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5篇
  30篇
综合类   19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大菱鲆饥饿前后消化道的定量组织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解剖、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技术等,对大菱鲆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特征以及饥饿前后消化道组织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测量了食道、胃和肠道纹状缘厚度、柱状细胞高、壁厚、肌层厚以及食道和肠道杯状细胞大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大菱鲆的消化道由内至外分别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食道和肠道具有杯状细胞,且从前肠到直肠杯状细胞数量增多,但粘膜皱褶逐渐变矮。食道肌肉层为内纵外环的横纹肌,而胃和肠道为内环外纵的平滑肌。饥饿10d大菱鲆的消化道纹状缘高度均无显著变化,但肠道纹状缘有断裂脱落现象;从食道到直肠柱状细胞的高度均显著降低、杯状细胞体积均显著变小;食道与胃的肌肉层厚度无显著变化,而肠道的肌肉层显著变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为革胡子鲶科学的高密度养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4种养殖密度(35、65、95、125 kg/m3)下革胡子鲶胃和肠道纹状缘厚度、柱状细胞高、壁厚、肌肉层厚以及肠道杯状细胞大小,分析不同养殖密度对革胡子鲶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养殖30 d时,养殖密度仅影响胃和肠道中段的纹状缘厚度。35 kg/m3密度组的胃纹状缘厚度显著低于65、95和125kg/m3密度组。肠中段的纹状缘高在35、65和95 kg/m3密度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125 kg/m3密度组。养殖60 d时,35 kg/m3密度组的肠中段纹状缘显著厚于65、95和125 kg/m3密度组,但粘液细胞则显著小于65、95和125 kg/m3密度组,而65、95和125 kg/m3密度组间纹状缘高度和粘液细胞大小差异不显著。35 kg/m3密度组与65 kg/m3密度组、95 kg/m3密度组与125 kg/m3密度组肠中段和肠后段的肠壁厚和肌肉层厚无显著差异,但35和65 kg/m3密度组显著高于95和125 kg/m3密度组。[结论]养殖密度仅对革胡子鲶胃、肠道组织结构的少量测量指标有影响,与革胡子鲶的高耐受性和适宜高密度养殖的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从防风根际土中分离筛选出对防风枯萎病具有较强防治效果的生防真菌。【方法】采用对峙培养法从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可拮抗尖孢镰刀菌的真菌菌株MR-97,并测定其抑菌谱;根据真菌菌落特征、显微特征,结合ITS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显微观察MR-97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抗生素标记法测定拮抗菌株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进行田间盆栽试验,检验MR-97对防风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本研究筛选出1株对尖孢镰刀菌抑菌效果为64.44%的拮抗菌株MR-97,其对木贼镰刀菌、灰葡萄孢等8种常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经鉴定菌株MR-97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MR-97与尖孢镰刀菌对峙培养可使病原菌菌丝产生膨大、畸形、菌丝破损、内含物凝集等现象;在土壤中具有良好的定殖效果,土壤含菌量最高为9.8×106 CFU/g。盆栽试验中,MR-97对防风枯萎病防效为67.86%,防治效果较好。【结论】土曲霉MR-97可有效抑制尖孢镰刀菌等多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可在土壤中较快定殖并发挥生防效力。作为优质的生防菌源,MR-97具有一定的开发应...  相似文献   
10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闽楠扦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闽楠扦插苗生根、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生长调节剂调控闽楠插穗生根及扦插苗生长的机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闽楠扦插苗为材料,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及处理时间对闽楠扦插苗生根率、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闽楠插穗在400 mg/L NAA溶液中浸泡6 h的生根率最高,新梢生长最长。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是影响闽楠扦插苗生根及生长的最主要因素。影响闽楠扦插生根的重要指标是IAAO活性、茎质量和MDA含量,而一级根长度、MDA含量和PPO活性是闽楠扦插苗新梢生长的关键指标。【结论】选择茎质量较大的闽楠插穗,在400 mg/L NAA溶液中浸泡6 h,提高IAAO活性,有利于一级根生长,促进扦插苗的新梢生长,从而培育闽楠扦插壮苗。  相似文献   
105.
106.
高立均  王妍  皮竟 《南方农业》2009,3(6):76-78
结合重庆市南川区的实际,分析该区秸秆综合利用的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7.
甘蓝多抗性抗源筛选及抗病品种选配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蓝种质材料815份自交系的主要经济性状和抗病性的初步选择,入选了比较优良的自交系612份。然后利用研究建立的甘蓝室内苗期TuMV、Br、CMV抗性鉴定方法,结合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方法,鉴定筛选出H8501、B8502、J8806、B9505等4个抗源。并以抗源为母本,以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和抗病的另5个自交系为父本杂交18个组合。经对组合抗病性和主要经济性状鉴定分析,结果表现组合均抗病,同时优质性和丰产性均优良的有8个组合,其中4个组合参加品种区域试验并通过了省级和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8.
GB9266-18136是利用甘蓝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和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筛选出的对TuMV、Br、CMV表现高抗的抗源优质自交不亲和系;使其与优质抗病和配合力高的自交不亲和系JYO501-13431杂交育成抗病优质的甘蓝中早熟秦甘60品种。该品种定植到叶球收获60d左右。植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TuMV、Br、CMV病害;中心柱7.1cm,紧实度0.57,帮叶比26.5%;叶质脆甜,富含营养物质,1000g鲜重含粗蛋白11.81g,粗纤维5.97g,可溶糖53.7g,Vc50.1m  相似文献   
109.
我国通信起步比较早,但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出现的时间还是比较晚。本文当中,主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独特功能为切入点,阐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相融合的过程,以及其能够对通信提供怎样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0.
范莉  王妍  何永坤  代磊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297-4300
根据涪陵区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筛选出茎瘤芥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借助重庆市1∶5万地形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涪陵区茎瘤芥进行了种植气候区划,按照气候条件适宜性,划为种植一季适宜区、种植两季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为涪陵区发展茎瘤芥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