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青海省冷凉灌区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裸大麦在青藏高原被称为青稞。由于该种作物生育期短,耐寒和耐旱,是青藏高原高海拔冷凉地区惟一可以正常成熟的作物,是青藏高原藏族同胞的主要粮食。在青海省青稞栽培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油菜,是第三大粮食作物。其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气候冷凉、无霜期短的东部中高位山旱地,海北洲、海南洲、海西柴达木盆地和青南地区。其中,海南洲、海西柴达木盆地这两个地区具有灌溉条件,而其他地区无灌溉条件,只能依靠自然降雨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近年来,由于海南洲、海西柴达木盆地生产的小麦品质差,随着青稞产量的提高和收购价格高于小麦,青稞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形成了青稞和油菜为主的轮作区。这两个地区土层较薄,均在30cm左右,蓄水……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两年最适授粉时期的试验研究发现:不同青稞品种去雄后雌蕊柱头生活力不同,从而决定了最适授粉时期不相同,有的品种适宜授粉时间长达10 d,有的品种为5~7 d,有的品种只有短短的3 d。虽然适宜授粉时间有长有短,但总的规律可以确定为:大部分品种去雄后第1、2、3、4 d授粉杂交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3.
日本南瓜爱碧斯是作物所2000年从日本引进的南瓜新品种,在青海省乐都、平安等地种植6.67 hm2(公顷),该品种植株匍匐生长,茎较粗,生长势强,叶片较大,绿色,心脏形,叶缘缺刻浅,瓜扁圆球形,高9 cm(厘米)左右,横径15 cm(厘米)左右,单瓜重1.25kg~2 kg(公斤),青熟瓜为绿色,老熟时转为黄绿色,表面有11~13条黄色的线状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各行业正处于生产建设高峰期,电力线路设备附近作业现场较多,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形势严峻。供电企业在做好保护电力设施法律法规宣传的同时,还要在管理和技术方面采取措施,减少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概率,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水平。1电力设施遭受外力破坏的原因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主要因素有:车辆碰撞电杆造成倒杆断线;施工机械挖伤电缆、误碰导线.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源自北方,喜凉爽气候,对气象因素极为敏感,在正常的秋季栽培条件下,气象因素与大白菜生物学特征基本符合,一般都在秋季进行大面积栽培.春季播种的大白菜由于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苗期温度低于13℃达到一定天数会抽苔,日温高于22℃会结球不良),只有在春季温度回升稳定,适合大白菜生长的有效温度(13℃<日温<22℃)天数(≥60d)较多的地区才适宜作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16.
我省湟水流域玉米套小麦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省湟水流域温暖灌区自1990年引进玉米带状种植技术以来,栽培技术不断改进,混合单产逐年提高,出现了一些“吨粮田”高产典型,积累了许多高产栽培技术经验,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带田生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气候干旱少雨,无霜期短,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全省除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沿岸的小块温暖灌区可以间套复种粮、菜、饲料等作物外,绝大多数地区春种秋收,一年一熟,农作物以小麦、青稞、蚕豆、豌豆、马铃薯和油菜六大作物为主.青海省青稞育种课题针对青海省一年一熟的作物种植特点和青稞新品种选育成功的年限时间太长,至少要6~8年的实际,为了尽快培育出新品种,于1990年开展了利用青稞南繁加代以缩短育种年限的研究,但因经费问题一度中止.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青海莜麦加工业的需要,为了克服青海莜麦籽粒小,加工品质差的缺点,1999年课题组从加拿大农业部引进了一部分莜麦高代品系,经过多年试验,并从中选育出适合加工的大粒型,优质青莜2号新品种,本文对青莜2号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王显萍 《种子》2010,29(10)
出苗率高,出苗迅速而整齐,苗全、苗齐、苗壮是青稞生产高产稳产的保证.影响青稞出苗率的因素很多,找到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加以解决,可以有效防止因出苗不全不齐而造成的减产.尽管我省青稞种植区生态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差异大,但实际调查发现,影响不同种植区青稞田出苗率低的主要因素基本一致,是土壤墒情状况,因为这些地区春季降雨量普遍较少,干旱多风,蒸发量大,地表干、土层厚,如果秋后翻耕质量粗放,耕翻不深,没有及时耱地碾地,土壤失墒严重,再加上如果没有适期抢墒播种或者因播种深度没有掌握好而造成的太深卡苗或太浅播到干土层,种子吸收不了水分而导致青稞田出苗不全不齐.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属青藏高原东北部,深居内陆,地处高寒,雨量少,气候干燥,海拔高(海拔在1650~6860m之间),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辐射量大,光资源丰富.青海省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1 650~3 200m之间,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该地区≥0℃积温2434~3401℃,≥10℃活动积温在2 000℃以上,7~8月份平均气温≥16.5℃,无霜期166~184d(常年只种一季),特别适合春油菜生长,油菜是我省除小麦外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