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8篇
农学   6篇
  6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合作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题组首次对舍饲在临泽新华猪场的合作猪进行生长发育、肉质特性、血液蛋白(酶)多态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猪与产地其它小型猪比较生长速度快,其生长强度集中在90-140日龄,母猪初情期比产地早60天左右。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合作猪的最佳屠宰体重为40kg、肌肉蛋白质为24.3%、肌肉水分含量为69.42、风味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比例为34.50%、肌肉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3.99%,均高于其它被测猪种。合作猪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聚类分析,合作猪、长白猪和约克夏遗传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62.
宁夏几个主要品种猪背最长肌组织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肌肉的组织结构出发,用组织学、化学与肉质测定方法,系统测定了宁夏5个主要猪品种的背最长肌肌内的脂肪含量、羟脯氨酸含量、肌肉的剪切力、肌纤维直径、肌束内肌纤维根数、肌纤维密度、肌纤维间距和肌大束间距.结果表明,梅山猪、宁夏黑猪和杜洛克猪肌内脂肪含量高于长白猪和约克夏猪(P<0.05).梅山猪和宁夏黑猪肌肉的剪切力、羟脯氨酸含量、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间距均低于杜洛克猪、长白猪和约克夏猪(P<0.05),肌束内肌纤维根数(P>0.05)、肌纤维密度和肌大束间距高于上述3个国外品种(P<0.05).  相似文献   
63.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响应,可以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物。针对西安不同大气环境条件,研究了常见绿化植物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和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叶内总酚含量与空气污染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叶女贞的总酚含量变化为10.82-45.36 mg/g,小叶女贞为24.14-95.89 mg/g,物种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同时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不同大气环境的采样点之间也具有显著的差异。大叶女贞中总酚含量与SO2浓度之间达到5%的负相关,其余污染因子与总酚含量之间的关系均不显著。植物暴露于自然复合污染的环境条件下,总酚含量的升高是对复合污染的响应,与单个污染物之间的关系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4.
玉米弯孢叶斑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米弯孢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是我国近几年玉米上发生的重要病害.其危害在一些地区已经超过大小斑病,成为玉米主要病害.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危害损失、抗病性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综述,同时讨论了今后玉米弯孢叶斑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5.
应用TMR饲养技术对奶牛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奶牛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简称TMR)饲养技术是一种根据奶牛在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将铡切成适当长度的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得到一种营养相对均衡的日粮,由发料车发料,散放牛群自由采食的一种先进的饲养技术。TMR饲养技术起始  相似文献   
66.
Google Earth——“数字林火”的大众网络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栏的话:党中央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为林业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数字林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林业是指用数字化手段表述林业的真实状况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目前,我国数字林业已经广泛应用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林分调查和绿化动态监测,利用计算机统计运算预报森林火险等级,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3S技术对工程和资源实施动态监测等。本文作者在对Google Earth的研究中发现,Google Earth可以为基层用户提供费用低廉但效果显著的实用数字林火网络平台,在“3S”技术支持下,可实现林火信息及…  相似文献   
67.
川西高山松林火烧迹地植被生物量与生产力恢复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对川西高山松林不同年龄火烧迹地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松干生物量占地上部总生物量比例随年龄的增大逐渐增加,到23年生时,干生物量比例已达80%左右;较小的林分密度可以促进高山松的提早结实,但较大的结实量则导致较小的干生物量比例.灌木层生物量在恢复早期随迹地年龄增大逐渐增高,在火烧后20年时达最高,随着高山松开始形成乔木层,其生物量开始逐渐减小;草本层生物量以1~6年火烧迹地较高,在总体生物量中占有较大比例,但随着灌木和高山松迅速生长,其生物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在火烧迹地恢复的前27年,高山松的生产力呈现随迹地年龄增大逐渐升高的趋势,且生产力增大的速率也随迹地年龄的增大而迅速提高,而草本层生产力则随迹地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8.
油松林木枯损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枯损率模型是树木生长与收获模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林木枯损率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油松复位样地的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预测油松枯损率,模型自变量选择树木大小、竞争因子和林分密度等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油松林木枯损率随径阶增加而呈U型分布,在5~15cm径阶时林木枯损率逐渐降低,之后枯损率又逐渐增加;枯损率随竞争激烈程度和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使用油松检验数据对建立的枯损率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该模型预测的油松枯损率与观测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该模型可用于油松径阶和单木枯损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69.
为加速小作物用农药登记和MRL标准制定的进程,开展小作物研究成为近年来农产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归纳和总结了各国及国际组织对小作物的定义及分类的研究进展和有关的标准制定现状.并且对我国当前小作物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0.
为了寻找促进沙地植被恢复的新途径,提高防沙治沙造林效果,用固体水和叶面肥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同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1 kg固体水和用10 mg/kg叶面肥浸根24 h,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使用固体水苗木成活率平均提高10%,使用叶面肥浸根效果更明显,成活率平均提高18.2%,其中沙柳和杨柴在两个试验地的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且固体水和叶面肥浸根对沙柳的高生长和增加冠幅的作用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效果,对生物量增加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