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28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闽引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CPI86134及其辐射选育新品系86134R1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的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对其叶片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圆叶决明的叶片保水力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升高,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通过对干旱胁迫下CPI86134与86134R1几项抗旱生理指标的比较,显示辐射选育新品系86134R1比CPI86134具有更好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72.
气候变化对福建省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研究牧草生产力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0a来,福建省气温呈现升高趋势,平均每10 a升高0.2℃;年降水量变化总体上呈不显著的增加态势;牧草气候生产潜力随年代的变化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空间上以厦门地区最高,三明地区最低.降水量对福建省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明显高于气温.若未来温度每降低1℃,降水减少1 mm时,牧草气候生产潜力分别降低318.3 kg·hm~(-2)·a~(-1)和22.7 kg·hm~(-2)a~(-1).  相似文献   
73.
综述了土壤有机碳分组方面的研究结果,主要讨论了在不同利用类型和不同经营方式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组分分解、蓄积、含量、存量、分配比例等的动态变化,为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4.
不同C/N比对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物质能量转化效率低、CO_2和CH_4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等问题,采用自制强制通风发酵箱装置研究了不同碳氮比对培养料发酵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氮物质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以CO_2为主,CH_4、N_2O和NH_3的排放量较少,并且CO_2、N_2O和NH_3的累积排放量均随C/N比的增加而降低。C/N分别为28,33,38,43处理以温室气体形式损失的碳分别为46.16,37.44,33.04,31.76 g/kg,损失的氮分别为4.72,3.49,1.76,1.65 mg/kg。C/N为33的处理更适合微生物活性,有机物降解率高于其它处理。到发酵结束时,C/N分别为28,33,38,43处理的碳物质损失分别为36.55%,45.5%,37.22%,32.71%,氮物质损失分别为5.41%,13.84%,7.59%,16.33%;但随发酵的进行,全氮相对含量因有机物降解而浓缩,呈现增加趋势。综合考虑温室气体排放和培养料发酵质量两个方面的因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适当提高C/N比,采用C/N为33:1~38:1的培养料配方,在不影响发酵质量的同时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另外,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集中在高温期,高温期越长,排放的温室气体越多,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及时翻堆,以控制发酵温度和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75.
蛹虫草可人工驯化栽培,且与冬虫夏草一样含有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同时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日益稀少的冬虫夏草。为了充分研究蛹虫草栽培及加工技术,本研究总结了蛹虫草的成分、药理性质、人工栽培及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阻碍蛹虫草大规模种植的原因,指出蛹虫草加工技术不高、研究较少等问题并对今后蛹虫草研究及产业化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6.
以豆科牧草圆叶决明为材料,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喷施和土施镧对材料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镧能显著增加圆叶决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干物重。在各取样时期, 圆叶决明地上部的干物重, 喷施处理以Y2 (500 mg L-1)最高, 比对照增加15.91%~20.03% (P<0.05); 土施处理以Y8 (1 000 mg L-1)最高, 比对照增加14.28%~17.42% (P<0.05)。在各取样时期, 圆叶决明根干物重, 喷施处理以Y2最高, 比对照增加19.88%~25.34% (P<0.05); 土施处理以Y8最高, 比对照增加21.41%~27.03% (P<0.05)。在同一施镧水平上, 喷施的干物质积累和土施的并无显著差异, 并且最高干物质积累的Y2和Y8处理之间也无显著差异。由此看来, 喷施效果更好, 使用量小, 更加经济和环保, 土施量比喷施量提高1~2倍即可。随着镧施用量的增加, 圆叶决明植株各部位的镧含量也增加。但土壤中镧的背景浓度较高, 施用量相对非常低, 圆叶决明吸收的量不多, 故施用前后土壤镧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7.
不同胁迫条件下决明对百喜草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在温度、pH值和模拟干旱(聚乙二醇)胁迫条件下,圆叶决明和羽叶决明对百喜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圆叶决明和羽叶决明对百喜草种子发芽、苗高和根长的影响总体上表现是温度高(27℃)时和温度低(23℃)时均对百喜草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而温度在25℃则表现出促进作用;在3个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胁迫下,决明对百喜草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在PEG浓度为20%时抑制最为明显;不同酸碱度(pH)胁迫下决明对百喜草的影响总体表现是高pH抑制,低pH促进。  相似文献   
78.
因地制宜地构建农-牧-菌循环农业体系、研发配套关键技术并集成推广应用,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与农业绿色产业发展,其有效实施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10年福建省在农-牧-菌循环农业体系优化构建与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的进展与应用成效,系统阐述了养猪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与菌业高效生产、农牧菌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循环利用与有效链接技术、农牧废弃物-食用菌循环农业综合开发体系及调控技术,深入探索了有益微生物菌剂筛选、主要接口技术优化、高效栽培基质研发、温室气体有效减排、复合体系碳中和等集成创新及其技术集成应用,深入分析了科技创新带动乡村循环农业开发与促进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作用,提出深化现代循环农业的研究方向及其重点技术攻关内容。  相似文献   
79.
为布设更加适应茶园开发的水土保持措施,以福建省安溪县采取了良好水土保持措施的山地茶园(已治理茶园)与未采取良好水土保持措施的山地茶园(未治理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了不同水平位置和高程下已治理茶园和未治理茶园土壤的N、P含量,以及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已治理茶园土壤中TP平均含量为0.63 g/kg,比未治理茶园土壤中的TP平均含量(0.44 g/kg)高43.2%;未治理茶园与已治理茶园土壤的TN含量均随高程降低呈减少的趋势,已治理茶园土壤TN含量在最大高程(600 m)处出现最大值,显著高于低高程区域;未治理茶园土壤TP含量随高程降低呈减少趋势,而已治理茶园TP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在最低高程(300m)处出现最大值;在水平位置上,已治理茶园土壤的N∶P值从支毛沟的上游到下游呈显著减少趋势,而未治理茶园土壤的N∶P值则相反,呈显著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0.
福建省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模式优化与集成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福建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优化构建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牧菌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的主体生产模式。同时根据不同主导产业,创立5个转化利用与有效连接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链开发模式。通过科研创新,突破28项关键接口技术,并实施新品种与新技术的集成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总结了因地制宜构建生产模式的经验,综述了因势利导创立技术体系的进展,剖析了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现代循环农业的发展对策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全国现代循环农业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