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5篇
  26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中国野生葡萄抗白粉病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利用Affymetrix的欧洲葡萄基因表达芯片检测中国野生葡萄基因表达的可行性,并检测了葡萄白粉菌(Uncinular necator)人工接种诱导后48 h后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芯片可以在感病材料中检测出表达的基因11 906个,抗病材料中检测到表达的基因11 839个,在二者中同时检出表达的基因11 839个,能够检出的基因数占该芯片基因探针组总数的71.3%,因此用欧洲葡萄基因芯片检测中国野生葡萄中基因表达水平是完全可行的;并利用此芯片检测出在人工接种诱导后,抗病材料中和感病材料相比表达上调的基因共1 920个,占检测出基因总数的16.21%;表达下调的基因数1 760个,占检测出基因总数的14.87%;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幅度(signal log ratio)都在1~7倍之间。  相似文献   
32.
为充分了解及更合理地利用无核葡萄的种质资源,辅助无核葡萄育种,本研究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23 个国内外主流无核葡萄品种的种质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45 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38 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236 条谱带,其中171 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性谱带百分率为72.4%。遗传相似分析显示,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58~0.90,遗传距离在1.0313~4.9643 范围内变化。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1 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2 个大类群,在相似系数为0.66 处,Ⅰ类群和Ⅱ类群均可分为2个亚群。说明23个品种总体来讲亲缘关系较远,特别欧美杂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部分欧亚种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杂交育种时应注意亲本选择。  相似文献   
33.
风信子DFR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色风信子完全露出蓝色的花蕾为材料,利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风信子DFR基因的全长cDNA。该cDNA全长1252 bp ,开放阅读框为1098 bp ,编码366个氨基酸。 Blast搜索结果显示,风信子DFR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其它植物已报道的DFR基因具有66 %~77 % 的相似性,氨基酸序列有62 %~73 %的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 最先与风信子聚类合并的是鸢尾,其次与其它单子叶植物聚类,最后与双子叶植物聚类。  相似文献   
34.
氧硫化碳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溴甲烷替代熏蒸剂,在水果检疫处理中可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了25℃条件下不同剂量氧硫化碳熏蒸处理对苹果主要贮藏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苹果呼吸作用在熏蒸过程被显著增强,却在储藏期间被抑制;熏蒸处理对储藏期苹果的失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熏蒸处理对储藏期苹果的硬度、可溶性糖和总酸度均无明显影响;90 g/m3的氧硫化碳熏蒸4h,苹果表皮无药害.  相似文献   
35.
袋控肥对吐鲁番无核白葡萄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新疆砂石化土壤漏肥严重的问题,力求在吐鲁番无核白葡萄生产上做到节约肥料、节省人工成本及环保;验证袋装缓控释肥在吐鲁番无核白葡萄生产上的效果.以常规施肥方法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带孔的牛皮纸袋装肥料对葡萄产量和品质,及光合作用、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累积等的影响.与当地常规施肥方式相比,牛皮纸袋包装施肥方式增产17.4 %,达到5 991.0 kg/hm2;光糖度提高了17.9%,达到了19.13 g/L;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N、P、K含量等均有提高.袋控肥在吐鲁番无核白葡萄生产上有较好的缓释效果,保肥能力强,可以作为当地无核白葡萄生产的有效缓控释肥措施.  相似文献   
36.
磷化氢熏蒸对桔小实蝇氧化代谢体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磷化氢的生化毒理机制,本试验以重要检疫性害虫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为试虫,研究了25℃下磷化氢熏蒸对桔小实蝇3龄幼虫的毒力以及磷化氢熏蒸不同时间对桔小实蝇3龄幼虫氧化代谢体系的影响。结果显示:(1)25℃条件下磷化氢熏蒸桔小实蝇3龄幼虫48 h的LD50、LD90、LD99分别为0.28、0.37、0.46 mg/L;(2)磷化氢熏蒸抑制了桔小实蝇的呼吸作用;(3)随熏蒸时间延长,桔小实蝇体内过氧化氢含量和脂质过氧化水平不断上升,氧化压力逐渐增加;(4)磷化氢抑制了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大抑制率为55.99%,增强了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最大提高率分别为141.48%、130.21%、155.90%。本研究确认了磷化氢熏蒸杀灭桔小实蝇的有效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而加剧活性氧积累实现的。  相似文献   
37.
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对烟株根际土壤pH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3种不同油菜枯含量、4种不同施用量的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比,在烟苗移栽前进行塘施,对烟株根际土壤定期取样,检测土壤样品的pH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土质条件下,只施复合肥的根际土壤pH值随烟株生长而发生降升变化;不同油菜枯含量的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后,对烟株根际土壤的pH值具有微调作用,其中,以50%油菜桔含量的有机肥对土壤pH值的调节作用较明显;有机肥配施量从300~1200kg/hm2的4个不同配比对土壤pH值都具有微调作用,以有机肥配施量为600~1200kg/hm2时,对烟株根际土壤的pH值具有较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8.
溴甲烷对松木木质包装穿透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48g/m3起始剂量条件下,溴甲烷熏蒸12h,熏蒸箱内溴甲烷浓度衰减率超过40%,而12h后到48h熏蒸结束时,溴甲烷衰减率小于5%。箱内溴甲烷CT值在6h达到200g.h/m3。溴甲烷对松木的穿透是顺着木纹进行的。在熏蒸48h内,无虫害木块内部各采样孔的溴甲烷浓度与箱内浓度无法达到平衡,15cm处CT值不足200g.h/m3;有虫害木块内部各采样孔溴甲烷浓度在20h与箱内浓度基本平衡,15cm处的溴甲烷CT值达到200g.h/m3需13h。  相似文献   
39.
华东葡萄抗白粉病基因差异表达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和克隆华东葡萄抗白粉病相关基因,以高抗葡萄白粉病的华东葡萄株系白河-35-1为材料,采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技术进行在白粉病病原菌诱导下抗白粉病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筛选出适宜DDRT-PCR的引物组合184对,获得抗白粉病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13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功能分别涉及转录调控、能量代谢、蛋白合成、防御反应等生理生化过程,表明华东葡萄白河-35-1抗白粉病是诸多代谢途径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这些差异片段的获得为探明葡萄抗白粉病分子机制提供了前期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
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中幼胚成苗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中幼胚的成苗率。【方法】以7个杂交组合的胚珠为试材,研究不同基因型、不同胚珠发育培养基、添加不同氨基酸及低温处理采后幼果对无核葡萄胚成苗率的影响。【结果】在无核葡萄胚离体发育中,母本和父本对胚的成苗均有影响;在二倍体无核葡萄作母本的杂交组合中,以二倍体无核葡萄作父本比以四倍体有核葡萄作父本更有利于胚的成苗。在3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适宜于无核葡萄离体幼胚发育和成苗的培养基是MM4。ER添加4 mmol?L-1脯氨酸培养基最有利于无核葡萄胚的发育。低温处理3 d对红宝石无核×森田尼无核和红宝石无核×黑奥林胚的成苗促进最大。【结论】无核葡萄胚挽救的适宜培养基是ER+4 mmol?L-1脯氨酸或MM4培养基,低温处理幼果3 d能有效提高二倍体无核葡萄×二倍体无核葡萄胚挽救中胚的成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