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65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新疆野生油菜和加拿大野芥(SinapisarvensisL.)的含油量、脂肪酸组成、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和硫代葡萄糖甙组成等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野生油菜和加拿大野芥的品质性状差异不大,新疆野生油菜与野芥相比,两种野生油菜与甘蓝型低芥酸油菜相比较,虽然某些成分有些差异,但这些性状在目前利用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62.
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油15号系由湖南农业大学油料所育成,母本为双低油菜品种湘油11号,父本为湘油10号。1986年春杂交,1991年定型,199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湘油15号子叶肾脏形,苗期叶琴形,裂叶2~3对,叶缘锯齿状,叶绿色,较淡,...  相似文献   
63.
油菜雄性不育系与十字花科蔬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筛选杂交亲和性好、营养优势强的杂交组合,生产叶用或薹用蔬菜新品种,采用5个不同的油菜雄性不育系作母本,与十字花科不同类型的蔬菜品种远缘杂交,研究了远缘杂交亲和性,目的在于找出杂交亲和性强的油菜雄性不育系,以及十字花科蔬菜品种。研究结果表明:油菜不育系与十字花科不同类型蔬菜品种杂交,亲和性有比较大的差异,与红菜薹品种杂交亲和性最强;不同的不育系与同一类型品种杂交,以714A的杂交亲和性最强,618A杂交亲和性最差;不同不育系与不同杂交组合F1杂交,除少数杂交组合外,大多数杂交组合亲和性较差;618A与特异性状的十字花科蔬菜品种杂交,亲和性均较差。  相似文献   
64.
为评价抗草铵膦转基因杂交油菜对草铵膦的抗性,以转bar基因抗草铵膦杂交油菜“7748”为材料,在2个密度水平和4种除草剂下,以油菜单株鲜重、株高、单株叶面积、净光合速率、SPAD值、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等为指标,研究了草铵膦及其对照药剂对抗草铵膦转基因杂交油菜生长、产量及产量构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铵膦处理后4d之内油菜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极显著低于对照,15d左右内油菜单株鲜重、单株叶面积极显著低于对照,20 d左右内油菜株高极显著低于对照,但药后1个月左右均超过对照.密度间、密度与除草剂交互作用差异显著,密度间以高密度的平均产量最高,除草剂间以草铵膦处理的平均产量最高.草铵膦处理后,油菜全株角果数有所下降,但角粒数、千粒重提高.转基因杂交油菜对草铵膦有较强的抗性,草铵膦对转基因杂交油菜安全并能稳定增加其产量,可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65.
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从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可交配性及克服不亲和性的方法,种间杂种后代的遗传特性以及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等方面,综述某蓝型油菜与芥莱型油菜种间杂交研究进展,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66.
甘蓝型油菜3种类型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甘蓝型油菜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时期与细胞学特征。【方法】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92A、隐性核不育系86A与显性核不育系629A为材料,保持系392B作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86A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629A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第一分裂后解体、不能完成减数分裂;而392A是否败育,则受温度的影响,在高温下(日均温≥10℃)不产生花粉囊,花药败育,低温条件下则发育正常,雄蕊可育。【结论】86A和 629A同属花粉母细胞败育型,392A属无花粉囊败育型,392A的温度敏感时期是在孢原细胞期前。392A、86A和629A的花药败育与绒毡层发育异常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油菜生产专家系统知识库构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浏览器 / Web服务器 /数据库系统”三层网络结构模型 ,遵循 COM/ DCOM/ COM 技术规范 ,利用软构件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 ,将我国著名油菜专家官春云院士的理论知识、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和经验常知进行智能化集成 ,形成了油菜生产专家系统。该系统在智能决策方面不仅可用于一般油菜知识信息查询 ,而且可提供油菜播前农艺措施优化、发芽出苗期管理、苗期管理、蕾薹期管理、开花期管理、角果期管理、油菜病虫草害诊断与防治、田间诊断和油菜产后加工等决策 ,并可进行可视化模拟分析、油菜产量预测及经济效益分析等。  相似文献   
68.
油菜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我国石油资源有限,将长期依赖进口的国情,我国应立足于本国原料,大规模生产替代液体燃料——生物柴油。论述了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生物柴油的特点,认为生物柴油发展前景广阔;从油菜作为生物柴油的优势,认为油菜是生物柴油最理想的原料。国内外生物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显示了运用基因工程可以改良创制“能源油菜”。并对我国目前发展油菜生物柴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9.
湘油11号高产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油11号是一个新育成的双低油菜品种,现已在湖南省大面积推广。为了探讨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措施,我们运用农业系统工程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该品种播期、密度、氮、磷、钾用量五种主要栽培措施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模拟寻找优化方案,力图摸清各主要栽培因子的相互关系,为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
为探明油菜不同品种在逆境下的结实性差异,为筛选抗逆性强的基因型油菜品种提供依据,2002年选择了当前生产上推广的4个油菜品种湘油15号、湘杂油1号、中油821号和秦油2号,在模拟倒伏和不同自然气候条件下调查了各品种的单株阴果率、每果粒数和千粒重。结果表明:在当年的气候条件下,湘油15号和湘杂油1号的阴果率明显低于秦油2号和中油821,每果粒数和千粒重明显高于秦油2号和中油821。在模拟倒状的情况下,秦油2号和中油821的阴果率比湘油15号和湘杂油1号显著提高,每果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在低温少雨和低温多雨情况下,阴果率、每果粒数和千粒重的表现具有相同的趋势。湘油15号和湘杂油1号在结实性方面抗逆境的能力特别强,基因型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