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5篇
农学   89篇
  2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全国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已经走过了20年的风风雨雨,陆续筛选出一大批优良新品种,为我国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和新品种合理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全国玉米新品种育种攻关单位试验协作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32.
冷害是我国冬春季辣椒生产中主要的逆境因子,选用耐冷品种可有效抵御冷害。以45份辣椒地方品种和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低温胁迫下的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情况,筛选发芽期和苗期表现耐冷的种质材料。结果表明,45份辣椒种质的种子在15℃低温胁迫下,V06C0299、V06C0445、V06C01581、2019P162等25份种质的相对发芽率超过93.33%,V06C0299、V06C0445、V06C1581、GW464等13份种质的相对发芽势超过91.11%。选用10份种质进行苗期4℃低温胁迫处理,V06C01581的冷害指数最低为0.32,表现出较强的耐冷性。相关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与冷害指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0、-0.327(P <0.05)。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V06C0299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为0.89,表现为较强的耐冷能力。研究结果可为辣椒耐冷基因挖掘和耐冷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3.
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CMV)基因的ISSR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Copicum annuum L.)抗黄瓜花叶病毒(CMV)一直是辣椒育种的主攻目标之一.本研究以辣椒抗CMV品种VC16a和感CMV品种SS69杂交的F2群体60个单株材料,通过人工接种鉴定,采用高抗单株和高感单株分别构建抗、感基因池,利用BSA法筛选了40条ISSR引物,其中引物I-34在抗感病池中扩增出450 bp多态性片段,通过F2单株验证后证明I-34450与抗CMV基因紧密连锁,其遗传距离为27.3 cM,为辣椒抗CMV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对作物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产量统计方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品种区域试验是作物品种评价、布局和推广的依据。在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由于试点间地力或管理水平不同,各试点的产量水平差别很大,往往存在一点或少数试点产量水平明显高于或低于其他试点,这些试点的产量数据在汇总时占的份额过高,导致这些试点结果对整体试验结果影响过大,甚至基本可以决定整体试验结果的情况。因而,如何使试验结果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参试品种的实际产量水平,一直是制约区域试验工作和品种审定工作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在多年从事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的实践中,总结出用各承试点的理论产量代替实际产量进行汇总,即将各承试点对照的产量进行平均,然后,以这一数据为基础,依据参试品种在各承试点较对照增减产的比例,计算它们在相应试点的理论产量,将各承试点的产量调整到同一水平,剔除地力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经验证,该方法统计的参试品种较对照增减产比例与各试点增减产比例的平均数基本一致,基本反映了参试品种的实际产量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区试资料的汇总工作具有较大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5.
国家玉米品种试验中对照品种更迭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照品种的选择和更换应以通过审定、生产中表现较好的品种为依据,随着育种水平的发展适时更迭。品种推广走势与对照更换的时期一致,进一步说明对照品种的示范和标杆作用。玉米品种区试应适时提高对照水平,加大品种选择压力,针对性设置对照,提高区域品种竞争力,及早筛选后备对照品种。品种试验中对照品种或形式可以探索参试组合的平均或几个对照的综合考量,使品种试验更加科学,以此选拔出来的品种可信度和适应性更强,更能体现客观、公正、公平。  相似文献   
36.
近年我国玉米品种推广趋势及对品种管理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3~2007年全国玉米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不同省份玉米种植面积、品种推广情况以及不同玉米品种推广趋势,从而为玉米审定品种推广过程中的种性监控、审定品种标准样品征集及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等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7.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进行AFLP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FLP技术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保持系21B进行分析,获得不育系21A特异扩增片段。将特异扩增片段回收测序并用BLASTn和BLASTX程序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检索和相似性比对。[结果]获得了不育系21A特异性扩增片段AA/CAG169,该片段中部分序列是Penaeus monodon性别及生长性状相关的AFLP标记序列中的串联重复序列;BLASTX和TBLASTX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异性片段的翻译产物与马铃薯的假拟gag-pol蛋白、假拟逆转座子蛋白、假拟逆转座子gag蛋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特异性片段AA/CAG的功能可能与逆转座子有关,表明其可能与育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8.
玉米品种试验中对照品种的选择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主要对照品种近几年的表现,同时提出了玉米品种区试中对照品种的选择和应用的要求和原则,为农作物品种试验以及育种单位的各级、各类品种鉴定选择合适的对照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苏椒17 号’是以母本‘06X354’与父本‘06X28’配制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长灯笼 形,青果绿色,成熟果红色,果长10 ~ 11 cm,平均单果质量44.2 g,产量47 263.9 kg · hm-2,质脆微辣, 耐贮运,耐低温,高抗炭疽病,中抗病毒病,适合在江淮、黄淮流域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40.
西北内陆棉区是我国最重要的主产棉区,对该棉区历年国审棉花品种进行科学分类和综合评价有利于国审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棉花生产效率的提升。本研究采用GYT双标图分析对2003—2019年期间西北内陆棉区37个国审棉花品种的产量与霜前花率、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枯萎病指数和黄萎病指数等性状的组合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品种分类评价。结果表明,西北内陆棉区37个国审棉花品种可划分为3个特征明显的品种类型。其中,I型品种包括新陆早13号、中棉所49、新陆早21号、巴13222、新46、天云0769、Z1112、新石K18、J206-5、新石K21、禾棉A9-9、创棉508、H33-1-4、金科20、新K28、创棉512和J8031等17个品种,是产量与其余性状组合协调最好的品种类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价值最高。II型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一般,抗病性差,在当前生产上应用价值有限。III型品种的抗枯萎病性表现最好,但在其余性状上表现略差,综合生产应用价值有限,也许可作为抗病亲本应用。同时,根据各品种的理想指数筛选出创棉512、J8031、新K28、H33-1-4、金科20、新陆早13号和创棉508等综合表现优良的品种,也鉴别出新陆棉1号、新陆早33号、创棉501号和新陆早51号等综合表现相对略差的品种。本研究采用的GYT双标图分析方法是基于“产量-性状”组合水平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研究,产量-性状组合之间的相关关系更加简单,多数组合间表现显著正相关,更适用于品种的多性状直观选择和综合评价,通常比先前的GT双标图解释的变异比率高,双标图模型拟合度更好,结果更可靠。本研究采用GYT双标图分析方法对西北内陆棉区国审品种的分类研究揭示了该棉区国审棉花品种的分类特征和应用价值,为本区的国家棉花品种试验审定提供了借鉴,也为其他作物品种的类似研究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