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的方法繁琐复杂、周期较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的发展,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目标。介绍并分析了几种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的方法及其特点,并就其发展历程和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乙酰胆碱酯酶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乙酰胆碱酯酶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药残留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酶抑制法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苏云金芽胞杆菌及其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资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苏云金芽胞杆菌的一般特性、分类鉴定与分布以及其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分类、在苏云金芽胞杆菌中的定位及鉴定方法,并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及其基因资源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食用菌遗传转化方法、启动子和选择标记,并分析了食用菌遗传转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补偿式玉米精密播种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玉米精密播种的工作质量,把窝眼式玉米播种机与自动检验补偿控制系统相结合,设计了一台补偿式精密播种机。该播种机采用窝眼式排种器,镇压轮驱动排种机构,利用光电传感器对排种情况进行监测,采用可编程并行接口8155与AT89C52相连的键盘接口电路实现播种作业质量的监测,并驱动步进电机对检测漏播的情况进行补播。最后镇压轮完成覆土与镇压过程,实现了玉米精密播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高产吲哚乙酸的促生菌株,分析菌株的功能基因组成和促生潜力,为微生物菌剂的开发利用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通过96孔板微培养结合Salkowski比色法筛选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 pakchoi)根际土壤中具有产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AA)能力的根际微生物,并定量复筛高产IAA的菌株。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分析菌株在溶磷、产铁载体、产1-氨基羰酰-1-环丙烷羧酸(1-amino-1-cyclopropanecarboxylic acid,ACC)脱氨酶及产生物膜等方面的促生潜力。进一步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促生效果,从基因组水平初步解析菌株的促生机制。【结果】经鉴定,JB0319是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IAA产量高达30.05μg mL-1,具有较强的溶磷、产铁载体、产ACC脱氨酶和产生物膜能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JB0319后,青菜的株高、鲜重、根长、根粗和叶片数显著增加,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7.06%...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三江平原垦区农田防护林网内作物产量的测算与分析认为,造林后前5的年因林带占地、胁地给作物造成的减产大于增产;6年时产量达平衡,此时树高达7.6m;7年后增产大于减产;10年时林带给作物带来的总增产量与总损失量持平,此时树高平均为11.4m;11年以后,林带将给农业生产带来纯的净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双孢蘑菇的6种育种方法,包括自然选种、孢子分离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诱变育种,以期为我国的双孢蘑菇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肉制品中牛、羊、猪、鸡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高效多重PCR检测方法,利用4对牛、羊、猪和鸡源特异性PCR引物(靶基因序列来源于线粒体基因组)对多重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确定该检测方法的检出限。结果表明:四重PCR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牛、羊、猪、鸡源特异性引物浓度分别为0.16μmol∕L、0.40μmol∕L、0.16μmol∕L、0.16μmol∕L,退火温度58℃,退火时间45 s,循环次数4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建立的牛、羊、猪和鸡4种动物源性成分四重PCR的g DNA检出限为25 pg。应用优化后的四重PCR方法对20份市售肉制品样本进行盲样检测,验证鉴别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与现行标准的检测结果一致,掺假率达45%。本试验为该4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分蘖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形成的原因不同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也不一样,相应的管理措施也各异。1玉米形成分蘖的因素1.1生理因素在玉米的生长期内,玉米每个节的叶腋处都会形成一个腋芽,一般情况下,除植株顶部5~8节叶腋处的叶芽不发育以外,其余腋芽均可发育。最上部的腋芽发育成果穗,靠近基部的腋芽则形成分蘖。若玉米的顶端优势受到了抑制,玉米基部的腋芽才能形成分蘖。1.2品种差异玉米产生分蘖是由玉米品种的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