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1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林业   517篇
农学   203篇
基础科学   236篇
  189篇
综合类   1904篇
农作物   189篇
水产渔业   196篇
畜牧兽医   862篇
园艺   328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基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脆弱的生境及传统农业实践,通过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建植人工草地来发展养猪业是缓解石漠化恶性演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文中系统分析了喀斯特地区"以草养猪"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详细阐述了以草养猪存在的关键难题及推动以草养猪发展的具体解决措施,有助于实现林-粮-草-畜的高效和谐发展及区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养猪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并推动该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优化。  相似文献   
72.
<正>湖北是我国养蜂大省,也是全国蜂产品主要产区之一,养蜂规模、蜂产品加工与出口创汇等多年来一直深受全国业界注目。湖北养蜂业有2000多年历史,蜂文化底蕴深厚,"养蜂不用种,只要勤作桶,有桶就有蜂,卖蜜不卖种"及"以蜜投桶、举群悉至"等古老蜂文化影响至今。同时,湖北发展养蜂业还有很好的地域优势、蜜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并且已由一种传统的产业转向新型的现代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一、湖北养蜂产业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73.
广元市昭化区马尾松林下种植茯苓经济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元市昭化区利用异常死亡的马尾松树林下种植茯苓的技术,对其种植成本和收益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死亡的马尾松林下种植茯苓,段木种植其平均产量可达48.82 kg,树蔸种植其平均产量可达10.02 kg,效益显著。同时可减少处置异常死亡树木的成本,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4.
秸秆还田作为一种改善土壤结构及增加农作物产量的生态、经济、有效的农艺覆盖措施,被广泛地应用到农村地区的水土保持和农作物增产的工作中。喀斯特地区由于特殊脆弱的地质地貌自然背景,加上强烈的人为耕作活动,石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进而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作物减产。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占据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极大的比例,秸秆还田农艺覆盖措施是水土保持工作中一种较为成熟的水土保持措施,它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结构,减少了降雨对地表的冲刷,径流量及泥沙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起到了保水保土的作用,并且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目前,对于喀斯特区秸秆还田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总结分析了秸秆还田的生态、经济效益,并从秸秆还田量、秸秆还田深度、秸秆还田方式、耕作方式、施肥方式5个方面阐述了影响秸秆还田效益的因素,提出了秸秆还田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展望,并将其进一步运用推广到喀斯特地区的秸秆还田工作中,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土壤通用侵蚀方程的修订,秸秆还田利用方式的优化配置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5.
葡萄籽蛋白是优质的蛋白质资源,是具有特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和多肽的重要来源。对葡萄籽蛋白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制备方法和葡萄籽多肽进行总结分析,为葡萄籽蛋白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6.
以辛香二号为对照,在贵州遵义、黄平、铜仁等9个试点进行了9个品种的区域试验,为贵州辣椒品种的审(认)定、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参试干辣椒品种平均667 m2产量依次为卓椒十二号椒王九号天升(CK)黔椒10号星火8号方辣1号湘冠4号铜仁干椒二号老农917黔辣448。综合评价较好的品种是卓椒十二号和铜仁干椒二号。  相似文献   
77.
78.
秸秆堆肥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然而这些秸秆并没有被合理应用,甚至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利用微生物对秸秆进行堆肥降解是秸秆科学再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具有无污染、成本低、条件温和、改善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等特点。堆肥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和酶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堆肥的效率,对秸秆堆肥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及堆肥条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秸秆堆肥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收集和鉴定了云南省和贵州省共46份灯盏花种质资源,筛选出适合生产不同药品的成分专用型种源,为专用型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利用HPLC测定了灯盏花种源10种活性成分含量,相关分析阐明各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对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6份灯盏花种源灯盏乙素(scutellarin, SE)含量在2.5%以上,是培育灯盏花素专用型品种的优良材料,其中4份种源同时含有高含量(>1.0%)的双咖啡酰奎宁酸酯(dicaffeoylquinic acids, diCQAs),是培育灯盏细辛专用型品种的优良材料;同时,筛选出8份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TFs)含量高于3.5%的种源,适合选育总黄酮专用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SE含量与diCQAs和TFs含量均显著正相关,是灯盏花品质育种的标志性成分。聚类分析将灯盏花种源分为三大类,除1个种源的SE含量和diCQAs含量接近(第Ⅲ类)外,其他种源SE均占总活性成分的60%以上,其中第Ⅰ类为高TFs型种源,TFs占到总活性成分的80%以上,diCQAs占总成分的15%以下;第Ⅱ类为高diCQAs型种源,diCQAs占总成分的16.9%~28.9%,TFs占到总活性成分的80%以下。该结果表明灯盏花种源活性成分组成存在多种类型,为专用型品种选育提供了可能,灯盏乙素含量可以作为专用型种源筛选的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80.
以兰科植物形态分类学为理论基础,从兰科植物的种类、栽培应用形式、兰文化在专类园中的应用等方面,对福州市于山兰圃进行调查,记录兰科植物种类及栽培应用形式等,并拍照记录。调查结果表明福州市于山兰圃中,用于造景的兰科植物共有28属87种,利用地栽、盆栽、附植三种栽培形式与其他园林要素组合搭配,并将兰文化赋予具体的景致之中,从而升华为意境美。旨在为扩大兰科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和兰科植物专类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