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从感病杨树上分离纯化得到的4种冰核活性细菌;成团泛氏菌[Pamfoea agglomerans(E.herbicola)],菠萝泛氏菌[P.tnanas(E.ananas)],大黄欧文氏菌[Erwinia rhapontici]和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作为抗原,分别免疫家兔,获得较高滴度的专化抗血清,经试管沉淀试验测得滴度分别为:1/1024、1/2048、1/1024、1/1024;专化性反应率为95.8%,在检测技术研究中,进行了试管沉淀法、玻片凝集法、环状办面凝集法和对流免疫电泳4种试验,通过比较证明,环状界面凝集法用于检测带菌苗木最为6方便和可靠,对已知病原菌的检出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2.
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寄主抗病良种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良种区域品评调查和良种区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抗病性、抗逆性、生长量和形质为综合评价.新选用材、绿化杨树抗病优良品种、品系:黑龙江省为 613(银×中)、美黑 3号(美杨×欧洲黑杨)、黑小 2号(欧洲黑杨×小叶杨):吉林省为白城2号(小叶杨×钻天杨)、白林3号(小叶杨×欧洲黑杨)、白林1号(白城24 ×欧洲黑杨)和白城 5号(小叶杨×钻天杨);辽宁省为美洲黑杨与欧美杨杂交种的辽宁杨、辽河杨、盖杨。  相似文献   
13.
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发病的主导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我国东北地区、杨树上普遍存在的冰核活性(INA)细菌,能在温度-4℃以下产生冰核活性,主要种类为:成团泛氏菌[Pantoea agglomeransGavinietal=Erwinia herbicola]、菠萝泛氏菌[Pantoea ananas(Serrano)Mergaert et al=E.ananas]、大黄欧文氏菌[Erwinia rhapontici(Millard)Burkholder]、噬夏孢欧文氏菌[Erwinia uredovara(Pon.et al)Dye]和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ue Van Hall]。它们主要分布于感病寄主的冻枝、冻死芽、枝干肿包、溃疡瘤、病枝、真菌溃疡病斑等部位,春秋两季为活动期和侵染期,出现频率最高,占细菌分离数的50%以上,泛氏菌占优势,在病部内外均有分布,内部较多,杨树冰核活性细菌在春秋季节霜冻条件下能造成杨树冻达,并引起肿茎型细菌溃疡病,是病害发生的主导因素,研究还证明,杨树冰核活性细菌能增强真菌溃疡病菌的侵染,促进真菌溃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冰核细菌溃疡病发生特点与环境条件的之间的关系,选出了影响杨树病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同时综合分析病害流行的主因和诱因,提出东北地区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危险等级划分标准,并将东北地区分为重发区、常发区、偶发区和安全区4个不同等级冰核细菌溃疡病发生区。6种模型曲线的非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冰核细菌溃疡病流行的时间动态以理查德生长模型为最优生长模型。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元线性的中期预报方程,可以预测第二年的病情指数。根据病情指数随时间增长的趋势,选用灰色方法建立GM(1,1)数学模型,可做出中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15.
PoplarisakindofgrowingquicklyspecieswithhighornaInentajandappliedvaluesisusedextensiveIyintllestreetofcitiesbotanicaIgardenandfarmprotection.Thep0pIarsarealwaysfacingthethreatsofdiseasesandinsectswI1ichcanmakethemdecIineingrowingandevendie.One0ftl1eiInpor…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户外游憩资源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户外游憩业的发展在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对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何平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文中介绍了美国户外游憩的发展历程, 以及游憩资源管理中游憩承载力、环境影响评价及风景资源管理方面的发展概况及研究成果, 以期为今后我国开展游憩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流行的时间动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1990~1994年生长季杨树细菌溃疡病病情每月的观测数据.分别进行指数、单分子、逻辑斯谛、高姆比兹、韦布尔和理查德六种曲线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结果、病情随时间的进展曲线以理查德模型为最优.同时说明杨树细菌溃疡病属于多循环的复利病害.在病害防治和预测上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株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频次分布测定法和扩散系数C、聚集度指标I和LIP、扩散型指数Iδ以及Iwao的回归分析、Taylor's幂的法则和种群群聚均数λ等聚集度指数,研究了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株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其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在林间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并随病菌的扩散、病害密度的增长,其分布型也由聚集逐渐趋于随机和均匀分布。同时探讨了空间分布型在资料代换、抽样设计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发生的主导因素为依据.提出了防治此病的主要途径:(1)选用抗性强的杨 树品种、品系.适地适树造林;(2)采用链霉素( 600 mg/kg)、水基杨酸( 10 mmol/L)、乙酸苯汞( 100 mg/kg)和灭活的成团泛氏菌(Pantoea agglomerans=Erwinia.herbicola)等诱导剂浸泡杨树插穗进行育苗、有 明显的诱导抗病效果.平均诱导效果达70%以上;(3)将插穗进行沙藏处理和地膜覆盖育苗可避免霜冻害和旱 害.减轻杨树冰核细菌的侵染、又能提高苗木的生长.平均提高生长率达30%以上;(4)在早春杨树萌芽前喷 洒链霉素( 600 mg/kg)+防冻保护剂( 100 ×)对该病有一定防治效果、平均达万. 83%。  相似文献   
20.
对应用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的防治示范林样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经过防治后,幼林和成林材积与对照林相比有明显增长,幼林林木平均增长率73.21%,平均增长材积27.68m^3/hm^2,红旗林场和三牧林场成林林木分别平均增长76.04%和80.16%,材积分别平均增长178.95m^3/hm^2和213.30m^3/hm^2,至2000年,此项成果在黑龙江省推广应用防治面积2.1万hm^2,按材积增长计算,获得直接经济效益53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