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0篇
  28篇
综合类   260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6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综述了非塑料地膜覆盖技术在土壤物理性质、矿质营养、微生物等土壤质量,烤烟根系发育、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内在质量等烤烟质量,病害、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几个方面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当前非塑料地膜覆盖栽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2.
本试验以烤烟K326和小黄姜为材料,设置烤烟单作(CK)和烤烟与生姜1:2间作(B1)、1:3间作(B2)、1:4间作(B3)共4个处理,研究其对烤烟产质量、植烟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烤烟单作,烤烟间作生姜可显著促进烤烟生长,显著改善烟叶冠层形态;减少烟草病害尤其是赤星病害的发生,B1、B2、B3处...  相似文献   
83.
[目的]柠条种子小蜂(Bruchophagus neocaraganae)是我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本研究将明确柠条种子小蜂对3种不同处理(健康、机械损伤和受柠条种子小蜂危害)中间锦鸡儿(Caragana liouana)的行为反应,测定不同处理的植物挥发物组分,以及挥发物单体对柠条种子小蜂的作用。[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柠条种子小蜂成虫对3种不同处理的中间锦鸡儿的行为选择,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收集并分析健康、机械损伤和受柠条种子小蜂危害后挥发物组分及相对含量的变化,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健康中间锦鸡儿对柠条种子小蜂成虫具有显著的诱引作用,受虫害的中间锦鸡儿对柠条种子小蜂成虫具有显著的趋避作用。不同处理的中间锦鸡儿挥发物中共含有35种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烯类化合物,另外还有少量酯类、醇类、酮类、醛类、烷烃和烯烃化合物。与健康植株相比,受虫害的中间锦鸡儿挥发物中新出现了3-蒈烯、α-蒎烯、α-香柠檬、β-波旁烯等物质,健康植株挥发物中检测到的水杨酸甲酯、顺-3-己烯醇和环癸醇并未在虫害植株中检测到。与健康植株相比,受机械损伤后的中间锦鸡儿挥发物中新...  相似文献   
84.
马铃薯是呼伦贝尔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重点加强科研技术支撑、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新型主体培育等系统建设,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标准化、高新化、规范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大力提升了呼伦贝尔市马铃薯产业市场竞争能力。围绕近几年呼伦贝尔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技术需求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梳理,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讨解决途径,以期为呼伦贝尔市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5.
面对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北京市积极恢复生猪产能的同时,开发建设北京市畜牧业生物安全智能监管系统(生猪),集合人工智能、结构化画面识别、知识库规则引擎等技术,通过感知设施对整个生猪养殖、屠宰环节进行监控,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监管力度,降低生猪产业的疫情风险。本文阐述了北京市畜牧业生物安全智能监管系统(生猪)的技术设计原则,概括总结了建设系统采用的核心技术和系统技术架构等。  相似文献   
86.
为了进一步改善双孢蘑菇的培养料配方,本文以4组不同配方(全麦草、麦草混合稻草、麦草混合玉米秸秆和麦草混合菇渣)培养料为试材进行双孢蘑菇培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出菇期培养料的含水量是提高蘑菇产量及改善农艺性状的重要指标,提高含碳量和含氮量有利于一、二潮菇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87.
从某兔场分离出一株疑似大肠杆菌的菌株,对其进行了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及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血清型为O101,且具有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8.
为真核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将2007年12月从安徽境内发生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预防失败的病鸡法氏囊组织中克隆的IBDV VP2基因插入到pFastBac1供体质粒中,转化E.coil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抗性筛选,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质粒rBac-VP2,用脂质体法转染SD细胞.对rBac-VP2感染的Sf9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具有特异性荧光;用western blot分析,在50 ku处出现1条特异蛋白条带;电镜观察重组VP2蛋白能够自组装成病毒样颗粒.本实验为研制针对近期流行IBDV的新型病毒样颗粒疫苗和新型检测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蓝桉水提液对蓝桉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蓝桉枯叶、鲜叶、树枝、树皮、树根1∶50、1∶100、1∶200、1∶400的水提液对蓝桉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除蓝桉各器官的水提液对发芽率大多数起促进作用,树根、树枝及树皮的水提液对鲜重的影响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外;高浓度的水提液对芽及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幼苗茎严重卷曲和呈倒伏状,且随着水提液浓度减小,抑制作用减弱,有的消失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继而幼苗生长恢复正常;鲜叶、枯叶水提液对蓝桉幼苗胚根长、总长的抑制作用强度大于其它器官,枯叶和树根水提液对种子发芽率起促进作用的强度比其它器官大,树根水提液对鲜重的促进作用强度比其它器官大。  相似文献   
90.
朱霞  胡勇  王晓丽 《中国种业》2009,(Z1):68-70
以非洲菊为试材,研究了含矮壮素(CCC)的保鲜液对非洲菊切花的瓶插寿命和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含矮壮素的保鲜液瓶插液B(30g/L蔗糖+200 mg/L 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50mg/L矮壮素)的寿命(11.5d)与对照相比(9.5d)延长2d;水分平衡值达到零的时间比对照晚3d,花瓣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Pro)及相对电导率(REC)比对照上升趋势缓慢。以上结果说明,瓶插液添加适当浓度的矮壮素,可以调节非洲菊切花的生理特性,并延长其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