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洋桔梗高频再生系统的建立及其卡那霉素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Double Mariachi Pink洋桔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切割方式、培养基中6-BA与NAA配比对其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及叶片不定芽分化对卡那霉素(Km)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五刀切与三刀切对不定芽分化数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MS 1.0 mg/L6-BA为叶片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不定芽分化率达100%,在1.0 cm×1.0 cm叶块上的不定芽分化数平均达25.4;25 mg/L Km为抑制叶片不定芽分化的最低浓度。  相似文献   
92.
王轶 《农技服务》2012,29(7):850+852
以泥炭、珍珠岩、鸡粪、猪粪、复合肥等基质为试材,研究不同畜禽废弃物配施不同配比的基质对盆栽仙客来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泥炭、珍珠岩、鸡粪、复合肥4种基质按6.5∶2.4∶1∶0.1的比例和泥炭、珍珠岩、猪粪、复合肥4种基质按6.5∶2.4∶1∶0.1的比例混配,对盆栽培仙客来的生长发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3.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索5种药剂对浙贝母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0 g·L-1异菌脲悬浮剂、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防治浙贝母灰霉病,第3次药后20 d防效都超过70%,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4.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索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茶籽象甲幼虫的合适剂量和方法。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与卵孢白僵菌联合使用效果较佳,每667 m2昆虫病原线虫1亿尾+200 亿·g-1卵孢白僵菌200 g对茶籽象甲幼虫的防治效果可达74.5%,在生产上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洋桔梗Double Mariachi Rink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桔梗品种Double Mariachi Pink为供试材料,探讨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的一些因素,包括Cb(羧苄青霉素)脱菌浓度、Km(卡那霉素)筛选浓度、农杆菌的侵染浓度和预培养时间等.研究结果表明:脱菌培养基中Cb的浓度为200mg/L时,抑制农杆菌生长但不显著影响叶片不定芽分化;不定芽分化阶段和生根阶段的适宜Km筛选浓度分别为30mg/L和15mg/L;外植体预培养3d,在D600nm≈0.5的农杆菌菌液中侵染10 min后,Km筛选得到的抗性植株GUS染色蓝斑率最高,达到86.7%.  相似文献   
96.
以月季品种红双喜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6-BA与NAA浓度配比、不同芽龄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不同NAA浓度与培养基大量元素强度组合对芽苗再生根诱导的影响等。结果表明:月季品种红双喜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NAA 0.05 mg/L,增殖倍数可达5.0;芽龄在5周以上的腋芽丛生芽增殖倍数可达5.0以上;芽苗再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 NAA 0.05 mg/L,再生根诱导率可达90%,平均再生根数为8.1条,瓶苗的移栽成活率高达100%。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月季品种红双喜离体培养植株高效再生体系,为进一步开展月季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烟叶腺毛密度与主要品质及抗病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342个烤烟自育品系和6个对照品种的烟叶下表皮腺毛密度。结果表明,蕾期腺毛密度波动较大,腰叶腺毛密度比对照均值显著提高的自育品系有34、88、120、130、142、174、203,极显著提高的有141、156。经灰色关联分析,烟叶腺毛密度与油分及抗病性指标的关联度较低,其次是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的关联度较高,其中与杂气关联度最高。相比而言,腰叶腺毛密度与香气质关联度较高,上部叶与香气量关联度较高。腺毛密度可作为间接反映烟叶品质的指标之一,并且首次发现了烟叶腺毛的蓝色荧光现象。  相似文献   
98.
选用茭白叶部分替代猪肚菇培养料中玉米芯,观察其对猪肚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茭白叶替换部分玉米芯栽培猪肚菇是可行的,其中配方2(刨花40%,玉米芯12.5%,茭白叶12.5%,麸皮32%,石灰2%,石膏1%)茭白叶替换对照中50%的玉米芯,猪肚菇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生长良好,且烂袋率较低,猪肚菇采收时间提早,提高猪肚菇的产值和效益。此配方可在茭白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真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合理施肥所引发的土壤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土壤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土壤微生物,研究施肥措施对真菌群落的影响对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有20年历史的长期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对长期定位施肥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以及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包括EM堆肥(EM)、传统堆肥(OF)、化肥(CF)和不施肥(CK)处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0~20 cm土层,施肥处理对土壤真菌多样性有显著影响,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2.64~3.53,Simpson集中性指数为0.03~0.08;EM和OF处理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CF和CK;在3月、6月和10月,EM和OF处理与CF和CK处理相比,有较高的真菌多样性;Simpson集中性指数最高的是3月的CK处理,最低的是10月的EM和OF处理。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总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等对真菌影响显著。因此,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化肥相比可以提高土壤真菌多样性,改变其群落结构;与化肥处理相比,施用EM堆肥,不仅可以保持土壤可持续利用性,同时改善0~20 cm土层土壤真菌的生存环境;3种施肥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程度由强到弱:EMOFCF。  相似文献   
100.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索GF-2819+41%草甘膦防除柑橘园杂草的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GF-2819 30 mL+41%草甘膦300 mL及GF-2819 45 mL+41%草甘膦300 mL防效最为理想,药后45 d杂草总防效为97.0%~99.1%,鲜重防效为99.1%~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