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65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41.
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适应优质油菜发展需要,以湘油11号为母本,湘油10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经多年选育,育成了高产高抗菌核病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湖南省区试中平均产量为1878.9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境产15.7%,增产效果极显著。育成品种油中芥酸含量为0.52%,饼中硫苷含量为20.29μmol/g,种子含油量41%左右。该品种为目前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中综合性状特别优良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42.
李文  王国槐  官春云 《核农学报》2013,27(2):139-145
采用裂区设计,比较了化杀灵和SX-1两种化学杂交剂对5个不同油菜品种的杀雄效果。结果表明,2种化学杂交剂都能诱导产生90%以上的雄性不育率,其中SX-1能够诱导产生平均大于95%的雄性不育率,杀雄彻底,不育持续时间较长,受品种基因型差异影响较小是一种比化杀灵更为优良的化学杂交剂。不同品种对化学杂交剂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杂交制种前,必须对母本进行浓度梯度和药量试验,以确定最适宜浓度药量。  相似文献   
43.
湘杂油763是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双低高产高含油量核不育杂交油菜新组合,种子含油量达45.71%,芥酸含量0.1%,硫代葡萄糖苷含量18.15μmol/g。在湖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菜油产量比对照增产11.3%。该组合冬前长势强,中熟,抗病、抗倒,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44.
陈社员  官春云  王国槐  李构  刘忠松 《作物研究》2011,25(6):554-555,644
湘杂油631是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黄籽高产高含油量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黄籽率稳定在90%以上.试验表明,湘杂油631平均产量达2 468.4 kg/h m2,比对照增产13.84%,种子含油量为45.8%,比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高3%~5%.介绍了湘杂油631在湖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5.
对菜油二用油菜新品种湘杂油780进行了密度、盖膜、摘薹次数等试验.结果表明,湘杂油780摘薹1次菜籽产量与不摘薹处理和对照湘油15号相近,菜薹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由于摘薹处理菜薹产量平均可达7 500 kg/hm2左右,其单位面积产值比一般只收菜籽的油菜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46.
油菜化学催熟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促进油菜成熟期体内物质向种子转运,促进植株脱水,实现南方冬油菜一次收获脱粒的目的,选用4种药物(40%乙烯利、10%草甘膦、40%草胺膦、20%百草枯),采用4个喷药时期(04-24,04-27,04-30,05-03)进行催熟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利在促进脱水和催熟方面有一定作用,以在成熟前期喷药效果较好;草甘膦对油菜催熟效果相对较差;草胺膦有一定催熟效果,以成熟前中期喷药效果较好,但值得进一步研究;百草枯抑制油菜生长、促使油菜落黄和脱水的效果最好,喷药后第2天植株即全部变黄,在收获前几天喷施对产量影响小,能达到一次收获脱粒的要求.  相似文献   
47.
利用杂种优势是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途径之一。目前我省已初步育成了甘兰油型菜“三系”材料和优势较强的杂交组合,并开始在生产上试种。为了弄清杂交油菜的生育特性和对施肥量的反应,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特进行了施肥量对杂交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油菜种子油分中芥酸(C22:1)含量的多少决定其食用或工业用途:芥酸含量较低的菜油宜作食用,而芥酸含量较高的菜油宜作工业用。油菜芥酸含量这一品质性状是受胚基因型控制的,不同品种类型由于其芥酸基因的不同或基因型的不同,其芥酸含量也不同。1979年Krzymanski和Downey归纳对欧洲和加拿大各国油菜品种的研究指出,甘蓝型油菜(B.napus)芥酸含量是受两对基因控制的,白菜型油菜(B.campestris)芥酸含量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基因间的作用均表现加性效应。到目前为止,发现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至少有五个不同的基因控制着芥酸含量,即e、E~a、E~b、E~c、E~d,它们分别控制0、10%、15%、30%和3.5%的芥酸含量。在甘蓝型油菜中仅有e、E~a和E~d,它们纯合体的基因基分别为eeee、E~aE~aE~aE~a和E~dE~dee,其表现型的芥酸含量分别为0、40%和7%。为了弄清控蓝型油菜属亚洲类型,很多研究指出,它在许多特性上与欧洲类型有差异。为了弄清控  相似文献   
49.
油菜化学杀雄药物、机理和杂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16种化学杀雄剂在油菜(B.napus)上的试验表明,0.4%的GA_2单核期处理,1%或1.5%MC_3单核期处理,1.5%KMS-1单核期处理,0.5%乙二胺四乙酸钠单核期处理,能诱导80%以上的不育株。经化学杀雄剂处理后,油莱小孢子发育出现一系列异常现象,此外花药过氧化物同工酶带型少而弱,脱氢酶活力弱等。化学杀雄单低强优势组合湘油11号×466比常规推广品种增产19.2%以上。  相似文献   
50.
化杀灵改良剂(wpG)对甘蓝型油菜杀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新型杀雄剂化杀灵改良剂(wpG)对油菜的杀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0.65μg/ml和0.8μg/ml浓度的化杀灵改良剂(wpG)在现蕾期处理,全不育株达90%以上。杀雄后的油菜花瓣皱缩、色淡、花丝缩短,花药干瘪开裂无花粉或有败育花粉,自交不结实,异交结实正常。喷药次数与杀雄效果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