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8篇
  28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针对舞钢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剖析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加强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32.
多效唑对盆栽北美冬青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抑制剂多效唑(PP333),采用喷施和灌根2种方法,研究其对1年生盆栽北美冬青的矮化效应。结果表明:PP333能够有效地抑制北美冬青生长,缩短1年生小枝长度和小叶间距,降低日均生长量和相对生长率。综合考虑北美冬青盆栽的生长量和观赏价值,调控株形效果最好的处理为叶面喷施5000 mg·L-1或盆土浇施10000 mg·L-1。  相似文献   
233.
文章在分析农牧企业的"管理链长导致组织效率低,信息传递链长导致信息传递慢、易失真且不对称,组织结构缺少灵活性和协同性,员工信息技术水平提升空间大"等特点的基础上,认为移动互联网普及对农牧企业的经营环境产生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具有更大赋权且消费市场更加细分、企业经营环境变化更加剧烈、产品周期缩短".为了适应企业经...  相似文献   
234.
大凌河是辽西地区的一条主要河流,流经辽宁、内蒙古、河北3省(区)共计20个市县,经义县、凌海市入渤海,全长398km,流域总面积23263km^2,其中朝阳段面积为12949.9km^2,占朝阳市总面积的65.7%。多年来,由于干旱和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到2002年底,朝阳市境内大凌河流域内共有水土流失面积6824.1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2.7%。经过多年的治理,水土流失状况有所控制,但由于干旱少雨,生物措施不很理想,所植树木常因干旱枯死。经过多年实践证实,紫花苜蓿是最优选择,一是可以防风固沙,二是可以保持水土,三是可以产出牧草,有效控制天然和人为因素对植被的破坏。  相似文献   
235.
开展长江“1515”三道防线实施后的植被恢复效果分析,对评价生态修复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5年和2021年高分一号卫星影像数据,运用像元二分模型和转移矩阵法,分析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评价安徽沿江地区植被恢复成效。结果表明,2021年较2015年植被覆盖度整体明显提高,其中高覆盖度由2015年的61%增加到2021年的88%;植被覆盖度等级主要由中高覆盖度、中覆盖度向高覆盖度转移,转移面积分别为18.57%和6.31%,其中安庆和芜湖发生转移的面积最为突出,植被恢复最好;“1515”防线内,以植被中高覆盖度、中覆盖度和中低覆盖度向高覆盖度转移为主,转移面积占比由大到小的区域依次为安徽沿江1 km(27.2%、16.79%和8.06%)、5 km(24.02%、13.91%和6.01%)、15 km(22.78%、10.79%和4.35%),芜湖市在“1515”三道防线的植被恢复效果最好;植被覆盖度等级向好转移以耕地、林地、裸地为主,转移面积占比为耕地>林地>裸地,其中耕地随着防线距离的增加而转移面积减少,林地和裸地随着防线距离的增加而转移面积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和安徽沿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36.
当前大豆品种较多,不同品种适宜生长的环境不同。筛选适合养分吸收利用高效品种对黄淮海流域大豆养分高效利用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河北藁城大豆主产区,筛选河北省25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品种大豆产量与养分吸收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豆产量间差异较大,产量介于881~4169 kg/hm2,最大产量差异为3288 kg/hm2。同时,不同品种大豆养分吸收利用间差异较大,高产品种籽粒氮、磷、钾平均养分吸收量较中产和低产品种分别显著增加43.9%、39.4%、41.2%和126.0%、124.9%、120.8%,而高产和中产品种每生产100 kg籽粒氮、磷、钾平均养分需求量较低产品种分别显著减少9.8%、17.0%、28.9%和12.3%、16.0%、21.8%。不同大豆品种的产量与养分吸收利用差异明显,产量较高的品种养分吸收利用的能力也较强,在实际生产中选择适宜当地环境的品种,既可增加大豆籽粒产量,又可提高养分吸收利用效率,达到减少肥料投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7.
氮肥对菘蓝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氮素用量对不同生长期菘蓝叶、根产量及其氮素吸收量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为氮素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调查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不同生长期根(板蓝根)和叶(大青叶)干质量,并测定叶、根氮素含量和收获期土壤硝态氮。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75 kg/hm,大青叶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为150 kg/hm时,板蓝根产量、根冠比、植株氮素吸收量及产值达到最高值,超过150 kg/hm时开始下降。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60~100cm的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应增加,从而对环境污染的风险明显增大。综合大青叶、板蓝根产量及其氮素吸收量、根冠比、0~100 cm土壤硝态氮的结果可知,氮的合理用量为150 kg/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