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海南省毛节瓜炭疽病田间发病症状、病原菌种类和发病规律的研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田间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尖细蛾,又名爻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以幼虫为害叶片、嫩梢、花穗,但不为害果实,这是与荔枝蒂蛀虫为害特征上的本质区别.荔枝尖细蛾幼虫除蛀食叶片中脉外,还蛀食叶肉,留下表皮呈枯袋状,在荔枝、龙眼秋梢抽生期常同时混合发生为害,造成花枯死梢、叶片变枯破裂.海南省自90年代开始荔枝、龙眼规模种植,虽然发展比较晚,但受其危害却愈来愈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用1.5%甲维盐EC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实施大田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第15 d,1.5%甲维盐EC 15 g.a.i/hm2、12.75 g.a.i/hm2和10.5 g.a.i/hm2 3个剂量处理的卷叶率分别为0.27%、0.75%和1.34%,防治效果分别为97.72%、93.64%和88.55%,在本试验使用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无药害,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海南豇豆主要鳞翅目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清为害海南豇豆的主要鳞翅目害虫种类,描述它们的为害症状和形态特征,总结高效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棉隆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98%棉隆MG 3个不同剂量、10%噻唑膦GR及空白对照共5个处理,进行防治露地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并从土壤2龄幼虫(J2)减退率和根结防效两方面进行防治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移栽后30 d和60 d,98%MG 450 kg·hm-2处理区的J2减退率分别为91.74%和82.80%,375 kg·hm-2处理区60 d后的减退率达73.81%,表明其不仅对J2数量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持效期。收获末期,其3个剂量处理的根结防效均在75%以上,最高达86.14%,对番茄根结形成表现出良好的控制作用,建议使用剂量为375~450 kg·hm-2。基于使用方法和环境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应用。  相似文献   
16.
棉铃虫又称番茄蛀虫,分类上属鳞翅目夜蛾科,为杂食性蛀果类害虫。近年来随着我省冬季蔬菜种植业的发展,为该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和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其为害日趋严重。该虫主要危害番茄、辣椒、茄子、瓜类和豆类作物。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为主,亦食害嫩茎、叶和芽。幼虫危害番茄果时,具转果习性,即幼虫蛀人果内咬食,形成蛀孔后又转它处危害,  相似文献   
17.
5种药剂对甘薯小象甲的室内毒力与田间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1.8%阿维菌素乳油、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啶虫脒乳油和240g/L氰氟虫腙悬浮剂5种杀虫剂对甘薯小象甲成虫进行室内毒力及田间应用试验,毒力指数分别为6000.56、418.16、100、38.58和6.16;田间药效分别为82.61%、65.22%、64.13%、52.13%和50.99%。  相似文献   
18.
为弄清海南薯蓣茎腐病病原,采用离体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从海南临高、海口等薯蓣生产基地采集病样89份,纯化出分离物28个。经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物lp3—1、b16-5、bd6-4和lp2—5为薯蓣茎腐病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4个分离物均为镰刀菌(Fusariumsp.)。利用真菌18SrRNA基因引物、镰刀菌特异性引物和轮枝镰刀菌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能扩增出510bp大小的镰刀菌DNA片段,不能扩增出轮枝镰刀菌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且镰刀菌Fu3/Fu4区序列分析能进一步确定薯蓣茎腐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薯蓣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dioscorea)侵染引起的一类植物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19.
螺旋粉虱的为害对番石榴的产量、口感和品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珍珠番石榴的螺旋粉虱受害指数达73.07时,其产量损失率高达86.09%;(2)螺旋粉虱的为害对番石榴果实中N,P,K,Ca,Zn,可溶性糖,蛋白质,pH和硬度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但却显著降低了果实中VitC,Mn,Zn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生长速率法对采自福建漳州的红麻炭疽病菌进行了不同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9种药剂中,50%咪鲜胺锰盐WP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和EC90分别为0.0443μg/ml和0.8077μg/ml:25%吡唑醚菌酯EC和10%的苯醚甲环唑WG也表现了良好的抑制效果,其EC50分别为0.1410μg/ml和0.4098μg/ml,EC90分别为954.8009μg/ml和207.7769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