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治疗动物疾病时,为了有效的刺激机体,运用维生素C制剂有其重要意义。文献记载,在产蛋鸡和雏鸡的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可提高雏鸡的成活率3.6—5.1%。作者研究了小鸡从出壳一天到150天期间维生素C  相似文献   
72.
试验结果表明:在苗期(5月)控水的基础上,玉米一般需灌水3~4次。在有地下水补给(生育期地下水埋深150~200cm)和正常降水(生育期有效降水在150mm以上)的情况下,玉米在播种期(4月中下旬)、拔节期(6月中旬)和抽雄期(7月中旬)灌3次水即可。若遇干旱(降雨量减少1/3左右,生育期有效降水在100mm左右),可在灌浆期(8月中旬)补灌1水。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在有地下水补给(生育期地下水埋深150~200cm)的情况下,灌水定额以50~60m^3/667m^2比较适宜,灌溉定额为160-180m^3/667m^2;在无地下水补给的情况下,灌水定额为70~80m^3/667m^2,灌溉定额为280-300m^3/667m^2;若遇干旱(降雨量减少1/3左右的一般干旱年份),6、7、8月各次灌水应酌情提前,同时,各次灌水可增加15~20m^3/667m^2的灌水定额,使灌溉定额达到320~340m^3/667m^2。  相似文献   
73.
棚室蔬菜栽培由于温度条件控制不当会经常发生高低温危害,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时会给蔬菜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74.
玉米新品种瑞普959是以WX523为母本、WX318为父本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10、2011年参加山西春播中晚熟区试验平均产量11 563.5 kg/hm~2,比对照品种大丰26增产7.3%。2011年参加山西春播中晚熟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412.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5.6%。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抗病性、栽培技术要点,指出其主要特点为抗倒伏、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性好等,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75.
宁南山区马铃薯移动滴灌补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旱区马铃薯的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户用型移动式滴灌装置"为补水设施,对宁南山区马铃薯进行定期补灌,研究不同处理(①不补水(CK);②补水30m3/hm2;③补水60m3/hm2;④补水90m3/hm2)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使用"户用型移动式滴灌装置"补水可明显提高宁南山区的土壤含水量;灌水30、60、90m3/hm2的处理马铃薯产量分别增加了7032.5、13292.5、13637.5kg/hm2,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1.0%、77.5%和79.5%;3个处理马铃薯产值分别增加了5626、10634、10910元/hm2,产投比分别为4.02、6.26、5.07。[结论]宁南山区马铃薯每次补水量以60m3/hm2为宜。  相似文献   
76.
为明确不同浓度矮壮素对藜麦抗倒伏的应用效果,以静藜1号为试验材料,在山西静乐县进行了不同浓度矮壮素对藜麦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分析各浓度与藜麦茎秆抗倒性、节间长度、倒伏表现率等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藜麦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矮壮素浓度为1.00%~1.25%时,茎秆基部抗折力增加显著,植株较矮,节间缩短,根冠直径和茎秆直径增粗,倒伏指数下降明显。在该试验条件下,藜麦生产上用矮壮素能够抗倒增产,且以高浓度(1.00%~1.25%)喷施节本增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7.
为适应当前玉米密植与机械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利用国外优异玉米种质材料组配基础群体,采用高密度大群体,定向接种鉴定等方法,以选育的抗病优良自交系‘RP86’为母本,‘RP06’作父本,杂交组配育成耐密抗逆高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瑞普909’。区试平均产量为12589.5 kg/hm 2,比对照品种增产7.1%,试验点111个,增产点占93%;生产试验产量为12601.5 kg/hm 2,比对照品种增产7.7%,试验点54个,增产点占95%。区域和生产试验平均倒伏(倒折)率1.6%,抗大斑病、茎腐病和穗腐病。籽粒粗淀粉含量75.24%。研究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抗倒、品质优良、适应性广、耐密植、宜机收。2017年通过山西省审定,2018年通过陕西、内蒙古和国家审定。适宜在东华北、西北春播中晚熟区和山西南部等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8.
2005年春季,我县多数养殖水域发生鲤鱼疖疮病,尤以农村坑塘及部分养殖河道为重。流行时间从5月初至中下旬。该病在我区大面积流行十分少见。我站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进行指导防治,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该病的防治情况作一整理,供参考。一、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二、症  相似文献   
79.
云斑鮰,又称褐首鲶,其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我区有许多农民引进养殖,2002年,暴发了出血性腐败症,损失很大,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为此笔者把该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整理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在生产中参考。一、病原嗜水气单胞菌。二、流行情况该病流行水温10~36℃,尤其在高温季节,水温28℃以上最为流行。该病发病快、疗程长、易复发,感染率高、死亡率更高。三、症状通过对病鱼的解剖观察,该病症状为:岸边观察鱼离群独游,行动迟缓无力,体表呈花斑状。捞取观察,主要表现充血症状,各鳍基部、下颌部充血严重,体表…  相似文献   
80.
本文阐述了以微生物制剂为主的奶牛生物增奶剂和化学增奶剂的研究概况。报道了当前酵母茵、乳酸茵、米曲霉、复合茵制剂等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增奶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概述。同时指出化学增奶剂的应用效果取决于所试奶牛日粮营养成分的盈缺,选择适宜时机和剂量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