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竹子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及抗寒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2014年10月-2015年3月对山东省、江苏省和江西省境内有代表性竹子分布区进行基因资源调查与收集,共收集种质31份,分别保存于威海文峰基地与济南历城区唐王基地资源圃。(方法)连续2年调查其成活率、萌笋率及抗寒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31份种质进行了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初步评价结果是:“桂竹”、“金明竹”等7个竹种适应性强,(结论)适宜山东省栽植并可开发利用,为山东省竹种引进及促进竹林景观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白蜡是我国一种常见绿化树种,因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和海陆分布等自然地理因素不同,造成地区之间种质资源的自然差异。真实性和纯度是种质资源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建立快速、精准、便捷的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于白蜡种质的溯源及新品种授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013年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白蜡种质资源调查项目中采集并保存的38份白蜡为试材,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不同纬度地区的白蜡种质资源进行指纹图谱构建,从150对候选引物中成功筛选出15条特异性强、条带清晰的引物作为核心引物,共检测出3.8个基因型,每对引物扩增的基因型2~6个不等。并构建白蜡DNA指纹图谱,采用5对引物组合即可将38份白蜡种质完全区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蜡种质间的亲缘关系与纬度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3.
槭树(Acer L.)属槭树科,是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的观赏树种,其品种丰富、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具备很好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用材价值。槭属植物不同种之间在物质组成上差异较大,因此某一种方法也许仅适用于某种或某类材料,想要找到相适宜的分子标记技术,应依据研究的应用目的及其研究对象不断地摸索、进步,从而选择既简单又可靠的DNA分子标记技术。现在已有数十种DNA分子标记技术,目前常用的分子标记方法有RFLP、RAPD、AFLP、SSR、ISSR、ITS、SRAP、SNP等,同时各种技术的结合使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和保护槭属植物种质资源,使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槭属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以此有效对槭属植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分析、遗传图谱的构建、建立DNA指纹库、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目前分子标记在槭属植物上的应用愈发广泛,技术也愈加成熟,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忽视,在对槭属植物的分子标记技术应用的现状与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之后,对未来分子标记技术在槭属植物的研究方向这一重要目标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黑松嫩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影响黑松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因子,以黑松当年生嫩枝为材料,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处理时间及扦插基质对黑松嫩枝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对黑松嫩枝扦插苗的生根率具有极显著影响,对扦插苗的不定根数量及最长不定根长影响不大,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处理时间及扦插基质对黑松扦插苗的生根率、不定根数量及最长不定根长均无显著影响。在9个处理中,6号处理(1000 mg/L ABT 1号生根粉处理40 min,扦插基质沙子:椰糠:珍珠岩:蛭石=20:16:3:1)的生根率最高,达76.0%,不定根数量及最长不定根长也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35.
为探明紫椴种子休眠原因并找到休眠解除方法,以紫椴种子为材料,对其透性、萌发特性及休眠解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种子透性试验结果表明,紫椴种子经浓硫酸处理后透性增加,吸水率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特性试验显示,紫椴完整种子萌发率为0,去掉种皮后,保留完整胚乳的种子萌发率为4.0%,切除部分胚乳(根尖未露出)的种子萌发率为23.3%,剥除胚乳帽露出根尖的种子萌发率为84.7%,离体胚萌发率为100%,此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存在休眠,但其种胚并不存在休眠,其休眠是由胚外因素导致,胚乳(尤其是胚乳帽)是造成紫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解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浓H2SO4处理15 min+500 mg/L GA3溶液浸泡12 h+低温层积30天,可使紫椴种子发芽率达92.0%,可作为快速解除紫椴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综上,紫椴种子的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性障碍,但胚乳帽是造成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使用浓H2SO4处理+GA3浸泡+低温层积的综合处理方法可在30天内解除紫椴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36.
探讨接骨木嫩枝扦插繁育技术,对开发利用这一珍贵植物具有重要意义。以2~3年生接骨木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GGR6、NAA、IBA 3种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及处理时间对接骨木嫩枝扦插的影响。生长调节剂以IBA的处理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达86.67%,与GGR和NAA处理下的平均生根率差异显著,而GGR6与NAA的效果差异不大。在处理时间上,以0.25 h的效果最佳,平均生根率达85.00%,其次为1 h(生根率82.22%),这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0.5 h时平均生根率最低(71.67%)。各处理的新枝叶片数、抽枝长度及生根数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根长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下接骨木的生根率、新枝叶片数、抽枝长度、根长及生根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0 mg/L IBA处理1 h虽然综合评价结果排名第三,但其生根率显著高于综合评价值,且并列第一,更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探索刺槐新品种扦插繁殖技术,加快实现良种的规模化生产。以‘蜜源1号’‘绿满青山’‘多彩青山’3个刺槐新品种为材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和基质类型对刺槐嫩枝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提高3个刺槐品种的嫩枝扦插生根率,但生长调节剂的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3个刺槐品种的生根率、最长根长、平均根长及总根数的影响均不显著;扦插基质是影响刺槐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关键因素,基质类型对3个刺槐品种生根率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且3个刺槐品种均以珍珠岩上的生根率为最高。不同刺槐品种,适用的最佳处理也不同。隶属函数评价结果表明,‘蜜源1号’‘多彩青山’这2个品种均以9号处理(500 mg/L ABT1号生根粉处理0.5 h,基质为珍珠岩)下的综合评价值最高,‘绿满青山’以2号处理(200 mg/L IBA处理1 h,基质为珍珠岩)下的综合评价值最高。但适宜3个品种的最优组合仍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