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0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36篇
  24篇
综合类   22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orfH79是水稻红莲型细胞质的雄性不育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分子机理,在大肠杆菌中分别构建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fH79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orfH79和pGEX5x -2 - orfH79.分别转化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后利用IPTG诱导分析其表达产物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ET -...  相似文献   
72.
张克禄  郑辉  王坤春  郝炎炎  高春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63-1965,2001
[目的]寻求4种播种基础因素适合2种穗型强筋小麦的最佳指标,比较2种小麦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差异。[方法]大穗型强筋小麦以淄麦12号,小穗型强筋小麦以济南17号为试材,对其分别进行地力适应性、基本苗差异、播种期和适宜种植行距试验,并比较2种穗型强筋小麦对4种播种基础因素的需求差异。[结果]小穗型强筋小麦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低于大穗型强筋小麦;大穗型强筋小麦的基本苗以225万~270万株/hm2为宜,小穗型强筋小麦的基本苗为135万~180万株/hm2,比大穗型小麦低80万株/hm2左右;2种穗型强筋小麦的播种期一般相差5 d左右,平均播种行距相差5 cm左右。[结论]与小穗型强筋小麦相比,大穗型强筋小麦对地力条件要求高,适宜基本苗大,播种期晚,平均行距小。  相似文献   
73.
传统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授课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通过对"食品微生物学"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综述,并重点论述翻转课堂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优势,旨在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更好地培养食品微生物学方面人才的可行性,同时也可为翻转课堂在其他课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4.
【目的】长期以来,小麦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主要采用移栽前秋水仙素溶液通气浸泡分蘖节方法,该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且秋水仙素毒性较强、用量较大、价格较高。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小麦单倍体植株简便、安全、高效的加倍方法,寻找可以替代秋水仙素用于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的化学试剂。【方法】通过小麦品系Fielder花药培养,小麦品种科农199、新春9号和小麦品系CB037、中国春(CS)与玉米自交系郑58杂交获得小麦单倍体植株,小麦品系中国春与甘肃黑麦杂交获得小麦-黑麦双单倍体植株,利用0、5、10和20 mmol·L-1秋水仙素溶液分别采取分蘖节加注、叶片涂抹和培养基表面添加方式对不同来源小麦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并采用培养基表面添加0、30、60和120 μmol·L-1甲基胺草磷、炔苯酰草胺和氟乐灵溶液对小麦单倍体植株及小麦-黑麦双单倍体植株加倍,比较不同加倍方法和3种除草剂的加倍效果,确定各个加倍试剂的适宜浓度。【结果】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0、5、10和20 mmol·L-1)加注小麦与玉米杂交单倍体植株分蘖节部位对小麦单倍体植株不具有加倍效果,不宜在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中采用。10 mmol·L-1秋水仙素溶液涂抹拔节期小麦单倍体植株叶片的加倍率为7.7%,其他3个秋水仙素溶液浓度没有加倍成功,也不适合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培养基表面添加4个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小麦花药培养单倍体植株的加倍率分别为26.7%、42.9%、73.3%和85.7%。表明培养基表面添加秋水仙素溶液对小麦单倍体植株的加倍效果最好,适宜浓度至少为20 mmol·L-1。培养基表面添加0、30、60和120 μmol·L-1炔苯酰草胺溶液处理小麦与玉米杂交单倍体植株的加倍率分别为0、0-57.1%、28.6%-75.0%和0-100%,其他2种除草剂处理小麦与玉米杂交单倍体植株没有成功;培养基表面添加120 μmol·L-1炔苯酰草胺溶液处理小麦与黑麦杂交双单倍体植株的加倍率为9.0%,添加其他3个浓度炔苯酰草胺溶液和其他3种加倍试剂均没有结实。【结论】60-120 μmol·L-1浓度炔苯酰草胺溶液对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具有较好效果,培养基表面添加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和炔苯酰草胺溶液对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有效,而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5.
正近年来,犬作为人类忠实的伙伴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家庭的一员。犬的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更多养犬人的重视。近年来,犬肾炎的发病趋势逐年上升,多见于中龄犬,其中母犬更为常见。临床上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1发病机理在发病初期,首先肾小球的毛细血管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会逐渐导致犬出现痉挛收缩的情况,进而同步出现毛细血管壁肿胀的问题,且出现肾小球的过滤  相似文献   
76.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法研究脂多糖(LPS)对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4头健康、体况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用于瘤胃液的采集。试验分为对照组(不添加LPS)和试验组(添加LPS 100 000 EU/m L),分别在发酵2、4、8、12、24 h后取样,测定发酵液p H及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对照组与试验组发酵液p H逐渐下降,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浓度及乙酸、丙酸、丁酸含量逐渐增加,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8、24 h试验组发酵液p H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4、8、24 h试验组氨态氮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结果显示,在体外发酵条件下,添加LPS具有降低发酵液p H以及氨态氮浓度的趋势,但这一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7.
王坤 《猪业科学》2017,34(8):52-55
从猪肉供应链出发,深入分析猪肉质量安全全链关键控制点与信息标准~([1]),以云追溯平台为基础,采用"云平台+移动终端APP"模式,整合智能识读、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地理信息等移动物联网技术~([2]),构建了基于移动物联网的猪肉质量安全全链追溯系统。系统基于J2EE-SOA技术构架,实现多用户B/S服务~([1]);采用二维码与植入式无源RFID标签~([3])作为载体,兼容农业部追溯标准~([1])。  相似文献   
78.
探究拉萨城市社区安全的创新机制,既是对当今中国的治藏方略在微观层面的践行,又是对"共同体适用"类研究范式的充实.目前拉萨城市社区安全治理中主要存在疾病传播风险、交通事故风险、外来人员风险和灾害事件风险.拟通过建构传染病社区备案、社区交通标示定期反馈、居委会群众说事和社区灾害预警排查等软法和非正式制度解决以上4类风险.  相似文献   
79.
淀山湖日本沼虾、秀丽白虾资源量的周年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山湖虾类资源以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和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最为丰富,在淀山湖渔业中占重要地位,也是淀山湖渔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根据2010年8月—2011年8月对淀山湖虾类资源的调查结果,对淀山湖日本沼虾、秀丽白虾资源量的周年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沼虾头胸甲长范围为7.05~47.07 mm,平均值为(22.192±1.650)mm,优势头胸甲长组为15.5~30.5 mm,占82.98%;秀丽白虾头胸甲长范围为9.10~38.7 mm,平均值为(21.221±1.598)mm,优势头胸甲长组为15.5~25.5 mm,占80.49%;日本沼虾资源密度在9月份和5月份两次达到峰值,3月份最低;秀丽白虾资源密度在8月份和4月份两次达到峰值,6月份最低;在空间上,不同湖区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的资源量波动较大,在春季和冬季,敞水区资源量高于沿岸带,夏季和秋季沿岸带资源量高于敞水区,并且上半段湖区资源量整体高于下半段湖区的资源量。通过本研究为合理管理和有效开发淀山湖虾类资源提供依据,也为渔业主管部门划定增殖放流区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正>上半年来引起羊关节炎的病例频发,鉴别分析如下:1羊传染性浆膜炎羊传染性浆膜炎又称衣原体性多发性关节炎,病原为鹦鹉衣原体,有传染性,体温高(40℃~41.5℃),多个关节(膝、跗、肘)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