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21.
本研究以13个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 (L.f.) D.Don]种质为材料,分别将其置于0、-5、-10、-15℃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常温(25℃)为对照,测定其在不同处理下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不同日本柳杉叶片相对电导率表现为逐渐升高,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可得,13个日本柳杉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L11 L6 L4 L9 L2 L1 L10 L7 L13L8 L3 L5 L12。  相似文献   
22.
23.
绒毛白蜡‘紫箭’是由白蜡种质资源收集过程中发现的优良单株培养出的新品种。干形较直,当年生枝夏季表皮褐紫色。叶片纸质,表面无光泽,速生,耐盐碱,适应范围广,在中国白蜡树属树种主要分布区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24.
以烟威地区48个元宝枫优良单株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嫁接时间和不同嫁接方法对元宝枫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夏季(7月初)嫁接的元宝枫成活率较高,平均成活率为30.42%,差异极显著。采用插皮接的元宝枫成活率最高,最高可达82.5%。因此在烟威地区进行元宝枫苗木嫁接时,在7月初使用插皮法进行嫁接,能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25.
元宝枫嫩枝扦插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探讨影响嫩枝扦插的内外因子,为元宝枫嫩枝扦插繁殖及引种驯化提供参考。以元宝枫为研究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研究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处理时间和扦插基质对嫩枝生根率、不定根数、最大根长和根幅的影响。结果表明:元宝枫嫩枝插穗生根率及生根后根系各种指标,不仅受到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处理时间和扦插基质等单个因子影响,还受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元宝枫嫩枝生根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1B1C1D1,即1500 mg/L ABT1处理10 s,以混合基质为扦插基质,生根率达89%。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元宝枫根系发育指标的最佳处理组合为4号处理组合,即1500 mg/L NAA处理5 min,以珍珠岩为基质,其隶属值最大(1.82),生根率达87%。从生根率和根系发育指标综合考虑,4号处理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价值更高,能广泛满足良种化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26.
为了提高椴树嫁接成活率和接穗利用率,笔者以种源地不同的椴树属7个不同树种(糠椴、紫椴、欧椴、欧椴大叶椴、欧洲小叶椴、银毛椴、小叶椴)的1年生枝条为材料,以2年生紫椴实生苗为砧木,采用劈接、芽接2种嫁接方法,对椴树属植物的嫁接繁育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树种不同,与砧木的亲和力也不同,导致各树种嫁接成活率差异显著,其中欧洲大叶椴、欧洲小叶椴、小叶椴、紫椴、糠椴、银毛椴、欧椴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63.30%、75.75%、81.25%、62.10%、62.11%、62.50%、65.80%。2种嫁接方法成活率也各不相同,芽接成活率在50.00%以上,劈接成活率因接穗不同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7.
为探索建立绒毛白蜡组织培养快速繁育体系,本研究以绒毛白蜡带芽茎段为材料,探讨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配比对绒毛白蜡组培快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S、DKW均可作为绒毛白蜡繁殖的基本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TDZ+0.5 mg/L 6-BA+0.5 mg/L IBA,平均增殖系数达7.1,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0.1 mg/L KT+0.5 mg/L TDZ+0.01 mg/L NAA,平均苗高达7.15 cm。  相似文献   
28.
为探究绒毛白蜡smh1端粒结合蛋白基因在端粒中的作用以及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绒毛白蜡smh1端粒结合蛋白基因克隆及分析。以绒毛白蜡幼苗为试材,Illumina Hi 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的绒毛白蜡转录组Unigene数据为基础,采用RT-PCR方法克隆绒毛白蜡smh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从绒毛白蜡叶片中成功克隆出一个smh类端粒结合蛋白基因编码区序列。基因编码区长度为879 bp,可编码29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1.66 k Da,等电点为6.5,原子总数为4457个,分子式为C_(1371)H_(2242)N_(392)O_(439)S_(13)。Conserved Domains数据库对蛋白质的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序列具有植物端粒结合蛋白Smh(single myb histone)亚家族典型的结构特征,包括位于N-端的Myb样结构域以及中间的组蛋白H1/5样结构域。将Fv Smh1端粒结合蛋白与含有telobox基序的其他端粒结合蛋白进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结果显示SMH端粒结合蛋白与TRF1和TRF2同属一个分支,具有较近的关系。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推断所克隆的绒毛白蜡smh1基因可能对植物端粒结构的维持和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燕丽萍  吴德军    刘翠兰  王因花  姚俊修  任飞 《园艺学报》2017,44(Z2):2733-2734
 ‘金箭’为绒毛白蜡雄株新品种。干形较直,耐盐碱,多年生枝干黄色,当年生枝黄绿色,叶片革质且有光泽,适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30.
为实现白蜡属植物优良品种的规模化生产,以5个白蜡属植物新品种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IBA、ABT1、NAA 3 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嫩枝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不同所适用的处理也不同。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扦插苗的生根率、总根数及不定根长进行综合评价,1号处理(200 mg/L IBA浸泡20 min)最适于‘金箭’和‘盐蜡’嫩枝扦插育苗,3号处理(200 mg/L ABT1浸泡20 min)最利于‘鲁蜡5号’,4号处理(1000 mg/L ABT1浸泡1 min)最适用于‘青碧’,而‘华雄’则最适合用5号处理(200 mg/L NAA浸泡20 min)。对5个白蜡新品种的扦插苗各指标进行比较,不同品种间的生根率、总根数及不定根长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平均生根率由高到低为‘盐蜡’>‘青碧’>‘金箭’>‘华雄’>‘鲁蜡5号’;总根数以‘青碧’最多,平均总根数为13.1条;不定根长以‘鲁蜡5号’最长,为9.4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