm~2,轻度中度强度;随着土壤深度和持土量的增加,花椒林碳汇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花椒林的平均碳密度为3.06t/hm~2,花椒林的综合最优碳汇经济效益为1.92×10~4~2.56×10~4元/hm~2。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的景观格局,利用GIS,ENVI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分析了遗产地及缓冲区2001年、2010年、2016年3个关键时期的景观格局及其演变规律,揭示了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不同发展阶段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自2001年以来,各类景观均处于动态变迁过程,林地景观为研究区的优势景观,一直占研究区整体面积的80%以上,16年间,林地、灌丛、建筑用地、裸地和水体的面积净增加,耕地面积净减少;(2)景观动态变化度在2001—2010年较大,林地景观面积比例增加了6.98%,耕地面积比例减少了8.4%,面积减少了近一半,有44%的耕地面积和64.35%灌丛面积转入林地景观,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大幅下降;(3)2010—2016年景观动态变化度相对较小,林地面积比例下降了1.22%,耕地面积比例增加了1%,建筑面积持续增加;建设用地转出率最高,其次是裸地,景观类型的丰富度有所上升,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稍有加深;(4)除了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化外,退耕还林政策、城镇一体化建设、高速交通建设是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旅游增长和开发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6.
贵州省岩溶地区坡度与土地石漠化空间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喀斯特石漠化从本质上来讲是喀斯特地区的成土速率远小于水土流失的速率而造成的土地生产力的退化过程.坡度起伏决定着地表现代侵蚀作用的强弱,影响着水土流失的强度;坡度越大,地表物质的不稳定性就越强,土壤越容易遭受侵蚀而变薄.在前期工作中,构筑了贵州省岩溶地区1∶500 000坡度分级图和石漠化分布图,对岩溶地区坡度图和石漠化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坡度与石漠化形成的相关关系.贵州省岩溶地区坡度主要集中于10°~25°之间,不同程度石漠化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25°的坡地区;在坡度>18°的地区,石漠化的发生率基本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强度石漠化的表现尤为明显;<18°的坡地区石漠化程度主要以轻度和中度为主.  相似文献   
77.
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根据已报到的研究材料,综述了中国南方稻区再生稻的研究进展。所有的水稻品种均可获得一定的再生稻产量,常规品种的再生稻产量明显低于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而三系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又较两系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低;留桩高度各地因组合不同和生态条件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为10~40 cm;各节间腋芽在温度、光照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均能较好的萌发,施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有效促进腋芽的萌发,并能提高再生芽的成活率;再生稻腋芽萌发及成活的最适温度为24.5~27.0℃,相对湿度为81%~85%,‘汕优63’再生稻结实率≥70%的临界低温指标是:连续5日平均气温≥21℃;头季稻齐穗期剑叶SPAD值、叶片含氮量和群体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3个因子可以用来预测再生稻高产的促芽肥经济施用量;超级杂交稻也可获得较好的再生稻产量。再生稻的栽培技术还可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8.
为进一步认识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其生态效益,以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典型区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流域的土壤物理特性和植被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机械组成直接影响径流区土壤的渗透能力,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水稳定性能相差较显著;土壤容重、持水率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表现在土壤容重均较低,土壤结构较为疏松,依次是灌草丛地<(陡坡地)退耕还林地<缓坡耕地;植被覆盖的多少与水土流失的变化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土壤侵蚀量与植被覆盖度在α=0.05水平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779,0.853,植被覆盖度愈大,侵蚀愈弱.喀斯特高原山地水土流失因素与土壤物理性质有着最直接、最敏感的相关性,以植被恢复及控制人为干扰来减少水土流失效果最佳,生态效益能实现最大化.该研究成果必将对同类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起到积极作用,为喀斯特山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江西省修水县崩岗侵蚀非常严重,全县共有崩岗5 457个,是江西省严重县之一。为切实抓好崩岗治理,针对崩岗现状、分布特征、侵蚀危害性以及治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科学规划、积极融资、综合治理等防治对策,实现治理一处,成功一处,见效一处。  相似文献   
80.
聚磷酸铵的合成工艺与阻燃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聚磷酸铵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燃剂.但聚合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与阻燃基材的相容性.以磷酸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分步聚合的方法,控制适宜的聚合条件.合成了高聚合度的聚磷酸铵.该产品水溶性小,与树脂相容性好,以聚磷酸铵为基组成的膨胀型阻燃剂应用于聚乙烯阻燃.取得了良好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