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评价了杰效利、喜施和丝润3种新型有机硅助剂对不同果树品种果实安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新型助剂对黄金梨、新高梨、中华寿桃、蛇龙珠葡萄果实未出现药害现象,但对大樱桃红灯品种果实产生药害,药害程度随用量的提高而增加,其中喜施的药害程度最重.大樱桃红灯品种果实药害特征为粉红色或红色晕圈.  相似文献   
52.
鸡法氏囊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群一旦连续出现法氏囊病毒感染,就会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就鸡法氏囊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概述,以期引起广大养禽户对法氏囊病的高度重视,并且要采取相应措施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53.
<正>叶片是苹果营养物质的制造器官,是产量形成的基础。叶片的色泽、叶面积的大小是反映果树生长状况的指标之一。因此,叶片的生长发育决定着果树光合作用的强弱和干物质的制造  相似文献   
54.
绿色木霉TR-8菌株对尖镰孢的拮抗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绿色木霉TR-8菌株抑制尖镰孢的拮抗机制进行了研究。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绿色木霉生长快于尖镰孢FO-G1,接触后FO-G1生长停止,TR-8继续生长,覆盖FO-G1的菌落并大量产孢,但不形成抑菌圈。观察了TR-8对FO-G1的重寄生现象,TR-8菌丝首先向FO-G1趋性生长,然后紧贴FO-G1菌丝平行生长或穿入菌丝生长,最后FO-G1菌丝瓦解。在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到FO-G1菌丝原生质凝结,菌丝上有孔洞出现。发酵7d,TR-8发酵液中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为20.15U/ml,几丁质酶的活性为11.67U。发酵原液对FO-G1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无抑制作用,但TR-8的挥发性分泌物对病菌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含有TR-8分泌物的培养基对病菌孢子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高达75.06%。  相似文献   
55.
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从辽宁省不同地区的保护地中采集番茄灰霉病果或病叶,经单孢分离共获得番茄灰霉病菌70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嘧霉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番茄灰霉病菌已对嘧霉胺产生中等水平抗药性,抗性频率为20.0%。经室内药剂诱导获得了高抗菌株,抗性倍数最高达35.7倍。嘧霉胺与多菌灵及嘧霉胺与速克灵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野生抗性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连续转接9次后抗药性无明显下降。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鲜重和渗透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但该差异与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无相关性。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具有同样的致病能力。  相似文献   
56.
西瓜枯萎病拮抗菌株筛选及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本试验通过大量分离筛选,共获得对西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木霉9株及细菌10株,其中以绿色木霉TR-8菌株和芽孢杆菌B67菌株的拮抗作用最强。将两菌株分别发酵后,制备成TR-8制剂和B67制剂,并将两菌株发酵物混合后制备成健根宝粉剂。室内人工接种试验表明,3种拮抗菌制剂对西瓜枯萎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以健根宝粉剂的防治效果最理想,田间试验表明,健根宝粉剂以1:50拌土在播种时穴施,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达80%以上,显著高于常用药剂多菌灵和施特灵,此外,健根宝粉剂还对西瓜植株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57.
为了筛选防治金纹细蛾的有效药剂,分别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田间喷雾法测定了6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金纹细蛾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杀虫剂对金纹细蛾2龄幼虫的毒力大小及顺序为:阿维菌素(4.14 mg/L)>氯虫苯甲酰胺(5.86 mg/L)>高效氯氰菊酯(19.05 mg/L)>灭幼脲(83.60 mg/L)>杀虫双(93.74mg/L)>毒死蜱(157.53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金纹细蛾的防效最高,在药后15 d防效为81.93%,其次是阿维菌素,防效为75.90%,其他4种杀虫剂对金纹细蛾的防效均在60%以下,难以有效控制金纹细蛾的危害。因此在防治金纹细蛾时,优先选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和1.8%阿维菌素水乳剂,同时注意药剂间的合理轮用或混用。  相似文献   
58.
葡萄霜霉病田间初始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明确葡萄霜霉病田间初始发生与孢子囊、气象因素及葡萄品种的关系。【方法】连续6年定点调查了无核红宝石、玫瑰香、蛇龙珠上的葡萄霜霉病初始发生时期,同时利用孢子囊捕捉器捕捉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并通过农田小型气候站监测田间气象数据,分析温度、湿度、降雨等气象因素与霜霉病初始发生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在葡萄霜霉孢子囊发现后10 d左右,田间始见病斑;不同品种葡萄上霜霉病的初始发生时期有所不同:红宝石发病最早,其次为玫瑰香,蛇龙珠发病最晚;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其中降雨量是影响葡萄霜霉病初始发生的主导气象因子。【结论】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本研究提出多种直接又简便的预测方法,用于葡萄霜霉病的预防防治。  相似文献   
59.
为建立快捷、灵敏检测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以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为靶标,设计6条LAMP引物,对其特异性进行检测,优化反应条件并建立苹果轮纹病菌的LAMP检测方法。引物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2株苹果轮纹病菌反应结果呈绿色为阳性,而其它3株对照菌株反应结果呈橙色为阴性,表明了LAMP检测引物的高特异性。优化后的LAMP最佳反应条件:温度65℃、扩增时间60 min、FIP/BIP、F3/B3、LF/LB引物终浓度分别为1.0、0.25、0.5μmol/L。LAMP检测方法对苹果轮纹病菌DNA的检测灵敏度达到了100 ag/μL,是常规PCR检测灵敏度的100倍。田间疑似轮纹病组织检测结果发现LAMP方法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检出率高达68%,而传统分离鉴定方法的检出率仅为24%。表明所建立的苹果轮纹病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尤其适用于基层植保机构对于苹果轮纹病菌的田间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0.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ulfadinoxine,SDM’)在牙鲆Paralichthy solivaceus血浆、肌肉和肝脏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通过DAS2.0版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研究了SDM,在牙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以200mg/kg的剂量进行单次口灌,SDM,在血浆、肌肉和肝脏中的代谢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药一时曲线呈现单峰变化;达到Cmax的时间分别是24、24、8h,Cmax分别是158.09、43.04和6.71mg/kg;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8.9、501.5和116.1h。SDM’在牙鲆体内消除较慢,残留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