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3篇
  36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01.
以3株国内分离的O型口蹄疫病毒(FMDV)(分别命名F1、F2、F3)为研究目标,根据GenBank中注册的FMDV VP1基因的序列设计2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含有VP1全基因的cD-NA片段,将3个cDNA片段分别克隆到pMD20-T Vector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得到3个毒株VP1基因的序列。结果表明,3个O型FMDV毒株VP1基因cDNA长度均为639 bp,编码213个氨基酸。3株O型毒株彼此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2.3%~94.2%之间,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7.2%~98.6%之间。与3个毒株同源性高的主要为香港和台湾的毒株。  相似文献   
302.
为了探索不同数量有效精子与受胎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用200万、400万、600万、800万有效精子数冻精输配母牛。结果表明,600万与800万有效精子数受胎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400万和200万有效精子数受胎率显著低于800万(P<0.05)。该结果可为相关单位进一步优化细管冻精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3.
睾丸特异性磷脂酶C-zeta(PLCz)在哺乳动物的精卵融合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激发精卵融合过程中钙波的震荡.本实验选取3个种公牛站的424头中国荷斯坦公牛个体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提取种公牛精液中的全基因组DNA,运用DNA测序、PCR-RFLP技术对PLCz基因的全序列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实验发现8个新的SNPs位点,其中g.27529 T>A和g.27597 T>C位于内含子7,g.47969 G>A、g.48020 T>C、g.48079 G>A、g.48127 G>T和g.48384 G>T位于内含子12,而位于外显子8的多态位点g.27768 G>C发生突变后可以导致第337位的氨基酸丙氨酸改变为脯氨酸,故而此突变为非同义突变.此外,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g.27529 T>A、g.27597 T>C和g.27768 G>C 3个位点完全连锁,以SNP1 g.27597T>C代表;g.47969 G>A、g.48020 T>C、g.48079 G>A、g.48127 G>T和g.48384 G>T 5个位点完全连锁,以SNP2 g.47969 A>B代表.通过与公牛精液品质相关性分析表明,SNP2位点与精子畸形率显著相关(P<0.05),SNP1则与公牛精液品质无显著关联性.然而,突变体SNP1和SNP2所构建的9种单倍型组合与公牛精液品质性状显著相关,单倍型组合TTAB的射精量(P<0.05)、鲜精密度(P<0.01)和冻后活力(P<0.05)显著高于其他单倍型组合,鲜精活力显著高于单倍型组合TTBB(P<0.05),畸形率则显著低于单倍型组合CTAB(P<0.05).结果表明,单倍型组合TTAB可以作为中国荷斯坦公牛高精液品质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04.
去除卵丘细胞会降低小鼠卵母细胞的成熟质量.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去卵丘细胞的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目的是在亚细胞水平上寻找由于卵丘细胞的去除而导致卵母细胞质量降低的原因.结果显示,成熟培养过程中微绒毛逐步从透明带内撤出,并竖直于卵膜表面;卵周隙逐步形成;线粒体由成簇到散布于卵质内;皮层颗粒由多到数量极少.因此,皮层颗粒的减少或继续生成路径的障碍可能是去除卵丘细胞的小鼠卵子成熟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5.
采用恒电流沉积法,在含有NdCl3的酸性镀液中获得了不同Nd含量的Fe-Nd-P合金镀层.利用电子显微分析、能谱分析研究了镀层的形貌及成分.测得从H3PO3镀液中获得Fe-Nd-P合金镀层中稀土元素Nd的质量分数高达71.51%.通过测试镀层的沉积速率,研究了水溶液电沉积Fe—Nd—P工艺中金属盐、络舍剂浓度、电流密度、镀液pH值、温度等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06.
某猪场2001年4月19~25日2l头怀孕母猪发生高烧、流产、死胎、干尸,同时育肥猪67头也发生以稽留高热、呼吸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辽宁省动物防疫站诊断为猪弓形体病。  相似文献   
307.
竹材热解及炭化收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种竹材的热解行为及炭化收缩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竹材的种类和年龄对其热解特征和炭化收率有重要影响;(2)炭化过程中竹材收缩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竹材的炭化收缩率在不同年龄、不同部位也有差异.在相同炭化温度下,竹材炭化过程中切向和径向的收缩率高于轴向.  相似文献   
308.
复杂地形地貌背景区干旱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解决当前复杂地形地貌背景区干旱风险评价研究普遍缺乏足够针对性的问题,以四川省为例,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综合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实际灾害和人口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信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复杂地形地貌背景区的角度进行指标因子的计算。通过构建复杂地形地貌背景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赋权法,实现了基于格网的四川省干旱风险评价,得到了能够实际反映研究区干旱风险的、较为可靠的结果。结果显示,四川盆地大部和川西南攀枝花、凉山州部分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等级高;广元、巴中、达州北部地区,凉山州和攀枝花市大部分地区以及宜宾市和泸州市南部地区,川西高原的部分河谷地带分布有一般等级的干旱风险;川西高原大部分地区风险较低。本研究,尤其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对类似复杂地形地貌背景区干旱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9.
饲养牲畜被认为是产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美国学者D H Pote等人研究了降雨入渗率及土壤中施入不同量的猪粪对径流及水质的影响。试验方法是在种植羊茅的试验小区分别施入 1t hm2 和 2t hm2 的干猪粪 ,可分别提供 78 4和 15 6 8kg hm2 的N。结果表明 :施肥后 ,模拟降雨 (雨强 75mm h) 2 4h产流 3 0min ,平均入渗率在7 7~ 60 6mm h。NTK(凯氏全N)、NH4 -N(氨态N)、PDR(溶解态活性P)以及PT(全P)的流失量及质量浓度 ,随着施粪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入渗率 ,可减少径流量和径流中Cl、可溶性物质 (可溶性固态物质 )、PDR 、NTK 、和NH4 -N的质量浓度。然而 ,在渗漏水中NO3-N(硝态N)和NH4 -N的质量浓度不随施粪量变化。  相似文献   
310.
【目的】为探索缓释过氧化钙对潜育性稻田土壤的改良效果。【方法】于网室内进行潜育化稻田环境模拟试验,以不施、施过氧化钙粉末、施过氧化钙颗粒为对照,从已研发的10种不同包膜缓释过氧化钙中,选出4种缓释过氧化钙,探究其在水稻早稻分蘖期与收获期对潜育化稻田土壤中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还原性铁锰、有效养分等含量的变化的影响,以及对水稻整个生育期土壤pH、氧化还原电位、活性氧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施用过氧化钙均能降低土壤还原物质含量,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pH、氧化还原电位及活性氧浓度。缓释过氧化钙的改良效果最佳,其次为过氧化钙颗粒和过氧化钙粉末。缓释过氧化钙处理中以乙基纤维素包膜效果最好,与不施过氧化钙处理相比,施用乙基纤维包膜过氧化钙和过氧化钙粉末处理下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含量和还原性铁、锰含量分蘖期分别降低了22.9%和36.0%、20.5%和13.6%、37.7%和29.0%、38.8%和56.8%,收获期分别降低了32.4%和20.0%、32.7%和19.5%、34.3%和7.9%、25.5%和39.2%;其土壤pH平均分别提高13.1%和8.0%,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与活性氧浓度平均分别依次提高34.3%和-11.3%及58.6%和13.4%。【结论】结果可为缓释过氧化钙在实际应用中对潜育化稻田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