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72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33篇
  45篇
综合类   408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38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目的】探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甜玉米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有机肥在甜玉米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总氮量一定(纯氮量180 kg/hm2)条件下,按总氮量控制替代原则,设置有机肥替代氮肥(按氮肥量计)比例为10%、20%、30%、40%和50%的替代处理,研究不同处理甜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穗部性状及产量、光温水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结果】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显著影响甜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和穗部性状,干物质积累量、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和鲜穗产量随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均在有机肥替代比例为30%时达最大值,该处理甜玉米的鲜穗产量达17 646.59 kg/hm2,比对照(纯施化肥)高19.95%;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能够提高甜玉米光能生产效率、降水生产效率、温度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并能显著提高甜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偏生产力和氮素农学利用率,均以替代比例为30%的处理最大。【结论】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为30%时,甜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最多、鲜穗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2.
影响猪场生产指标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仔猪成活率,其与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密切相关,因此探究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与成活率之间的关系,对猪场淘汰仔猪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以四川阆中大北农桥楼猪场二元母猪所产500头仔猪为试验对象,记录、整理和分析仔猪初生重、21日龄断奶重、21日龄成活率及70日龄成活率。结果表明:仔猪初生重呈正态分布,体重过小、过大的数量较少;体重≤1.0kg的仔猪21日龄成活率较低,体重>1.3kg的仔猪21日龄成活率均在95%以上;21日龄断奶重较大仔猪的70日龄成活率较高,5.5~6.0kg的仔猪最为理想。因此,建议四川阆中大北农桥楼猪场适当淘汰初生重≤1.0kg的仔猪,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43.
家蚕丝腺拥有出色的丝蛋白合成能力,家蚕又具有容易饲养、生长周期短等优点,利用家蚕丝腺来生产大量有价值的蛋白,生产出的重组蛋白可在生物、医药、材料学等领域广泛应用,所以家蚕丝腺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系统的构建是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产生重组蛋白的关键步骤之一。为了构建出更加优良的表达系统,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家蚕丝素重链表达系统的建立、发展与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该系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4.
针对细胞工程的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并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采取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和改进考核方式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为细胞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5.
植物光响应曲线拟合,可以估算植物的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等重要参数,这对弄清欧洲山毛榉的光合特性非常重要。采用Li-6 400XT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设定的光强梯度为2 500、2 000、1 500、1 000、500、200、150、100、80、50、20、0(μmol·m-2·s-1)。研究结果表明:光合作用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和指数方程模型拟合曲线决定系数分别为R2=0.999、0.998、0.998和0.987,拟合程度均较高。4种光响应曲线模型拟合欧洲山毛榉光响应曲线得到的相关参数表明,虽然指数方程模型拟合系数最低,但指数方程模型求得的各项参数与实测值相吻合。因此,推荐采用指数方程模型对欧洲山毛榉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最为适宜,这也为欧洲山毛榉选择适宜的区域栽植推广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6.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及沙尘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全球变暖现象日益严重,保护性耕作技 术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而在黄土高原地区得到大力推广与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初,经过近 半个世纪的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转变为特色鲜明、因地制宜的一种系统科学的特定性保护性耕作 技术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黄土高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减少温室气体在农田阶段的排放及吸收方面的作用逐渐 凸显,有效地防止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保护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及水分,保护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效益的科 学化发展。本文立足于生态保护的背景下,探讨保护性耕作在黄土高原地区存在主要问题,并指出如何在黄土高原地 区推广及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指出黄土高原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思路,为黄土高原的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系统 性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47.
新陆中87号是由新疆合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9019为母本、K1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南繁加代、定向培育、重病地连续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早中熟棉花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区域试验,2016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生产试验,2017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审定编号为新审棉2017年54号。该品种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稳产,铃大衣分高,品质优良,对其品种特性及产量表现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48.
农业信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农业信息技术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决策、管理、指导农业的重要手段.为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农业生产设施装备和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从2007年开始,丽水市组织实施农业"丰收计划",充分利用浙江农民信箱系统和农业信息网站平台等农业信息化手段,组装配套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开展信息化实用型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49.
为明确核桃生长发育的水肥需求及适宜的水肥管理措施,以1年生核桃苗为试验材料,在60%施肥量的滴灌施肥方式下设5个不同灌水梯度处理,每隔10天滴灌1次。其中TG1处理为1000 mL/次灌水量,其他滴灌施肥处理的灌水量分别为处理TG1的85%(TG2)、70%(TG3)、55%(TG4)、40%(TG5)。研究表明,在60%施肥量的滴灌施肥方式下,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苗木生长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与其他处理相比,灌水量在700~850 mL/次(处理TG2和TG3)范围时效果最显著。与灌水量为1000 mL/次的处理TG1相比,TG2和TG3处理的核桃幼苗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15.96%、23.58%、12.25%和13.33%、7.53%、18.37%;TG2、TG3处理植株根系长度和根系活力分别是TG1处理的0.95、1.036倍和1.125、1.14倍;幼苗叶面积、叶片含水率及叶绿素含量也有所增加,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较处理TG1显著提高;TG2和TG3处理株高、地径达最高,分别为30.67 cm、8.37 mm和32 cm、8.25 mm。综上,滴灌条件下,灌水量为700~850 mL/次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对核桃幼苗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50.
家蚕细菌病是一种可以应用药物治疗的蚕病,在养蚕生产中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繁多。为了合理使用药物,有效防治家蚕细菌病,采用琼脂平板滤纸片法调查盐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硫氰酸红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等7种抗菌药物对家蚕灵菌败血病病原、苏云金杆菌和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调查抗菌药物间协同抗家蚕细菌病原的效果。结果表明,盐酸环丙沙星对家蚕病原细菌抗菌效果最佳,对灵菌败血病菌和苏云金杆菌的抑菌活性是抗菌较差药物的19倍以上;其次是恩诺沙星;其他药物的抑菌效果较差。试验验证出盐酸环丙沙星与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硫氰酸红霉素、氯霉素、阿莫西林以及恩诺沙星与硫氰酸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两两混合对家蚕灵菌败血病菌和苏云金杆菌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盐酸环丙沙星与氯霉素、恩诺沙星与氟苯尼考混合对家蚕葡萄球菌也具有增强抗菌的效果。试验结果为蚕用药物生产以及养蚕生产中合理利用药物有效防治蚕病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